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13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定位

马 伟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教育行业供给侧改革要使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根据职业教育制度改革规划需要对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进行深入探索与挖掘,促进一些普通本科高等院校转型成为应用技术类专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办学时常常会出现社会需要与人才培养水平不吻合、产业结构与学科制定相分离等现象,所以,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转型是提升地方经济水平,增加院校发展内涵的根本。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现状及挑战

(一)办学定位不清晰,缺乏丰富的办学经验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由高职高专院校升格而成,从优秀的专科变成本科。随着办学规模日渐壮大、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的关键问题即是重新定位。而很多院校在确定办学定位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照搬综合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第二种情况是将院校办成升级版的高职高专;第三种情况是全然不顾本身的办学能力,盲目借鉴与模仿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方式,塑造学术性专业人才。办学定位不清使得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丧失原有优势专业的特色,盲目追求专业的全面性,难以突显院校特色。

(二)缺乏服务地方的能力,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离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属于地方院校,在办学上应具有明显的地方性优势。然而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不够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产业结构,未对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热门岗位深入调查,所以,在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等方面脱离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能力下降。一方面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咨询与科技等服务,使得其很难得到地方单位与政府机构的帮助,另一方面不能培养出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三)师资队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缺乏企业工作实践经验。从教师职称评价体系出发,仍然把学术作为评价标准,不吻合构建应用型师资力量的要求;很多院校对双师型师资认定评定仅仅以职业资格证书为衡量标准;另外,高校与企业的人员流动并不顺畅。以上原因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很难构建高素质高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缺少政策扶持,办学经费不足

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处于跨越发展时期,需要在院校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财力。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地市级政府,来自政府的经费投入远远小于“211”,“985”等名校,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差,不能实现地方本科院校的建设要求,这种情况在以学费为收入主要来源的民办院校中更为严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机遇

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具有为当地经济进步提供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在供给侧改革中,要适应全面构建创新性产业、升级完善经济结构转型的要求。针对社会发展要求,向培养技术专业性、应用型人才方向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面临的主要机遇为:

(一)国家积极倡导部分院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产业结构革新与升级的过程中,国家颁布了一些倡导院校转型的方针与政策,为院校转型提供法律支持。另外,当今经济发展情况的必然要求是部分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目前地方经济都在不断改造与革新产业结构,企业为高素质的实用性人才提供了较多机会,这就要求地方应用型院校实现转型,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

(二)应用型高校发展能促进产学研的高度融合

应用型高校主要服务于当地企业,为企业提供所需的技能型人才,通过校企沟通协作促进本地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固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校企协作的全新模式,所以,高校需研究多主体投入的教学方式,积极采用各种方针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推进,从而塑造实用性专业人才。

三、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和发展的路径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转型,一般的科研与教学也是院校为社会服务的一种方式,大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这种促进并非直接的,学生大学毕业后不能直接适应社会,需要一个职前培训的阶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是一种全新的大学职能,通过对学生的培养,使得其毕业后能第一时间适应社会,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通过塑造应用型人才,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院校自身的发展与转型。

(一)了解应用型办学定位

应用型地方专科院校不仅仅是应用型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所以,转型过程中需清楚了解办学定位,专业融合地方需要,科技服务展现“应用”,学生水平展现“应用”,着眼地方,服务地方,把院校定位为应用型与地方性,多与企业接轨,学生毕业后能立即上岗,与企业无缝对接。

(二)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深受固有学术性教育方式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论老师数量较多,所以为满足转型发展要求,高校应关注对老师实务能力的培训,增加实践性教师人数,比如促进企业与院校的协作,通过该方式为老师提供实践机会。推进具有实践水平的教师队伍构建,积极倡导院校老师参与到实践研究中去,进而促进院校转型。

(三)提高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支持力度

高校转型会面临很多问题,特别是对师资水平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院校应拓展针对培养职业水平的实习基地,政府机构为应用型本科发展提供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财政优惠政策。其次,高校应充分利用科研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为院校发展提供支持。

(四)健全配套制度,确认各方责任

需要构建一套健全的体系为构建应用型大学提供保障与帮助,既确保高校稳步发展,又能展现政府的引领作用。第一,完成高校分类管理,针对应用型院校自身的特点,对高校设置标准进行完善与健全。第二,构建针对应用型大学的老师职称评定与流动政策。把职称评定标准由单一的注重文章向应用成果转化与实践水平提升方面转变,另外,鼓励高校老师在企业中任职,并倡导企业中优秀员工担任应用型本科高校老师。第三,通过奖励制度促进企业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去。第四,针对应用型技术院校特点,创新专业人才评价体系。

四、结论

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大众化,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水平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把塑造应用型专业人才作为发展根本与目标,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就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及院校自身的特色进行合理定位,不断创新专业构建、办学制度、人才培养方法、教学水平、管理服务方式及师资队伍等。地方高等院校在面临挑战时的发展理念是:以地方院校发展的根本与当地经济发展形势为着眼点,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着眼地方、确认定位,开放办学,校企协作。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定位
定位的奥秘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