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学习过程,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019-01-15王桂萍
王桂萍
(山西省平遥县实验小学,山西 平遥 031100)
最近,我进行了《圆的认识》的教学,到底什么是空间观念?怎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呢?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什么是空间观念?
课标对空间观念的描述是这样的,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1]
二、如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呢?
学生的空间观念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紧密,直接的生活经验是他们发展空间观念的有效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目的地设计活动让学生深度参与,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一)再现生活经验,培养空间观念
【片段一】导入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圆呢?
师:(播放课件)看来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师:做一个套圈游戏,怎样站队才公平?生:围成圆形。
师: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一下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其中的奥秘。
这个环节中从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导入,联系生活经验,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圆这种图形,使学生体会到圆就在身边。通过思考套圈游戏的队形,激发学生探索圆的兴趣。
(二)加强动手操作,获得空间观念
【片段二】画圆
师: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可以利用你桌上的物品胶带、三角板、圆规、杯子、皮筋,比比谁画得又快又漂亮。(学生动手画圆)
汇报展示:生1:我用胶带画的。生2:我利用三角板里圆形画的。生3:用圆规画的。
师:能想到用圆规画圆,真是太棒了!圆规是数学上常用的画圆工具,用圆规可以按要求画出大小不同的圆。
皮亚杰曾说,“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2]实践操作活动直观形象,便于构建概念表象,达到意义理解。因此在教学中不要错过每一次可以让学生动手的机会,通过操作使孩子们的空间观念得到培养。
(三)经历圆规产生的过程,建立空间观念
【片段三】圆规的发明
师:(播放课件)同学们,小小的圆规人类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发明出来,最早,人类通过观察发现太阳月亮是圆的(发现),后来人类尝试者在骨头上钻出圆形的小孔(探索),三千多年前,古巴比伦人发明了圆形的车轮(实践),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墨子概括出“圆,一中同长也”(研究),到明代,中国人创造出规,后来又发明了现在的圆规(创造)。看了圆规发明的过程,你想说什么?
生1:没想到,一个常见的圆规经过了这么多年才创造出来。
生2:要发明圆规得好好的研究圆才行。
让学生了解圆规产生的过程,还原了问题解决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圆的思考,对帮助学生建立圆的空间观念很有益处。
(四)开启想象的翅膀,发展空间观念
【片段四】想象画圆
师:咱们要在操场画一个很大的圆,怎么办?
生:用绳子,两人合作,一个人拉住绳子的一头,站在中间不动,绳子的另一头栓根粉笔,再让一个人拉住转一圈,就画下一个更大的圆了。
师:真聪明,思考一下,圆的位置和大小是由谁决定的?
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老师带领大家想象:如何将圆画的更大,体会出圆的大小与半径有关;接着让想象飞出教室,如何在操场画一个更大的圆,体会出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对圆的大小和圆的半径有关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两次的想象,使学生头脑中圆的表象清晰起来。空间想象力是空间观念的升华,建立在丰富的空间感知基础上。教学中要有意让学生开启想象的翅膀,升华空间观念。
(五)借助严密推理,深化空间观念
【片段五】探究圆的特征
1.学生进行操作活动
师:请同学们把圆动手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2.组织汇报交流
生1:我们小组通过折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2:我们使用画的方法,也发现圆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生3:我是想出来的,圆上有无数个点,就可以和圆心连接成无数条线段。
生4:我们小组还发现,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因为画圆的过程中,发现针尖和笔尖的距离始终不变。
生5:我是用量的方法发现的。
在学习圆的特征时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但动手操作仅仅是学习的手段,是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的过程,再在这个基础上反省抽象,才能发展思维。所以要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逐渐在头脑中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最终使他们能够脱离操作进行不断地想象与推理,这样就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圆的半径和直径都有无数条这一特征,利用操作理解这一特征很抽象,借助折、画等有效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再通过有效操作后的合理想象就比较容易认识这一特征。
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上几个方面的策略要综合运用。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多说,多看,多想,多做,调动学生的口、手、眼、耳、脑等多种感官深度参与学习,重视深度学习的过程,才会达到深度学习的结果,真正的做到能意义理解,会迁移应用,空间观念才能真正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