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14期
关键词:青少年政治思想

刘 娟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既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达59.6%。这其中,青少年学生必定占据了一席之地。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科学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呈现的新特点,正确看待其积极影响及消极影响,对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一、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一)教育环境复杂多变

传统课堂上的书本内容虽然缺乏一定的时效性但来源可靠,并且低时效性也意味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总体来说,书本知识的大体框架不会出现过多的改变,多是随时政变化加以增补删减。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学习书本知识,这种教育环境单纯,知识来源渠道单一,具有可控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如今通过互联网我们与世界接轨,视野范围不断扩大,所接触到的信息、事物更加丰富多彩。但网络的开放性和便利性,使其上面的信息真伪难辨,瞬息万变,难以控制,国内外各种正确或错误思想也并存其中。正因如此,网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

(二)教育针对性强

传统课堂教育是由一位教师面向全体学生集体开展的,因教师个人精力有限及书本内容具有普遍适用性等因素使得这种教育方式通常难以做到因材施教。随着“慕课”、“网易公开课”等网络课程的推广普及,学生能够在学校课堂之外凭自身兴趣、接受度自由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观看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针对性。另外,现在各式网络聊天工具繁多,几乎学校里每个班级都有专属的QQ、微信群,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学生动态的发表,准确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再根据具体情况与学生进行单独有效的沟通,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三)教育趋向日常化、生活化

互联网背景下的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课堂,手机、电脑等上网工具都可以充当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媒介。课堂教学目的明显且教学时间固定,学生长此以往容易产生厌倦感导致教学成效降低。而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地点更为灵活,教育目的更隐晦,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都能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会使得学习时间更持久,效果也更深远。

(四)教育方式、手段多元化

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选择的教育方式与手段更加多样化,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可以同时兼顾。既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内容的节目,通过各类APP或微信公众号了解国家大政方针与最新的相关新闻获取知识;也可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网络小游戏中,使学生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总之,通过网络,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在不断拓宽,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角度也越来越多。

(五)教育内容传播快、影响广

网络传播信息的时效性极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国家重要会议、中央有关文件都能第一时间在网络上得到更新,学生能及时获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资料。又由于网络的普及率在不断提高,知识的传播面会更广,影响扩散的范围也会越来越大。

二、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

网络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资料用于教学,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一手和二手资料,还可以在网上收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技、人文历史、天文地理以及紧扣现实的新闻案例等内容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能更贴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互联网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地呈现教学内容,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互动等方式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接受度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书本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可否认,但由于书本知识晦涩枯燥,教学进度统一,内容缺乏针对性,仅依靠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如人意。如若依靠互联网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校课堂教学时代感增强,学生会更乐于接受。互联网还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学生可依据自身实际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并自行调整学习进度,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接受度。

(三)有助于加深教育影响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接受度,学生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获取,这有利于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并且,融入互联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让学生在上网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到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三、互联网背景下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一)多元价值观危机

互联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每个人既可以在上面发表言论,又可以听到来自全世界的不同声音。这导致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多元化的价值观念,而这些价值观念良莠不齐。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如果缺乏正确地引导任其发展,很有可能与我国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背道而驰,由于接受错误的价值观念而误入歧途。并且,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形式加强对我国的渗透,他们也把矛头对准了我国的广大青年学子,近年来大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大学生有意无意成为涉外间谍的案件屡见不鲜,这都反映着多元价值观对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巨大冲击。

(二)教育难度加大

由于互联网上的信息瞬息万变,真伪难辨,导致网络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再加上互联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自主浏览网页内容,他们获取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料不再单一地依赖书本和教师这一途径。但学生从网络上获取的学习资料未经过专业的辨别和筛选,不同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积极正确思想,具有随意性且不易受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三)沉迷于网络世界

网络世界纷繁多彩,包罗万象,对正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互联网的确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我们通过“百度”、“搜狗”等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全面的学习资料;通过“淘宝”、“唯品会”等购物网站可以足不出户买到产自全球的商品;通过“美团外卖”等手机应用下单可以在家随时吃到可口的美食;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可以和全世界的朋友谈天说地……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有效率地获取资源,过上更优质的生活。然而,有些青少年学生的初衷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但由于自制力较差,注意力难以集中等原因,上网之后就将学习任务抛之脑后,沉溺于网络游戏等虚拟世界难以自拔,长此以往对自身思想行为、学习成绩以及身体健康都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正确认识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充分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想方设法克服其消极因素,我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将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青少年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青少年发明家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