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君子品格谈“时代新人”
2019-01-15吴盼盼
吴盼盼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12)
品格,又称品性,品质,主要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品格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素质。《论语》中,孔子认为人格有四种层次,分别为圣人、贤人、君子、小人,这四层次人格被赋予不同的品质特点。其中,圣人和贤人是最高层次,是人们所向往又无法达到的一种品质境界,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小人品格,这一层次的品质向来被世人所唾弃,而“君子”在《论语》中出现最多,孔子借助“君子”表达了许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孔子认为,《论语》提到的多种人格中,“君子”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人格,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去实现。崇德向善、志存高远、慎思笃行、高雅志趣等四特质是孔子在《论语》中构建的君子必需品格形象。如今我们已经步入新时代,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应该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新时代对青年一代又提出怎样的要求。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时代要培养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笔者认为,所谓“时代新人”就是有本领、有信念、有理想、有品德、有担当、有德行、敢创新、敢拼搏的新青年一代。通过研究发现,《论语》中的君子品格与“时代新人”品格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崇德向善契合“时代新人”品格需求
“时代新人”作为成长在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向前发展的强壮力量,承担着新时代赋予的新思想、新风气,应该具有崇高的德行并自觉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是《论语》君子品格的重要特质,与“时代新人”的道德培育目标高度一致。
崇德向善必先为“仁”。《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子路》: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慧。”[1]孔子认为,只有爱人者方可称为“仁”,“仁者爱人”有两点内涵:其一,万事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二,“仁者”首要思想端敏、待人宽厚、为人诚恳、处事庄重、行动勤敏。“仁爱”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美德,一直屹立于人们思想道德的至高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尊崇和学习。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但美德却在步步后退,如今的社会甚至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时代新人”应时应运而生,承载着重建社会道德体系的美好期望,必须要高度重视自身的品德修养。新时代的发展固然美好,但不能忽视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潮,“时代新人”要想在繁杂的社会中“近墨不黑”,最重要的是时刻保持高尚的价值情感,自觉坚守正确的道德判断,辨别假丑恶、践行真善美,努力使自己成长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崇高品格的社会道德风向“领头人”。可以说,“时代新人”应该具有的崇高品德特质是“仁”内涵的延伸。因此,应该把“仁”作为“时代新人”品格构建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孔子提倡:见利思义、先利后义,利的实现要符合仁义范畴。然而在面对利义抉择时,多数人选择见利忘义、先利后义。歪曲的利义观导致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老人可以为了利益颠倒黑白,明星可以为了利益知法犯法,学者可以为了利益弄虚做假。逐渐歪曲的利义价值取向对时代新人的成长发展并不乐观。可以说,社会未来的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代新人”的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因此,“时代新人”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必须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坚守正确的利义观,于人于己都要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二、志存高远切合“时代新人”品格发展
《论语·子罕》提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坚定理想信念,不可随意改变志向。志存高远、忧国忧民是君子之重要品格特质,同时也是“时代新人”品格构建的指明灯,为“时代新人”向前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和行动路径。
一定意义上说,新时代是“时代新人”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历史机遇,是“时代新人”追逐理想、实现志向、完善自我的时代。所以,“时代新人”必须要树立远大志向,坚定理想信念,把社会理想当做个人理想,为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奋斗终身。身处信息时代,多元的意识形态不断冲击着新青年一代,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损害国家、损害个人的反动言论。“时代新人”作为国家的希望,必须在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定立场,胸怀理想,志存高远,以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为己任,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争取做到对外无愧于国,对内无愧于己、无愧于心。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2]这句话不仅是孔子给予“君子”重要的品格特质,同时也是孔子自身的追求,真正的君子必然是心怀天下,心系国家,即是内在修身,提高品行;外在忧国,拓展眼界。君子之品格既要崇尚个人德行,更要践行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赋予“时代新人”的新使命和新担当,“时代新人”既是追梦人,又是圆梦人。追梦需要信念,圆梦需要担当。[3]“时代新人”必须自觉增强国家意识、民族意识和社会意识,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和社会动态,主动承担民族复兴大任,不断提高个人政治素养,争取早日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境界。
三、慎思笃行强化“时代新人”品格内涵
慎思笃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治学的根本方法,给“时代新人”为人处世提供正确指导,是“时代新人”在新时代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论语》多次提到慎思笃行在人们品德修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1]孔子反对只会死读书却不思考、高谈阔论却不行动的人。“时代新人”必须要有本领、有知识、有行动,知立足于行、行作用于知,知行合一。这里所说的知识和本领与《论语》中的“君子不器”(《论语·为政》)的内涵理念一致。孔子认为君子不能成为只有固定某方面作用的器具,而要博学多思,全面发展。“时代新人”学习的知识和本领也应该是全面而专业的,不能只关注知识本身,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善思加强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做到举一反三,切实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水平,增强工作本领。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1]孔子认为君子应以说多做少为耻,大谈阔论不如实际行动、夸夸其谈不如脚踏实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如果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如同纸上谈兵,毫无作用。在浮躁复杂的新环境下,知行合一、脚踏实地是“时代新人”最难能可贵、不可缺少的品质。成功的背后是行动,“时代新人”应当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完善自我,加快品格修养和精神风貌的构建。
四、高雅志趣丰富“时代新人”品格特质
《论语》君子品格中的崇德向善、志存高远、慎思笃行更多的是强调道德修养、品德素质方面要严谨,表现较为严肃,高雅志趣是君子品格中最活跃、最文艺的一种特质。在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今天,高雅志趣就像人们思想的充电宝,给枯燥贫乏的思想土壤提供养分和能量。新时代培育的“新人”不仅仅只是思想的领头人,更应该是社会的创新者、正能量的传播者、社会风气的矫正者。
新时代是一个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时代,社会上各种纷繁芜杂的文化、思潮、技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高雅志趣作为人们健全人格中一种重要的内在特质,逐渐被所谓的大众时尚所淹没。人们沉迷于网络的虚假文化,无法辨别是非,无法区别美丑,想象力、创造力被抄袭、造假替代。久之,新青年一代必然会出现精神危机,进而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修身养性、志趣高雅是《论语》中“君子形象”所必需内在特质。“时代新人”作为民族的希望,思想必须达到一定境界,其应该有意识的培养高雅志趣,加强美学修养,坚守正确的价值信念。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1]寻找到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良师益友有利于提高思想境界,在交往中完善自己,提升品格。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自然也没有人可以离开与人交往。[5]“时代新人”作为社会关系的重要构成,必然要学会正确理解和处理社会关系,把握好自我社会定位,积极寻找志趣相投的战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携手共进、共同奋斗。
五、结语
社会眼中的“时代新人”就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一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这是国家对“时代新人”的最高期望。[4]“时代新人”品格的构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鉴于“时代新人”所需的基本道德素质,我们必须客观、全面认识《论语》君子品格中的崇德向善、志存高远、慎思笃行、高雅志趣等四种特质的时代价值,着力探寻《论语》君子品格与“时代新人”品格构建目标的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