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途径与机制研究*
2019-01-15张勇王翠
张 勇 王 翠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高职院校根据国家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需要,为社会进一步的健康发展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而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则在于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是需要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更好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学校工作的领头军。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有效提升也是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条件。
一、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现存问题的探讨
(一)国内外思想理论的剧烈冲击
我国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进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智能网络时代的推波助澜,让外来价值观、资产阶级思想、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等在全社会激荡发酵,给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巨大压力。[1]不同思潮的激烈碰撞,不同文化的引进与传统文化的改变,在短暂的时间内也给民众的心理带来了不同的体验。而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的接触带来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面临着人才转移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不良的“崇洋媚外”思想的传播与渲染,危及充满希望的年轻一代。青年思想的建设工作迫切地需要提上日程,严格要求把关。同时,虽然我国正在大力提倡依法治国,也在为此积极开展相关工作,但与此同时,青年一代仍旧存在着法制观念上的模糊现象,从而受到了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有些想法与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是不相容的,它们影响着年轻人的思想。再者,我国改革步伐推进的同时还伴随着层出不断的新型社会问题,这也成为社会意识出现多元现象的重要原因。
(二)形式主义生命力仍旧旺盛
我国共产党中央曾经明确地提出要“反四风”,“反形式主义”便是其中之一。形式主义也就是没有将工作落到实处,没有走进群众,未能真实确切地站到群众立场,没有关注工作的实际效果,效率低下。在高职院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较为突出的表现在文件、会议的不落实,往往会出现上级布置的文件工作,下级组织则在工作的过程中以其他方式呈现。另外,会议的记录、照片等也会有“编造”、“摆拍”的现象存在。
二、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有效建设的途径
(一)以少数带动多数,严格抓好关键的少数力量
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的则是学校的“党委组织”。而党委的组成人员也是作为少数的存在。党委作为党建工作最为主要的负责人,首先应该做好工作上的表率,求真务实地工作,将党建工作内容落到实处。同时也要能够有效地分配工作,协调好上级组织和下级组织的关系,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硬性规章制度的建设规范组织行为,及时地根据需要调整党建工作的方案,从实际出发,重视民意调查,奖惩措施要能够切实地施行。特别是对于不合格的党员要进行严格地处理,从思想上提高党员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视程度,要勇于指出问题,而非互相包庇。
(二)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夯实精神领域的基础
新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建设中,很多问题是由于对其相关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工作的执行力度不足。[2]工作的切实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领域的指导,提高思想层面的水平。而思想教育有效性地实现必须要将教育的内容与受教育者,也就是基层党组织的相关建设者的生活与其他方面的需要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使工作上的方案以及思想教育深入人心,获得实际效果。在对高职院校的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需要密切联系其工作实际,从实际出发,以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提升的出发点,调整好工作的方向。其次,教师职业道德也需要在新时代新思想的号召下表现出新的活力,积极引导教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信念、负责任的人民教师。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的有效建设迫切需要教师在职业道德上必须做到爱国守法,诚信友善,爱护学生。与此同时,教师专业知识的提高与巩固也十分重要。不能仅仅着眼于空洞乏味的单纯说教工作,而应该将目光放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党组织要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提升凝聚力。
三、小结
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是我国基层党支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提升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组织力,需立足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坚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可有效发挥党支部的凝聚力,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及教书育人的实践力,为我党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可靠接班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