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及发展方向
2019-01-15薛军付丽庄淑梅
薛军 付丽 庄淑梅
(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2.天津医科大学)
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情况或感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来完成的。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使人际交流减少,大多依赖于虚拟化的沟通手段,使得面对面的人际沟通机会越发减少。然而,护理工作是离不开人际间的交往与沟通的,有效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的核心和关键[1],护士在工作中是与患者和家属、医生接触最多的人,处于人际交往的关键地位。而实习护生是护士队伍的后备军,鉴于专业技术尚不熟练,加之医患关系日趋紧张,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汇总了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分析了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对提高沟通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展望了发展方向。
1 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现状
1.1 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尚处于较低水平[2]刘迎春等[3]用Spitzberg 等设计,王泳贵翻译、修改的人际沟通能力问卷对240 名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调查显示:护生的沟通动机平均得分为(2.20±0.36)分、沟通满意度平均得分为(2.27±0.26) 分,均低于平均值3 分。此外,实习护生的沟通积极性不高,调查发现有时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而迁怒护生,会对护生有言语甚至是人身的攻击,使得护生有一种挫败感,从而无法调动工作热情[4]。同时,学生对沟通重视程度不够,沟通意识不强[5]。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也是导致实习护生沟通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
1.2 女生沟通能力较男生略强[6]通常认为女生的语言驾驭能力优于男生,这与女生比男生情感丰富,更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关。与此同时,女生对于非语言信息的识别和利用也能很好把控,对于患者的语音、语调、动作、眼神等传递的信息能够很好的领会,从而能更好的理解患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男生较为独立,而女生的社会朝向性较强,因此女生在沟通态度和服务意识上要优于男生。总之,女生的性格特征使其在沟通上更加顺畅,故而在沟通中得到的评价也更高[7],带教老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更多的鼓励男生抓住一切机会与患者交流。
1.3 城市生源的护生比农村生源的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略强 城市学生父母的文化程度普遍高于农村学生的父母,学生的教育资源、自信心及承受挫折的能力也相对较强[8]。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医学生沟通能力的重要因素,应优先解决医学生的家庭氛围与家庭经济状况问题。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家庭氛围越融洽,家庭经济状况越好,沟通能力就越好[9]。带教老师应重点关注经济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从容的面对患者及家属。
1.4 独生子女的沟通能力略低于非独生子女 近些年来护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在长辈的呵护和照顾中长大,很少有主动照顾他人的意愿,也缺乏主动沟通的意识。独生子女的家庭成员较少,缺少与兄弟姐妹的交往,引起沟通受限[10]。他们在集体生活中“被迫”地与同龄伙伴和同学进行交往,其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均低于非独生子女。
2 导致沟通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2.1 护生方面 ①缺乏人际沟通的经验[11]。实习护生是从学生到护士的过渡时期,社会经验尚不丰富,人际间的沟通和交往也很局限,这使得护生对患者存在恐惧心理,不能很好的进行沟通。②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临床经验有待丰富。护生对于患者各种各样的临床问题常常不能准确地回答,逐步失去了患者的信任,沟通也常难以进行。加之操作技术还不是很熟练,难免会有失败的情况发生。一些患者不愿让实习护生为他们做操作,就是担心操作失败,会给自身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经济损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沟通的难度。③缺乏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沟通结构的设计、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体态语言的使用等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而护生实习期偏重于完成实习任务,对于沟通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④护生自身性格特点。个别护生自我意识强烈漠视他人感受[12],导致临床上沟通困难。还有的护生存在缺乏自信、胆怯、恐惧等心理特征都可能影响护患沟通。而外向型性格的护生在与患者沟通中占优势,这些护生大多拥有乐观、开朗、豁达的性格,学习方面积极向上,人际关系方面擅于与人交谈,乐于与人合作。在实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通常也不会退缩,而是主动与别人进行交流、沟通,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3]。
2.2 患者方面 ①对医疗服务期望过高[14]。患者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实习护生更加不信任、 不配合。②疾病的困扰。患者遭受疾病的折磨,身心非常痛苦,此时自我控制能力降低,情绪稳定性也较差,常处于应激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正常沟通的进行[16]。③医疗认知局限。患者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于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差别也很大,多数患者缺乏医学背景知识,增加了沟通的难度[17]。
2.3 医院方面 ①带教老师人数不足。护士人数本身就存在不足,床护比普遍低于正常水平。临床带教老师通常不能专职带教,自身都有护理岗位需要兼职作带教。使得带教老师工作非常繁忙,忙于各种治疗、护理工作,还要利用业余时间带教。大部分老师只重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的带教,而忽略沟通技巧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使护生与患者沟通能力欠缺。临床上也有带教老师事先未告知或未取得患者的同意而让护生进行操作练习引起纠纷的发生[18]。②环境的改变。护生由集中的课堂学习转变成分散的临床实习,身边的人员构成由单一的老师、 同学转变成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社会地位形形色色的人都要面对。此阶段的护生认识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专业情感和行为倾向较为复杂多变,容易受环境影响出现认知差异[19]。
3 提升实习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方向
3.1 学校层面 ①构建沟通教育机制,加强人际沟通能力培养[20]。我国自 1997 年在高校护理专业中开设人际沟通课程以来,护生的人际沟通水平已经有所改观[21]。但大多数学校只作为选修课或考查课,护生进入临床后大部分时间都在忙于临床护理工作,对于人际沟通培训欠缺,因此实习护生和临床护士的沟通能力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医疗需求。因此,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与医院的教育者共同努力[22]。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沟通课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运用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等方式进行沟通训练。②建立团体心理辅导。搭建有效沟通渠道,拓展多元化的沟通途径是完善科学的教学技术与手段[23]。教师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多加引导,使他们更好的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丰富在校生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增强信任,建立和谐的关系。坚持沟通能力培养与思想品德教育并重,课余时间组织开展各种活动来锻炼和提高护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开展辩论会、演讲比赛等,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2 医院层面 ①作为实习主体单位,医院的带教老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鼓励学生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关系。有研究显示实习护生人际关系越好,其沟通能力越强[24]。医院还应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文素质环境、 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医患关系价值观念,为未来与患者进行良好医患沟通打下基础[25]。带教老师应让她们尽快熟悉病房环境、 科室的规章制度、护理操作,多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尽快进入护士角色。平时工作中带教老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语音、语调、表情、动作等都是沟通的信号,对护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②采取自主教学的模式开展临床带教,如PBL、情景教学等教学手段都有助于沟通能力的提高。有研究显示PBL 教学法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具体表现在信息收集、信息给予、理解患者这三方面[26]。临床上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理论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实训中强化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27]。
3.3 护生个人层面 ①实习护生要自觉认识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努力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只有自尊自强的心理才能有勇气以平等心态与他人交往[28]。沟通时要以真诚和包容的态度待人,善于倾听他人的诉说,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拉近与患者的距离。②认真学习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进入实习阶段,在与患者交流前应阅读病历,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前应熟练掌握操作流程,经多次模拟操作训练合格后再为患者进行操作。③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对待患者要热情,站在患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选择不同的交流方式,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患者住院期间,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都比较脆弱,对护士的许多语言和行为比较敏感,这就要求护生要更加注意与患者交流的方式。在心理上完成“学生”到“护士”角色的转变,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病种、 不同患者有意识地训练他们如何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护生与患者的沟通能力[39]。
4 小结
目前,实习护生的沟通水平尚不是很高,护生应该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从自身出发加强沟通训练,提高沟通能力,提高服务满意度。另外,学校与医院也应提高对沟通的认识,开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全方位培养医学人才,塑造护生积极的职业心态,为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