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9-01-15尹曼琳刘岳磊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竞争力因子责任

尹曼琳,刘岳磊

(1. 深圳大学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深圳市光明区经济服务局;2.深圳大学 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深圳市前海创新研究院,广东 深圳 518060)

一、引言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强烈关注,给企业所在行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如不久前发生的长春疫苗造假事件,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强烈谴责,也让人们陷入对我国医药安全的深深担忧之中,引发了医药行业的信任危机。碧桂园安全事故频发,全国多处接连出现建筑坍塌事故,大众因此对其房屋质量提出质疑。三鹿集团毒奶粉事件、双汇集团瘦肉精事件、万福生科财务舞弊事件、富士康企业劳资纠纷、中石化输油管泄露爆炸等事件,也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典型案例。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不良影响使企业付出沉重代价,导致涉事公司股票价格大跌,企业各利益相关方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吁声越来越高,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成为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2006年1月1日实行的新《公司法》第五条提出企业应当承担社会责任;2010年4月财政部发布的《内控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明确指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履行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员工权益保护等社会职责和义务;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开展管理提升活动的指导意见》中将社会责任列入13个管理领域之中作为提升的重点;2015年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我国第一个社会责任系列国家标准。由此可见,关于社会责任的法规条例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尽管如此,我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数目也还很有限,许多企业因为制度约束才承担了部分社会责任,主动性不强,大多数企业都认为履行社会责任不利于自身保持成本优势,不愿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普遍较低。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把控不严,进而出现种种问题。

鉴于现实情况的严重性和企业的逐利性,如何有效引导企业关注社会责任是众多学者试图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社会责任能够影响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进而影响企业自身利益,但对于该问题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一系列学者认为企业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原因在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使企业拥有良好的口碑、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拥有更多的产品购买行为。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企业将更受利益相关者的青睐,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也有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负相关,因为企业的根本目的在于盈利,履行社会责任有悖于利润最大化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鉴于我国当前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密切关注,以及学术界尚未就其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程度如何这一问题达成共识,我们认为探讨我国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及其社会责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因子分析法和岭回归分析法,从现有文献出发,围绕“企业竞争力体系构建——企业竞争力测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这一逻辑和思路,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企业竞争力进行测算,探寻企业社会责任是如何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总的来说,本文试图解决以下三个问题:近年来A股上市企业竞争力水平如何?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程度如何?通过何种措施可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

本文接下来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第三部分是模型构建,第四部分是对实证分析的数据和变量的描述,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并不是一个新课题,学界也具有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1]提出了“钻石”模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是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政府行为、机遇等六个要素决定,这六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动态的竞争环境。波特的理论过于强调企业外在的市场结构,忽略了企业内部资源、能力、知识等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随着研究的发展,更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例如,格兰特[2]、巴尔纳[3]等人提出了资源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资源、资产与能力的集合,任何企业都拥有一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构建在这些有价值、难于模仿和替代的资源组合上。在一定条件下,企业的这种异质性资源会获得竞争优势。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4]则提出基于技术和技能的核心能力理论,重视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及企业运行机制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众多学者一直尝试解决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这两个机构采用300多个定量和定性指标对世界上几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系统和全面的竞争力测评。赵冬梅和周荣征[5]构建了包含显在竞争力指标和潜在竞争力指标的评价体系,其中显性竞争力指标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而潜在竞争力指标则分为五个大类:环境因素、企业资源、营运能力、经营安全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陈文俊和唐若兰[6]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面:企业业务竞争力、企业产品竞争力、企业技术竞争力、企业保障竞争力。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多种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企业共用一套评价指标体系可能无法反映出企业竞争力的真实水平,部分学者开始尝试构建较为简明扼要、易于操作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魏国伟、狄浩林[7]借鉴生态位理论,构建出包含诚信因子、效用因子、服务因子和连通因子4个一级指标的评判框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新零售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柳思维等[8]探究了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方法,将竞争力分为规模竞争力、经济效益竞争力和成长竞争力3个部分,选取了11个指标加以衡量。宋盈盈等[9]结合环保企业特色,将指标体系归纳为竞争力评价定量指标和环保特色评价定性指标两大类,利用54家环保上市企业的相关数据开展实证分析,对中国环保行业整体及各子行业企业竞争力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Seyyed Ali Delbari等[10]针对航空企业特点,纳入了价格、品质、盈利能力、生产率、成本、市场份额、准时率、安全性、连通性、机次频率、顾客忠诚度和收入增长率12个方面的指标。此外,众多学者也纷纷将研究视角转移到企业文化、企业家能力、等非财务因素上。彭沛玮[11]依据企业文化的要素构成,将企业文化竞争力划分为物质文化竞争力、制度文化竞争力、精神文化竞争力、行为文化竞争力、学习文化竞争力五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Kristien和Sven[12]在评价体系中纳入了企业家的任务、经验、知识技能和贡献以及公司其他人的任务、经验、知识技能和贡献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

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存在何种相关关系也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现有研究存在两个相反的结论:第一种结论是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将有利于其提高竞争优势。如徐涛[13]采用案例分析法发现有明确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可以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出独特的内部竞争力。刘文静[14]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对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政府的责任进行衡量,并将其作为自变量,以企业竞争力作为因变量,利用2012年至2016年A股传播与文化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传播与文化行业前期和当期社会责任表现与企业当期竞争力呈正向关系。李文茜、刘益[15]研究了研发投入、技术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可以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其技术创新转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效率。第二种结论是两者之间成负向关系。赵涛、刘保民[16]提出社会责任约束的强化会使出口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赖以生存的低成本生产优势不复存在,从而导致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刘庆雪、何仲坚[17]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市场竞争能力关系的因素,分析得出企业具有较强社会责任并不总是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使企业短期利益受损。

本文的研究以我国A股部分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择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测度企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并实证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与现有研究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文献相比,本文的研究有两个显著差异:一是在实证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上,不仅选用了企业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的六个指标来反映企业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表现,还引入了第三方调查报告指数,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二是选用了共线性数据分析的岭回归方法,以获得对非正常数据更好的拟合效果。

三、模型的构建

本文以因子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上市企业数据的各项运营和财务指标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因子方法体系。首先根据企业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然后以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为研究对象,以各项企业责任指标为解释变量,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企业竞争力与企业责任的关系。

(一)因子分析法

本文以上市企业公开的、表现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得到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

在企业经营绩效和成长能力的分析中,对于企业内在决定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极为重要。正如前文所言,企业竞争力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难点,迄今为止仍旧没有比较明确的对于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这也就导致了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困难,不同学者的研究角度不同其结论可能就不同,这也导致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面对如此难点,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部各种指标的关系,从统计学上解剖企业竞争能力,从不同角度研究企业竞争能力的构成和相互关联,从而能更加清晰了解企业竞争力的组成和决定因素。

因子分析是一种较为流行的多元分析的降维方法,是主成分分析的发展和延伸,其原理是将具有相关关系的若干个变量综合为若干较少的因子,因子之间具有潜在的内在关联。根据因子在不同变量的重要程度(载荷)将其划分为具有实际意义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将所得到的各个因子以其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计算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

因子分析假设自变量x背后存在影响它的因子f,也就是f影响x,按照这一逻辑将x表示成f的函数。假设xi已经经过标准化,那么:

令X=(xi,x2,…,xl)T,A=a1,a2,…,al,F=(f1,f2,…,fl),ε=ε1,ε2,…,εl,上式改写为:

X-μ=AF+ε

x=AF+ε

一旦矩阵A被计算出来。那么因子得分F也就很容易被计算出来,F=AT∑x-1X。

随后,根据各个因子得分计算因子综合得分,其中ω是因子贡献率,或称为成分得分系数:

FT=ωF

(二)线性模型——岭回归

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是一种专用于共线性数据分析的有偏估计回归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改良的最小二乘估计法,通过放弃最小二乘法的无偏性,以损失部分信息、降低精度为代价获得回归系数更为符合实际、更可靠的回归方法,对非正常数据的拟合效果要强于最小二乘法。

回归分析中常用的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无偏估计。对于一个适定问题,X通常是列满秩的:

Xθ=y

当X不是列满秩时,或者某些列之间的线性相关性比较大时,(XTX)-1非满秩或者其的行列式接近于0,即(XTX)-1为接近为奇异矩阵。此时,计算(XTX)-1时误差会很大,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缺乏稳定性与可靠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为上述损失函数加上一个正则化项(或称为惩罚项):

令I为单位矩阵,那么Γ=αI:

通常岭回归方程的R平方值会稍低于普通回归分析,但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往往明显高于普通回归,在存在共线性问题和病态数据偏多的研究中有较大的实用价值[18]。

四、数据与变量描述

第一,在选取体现企业竞争力的企业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时,本文从不同角度分别考察了企业运营发展情况,提取了包括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经营规模指标和盈利能力指标在内的四个企业竞争力代表性综合指标,作为本文研究内容之一的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第二,研究企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影响时,选取了反映企业对不同主体责任的代表性指标,并且综合考虑了不同规模和性质的企业竞争力状况。

首先,在确定了指标体系后,通过对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得到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以此得分作为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将企业竞争力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并以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分析,以探究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企业社会责任的指标包括对股东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对供应商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政府的责任以及由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定期调查并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共七个指标。

在企业竞争力评价的因子分析层面,本文以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作为偿债能力指标,以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作为企业营运能力指标,以营业收入、总资产、营业利润和净利润作为经营规模指标,以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作为盈利能力指标。这些指标数据可以较容易通过上市企业的财报获得,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成长能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构成具有较大解释能力。

在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方面,以反映企业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的指标作为企业竞争力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以每股收益代表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以现金债务比反映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以员工报酬反映对员工的责任,以营业成本率反映对消费者的责任,以税费利润占比反映对政府的责任。此外,在企业财务指标基础上,还引入了第三方调查报告指数——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以综合探究企业责任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在进行实证分析时,考虑不同企业在市场地位和环境下的特异性,为了消除这一差异,将反映企业规模的总资产和反映企业性质是否为国有企业的指标作为了控制变量(见表1)。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上市企业竞争力,因此在选取指标时,以中国主板上市企业为样本池,选取时间为2009年~2017年,在满足上述指标的企业中选取了9年共146个企业的截面样本。表2是因子分析相关指标原始数据的统计描述,表3是回归分析部分相关指标原始数据的统计描述。从这两张表可以看到,不同指标的量纲和值域有较大不同,因此在做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时,会根据不同指标特点进行标准化或对数化,以达到更好的模型拟合效果。

表1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表2 因子指标统计描述

表3 回归指标统计描述

五、实证分析

(一)因子得分

因子分析适切性。使用因子分析法的前提是各变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在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高时,说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进行降维解析。为此,本文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两种方法对因子指标数据进行检验。如果KMO检验的适切性量数的结果大于0.5,说明适合运用因子分析法。在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中,如果卡方较大,同时对应的相伴概率远小于显著性水平,则表明存在相关性,拒绝独立假设,认为因子分析法适用。在进行因子分析时,首先需要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4是检验结果,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均显示该数据集适合适用因子分析法。

表4 Kaiser-Meyer-Olkin检验(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

通过碎石图确定选取因子的数量。结果显示,当因子数量为4时(特征值大于0),选取的因子能够保留绝大部分原始数据的方差解释力。

图1 碎石图

主成分提取方式。本文采用极大似然估计对因子进行提取主成分,未旋转的因子载荷如下表5所示。因子载荷显示,当提取的因子数量为4个时,对原始数据的方差解释力达到了0.788,保留了绝大部分的原始数据信息,对公共因子进行更进一步分析是可行的。

表5 因子载荷

为了增加因子解释能力,通过采用最大方差旋转法,将因子进行旋转以最大化其中某些变量的因子载荷,进而分析不同因子的含义和属性。在旋转后的成分矩阵中,可以较容易地对不同因子进行解释。ML1为第一公因子,其在营业收入、总资产、净利润以及营业利润指标的载荷较大,因此将其定义为规模因子,该因子方差解释了0.275的原始数据总方差。ML2为第二公因子,其在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上的载荷较大,携带了原始数据0.167的信息,可定义为偿债能力因子。ML3为第三公因子,其在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上的载荷较大,解释了0.163的总方差,可定义为营运能力因子。ML4在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和销售净利率上的载荷较大,解释了0.178的总方差,可定义其为盈利能力因子。至此,所有变量都归属于不同的因子,总方差解释力为0.788。旋转后因子载荷和成分矩阵见表5和表6。

表6 旋转后的因子成分矩阵

表7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即权重),由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确定,并据此计算各企业的综合因子得分。

表7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因子得分公式计算各个企业的公共因子得分,因子得分结果如表8所示。在此基础上计算综合因子得分为成分得分系数。根据综合因子得分的结果对企业进行排序。表8的综合得分代表了企业竞争力因子分析的综合评价。其中因子得分最大的为1.727,最小的综合得分为-0.868。

表8 因子得分与排名

(二)回归分析

在上一节我们通过因子分析获得了不同企业(或年份)的综合因子得分,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得知综合因子得分是由不同的公共因子得分组成的,这些公共因子代表着企业不同方面的竞争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说综合因子得分是一个能够综合反映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由此,我们知道了企业竞争力取决于一系列企业的运营和成长指标。为了更进一步分析企业竞争力是否与企业责任有关联关系,本文以反映企业不同维度、不同主体的责任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企业竞争力综合因子得分作为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了线性回归模型用于拟合企业竞争力和企业责任的影响关系。在此之前先对原始数据计算相关系数,见表9。如下表所示,有些指标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例如是否国有和营业成本率、资产总计指标相关系数为0.65和0.55;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与员工平均薪酬、应付账周转率总产总计等相关系数都较大。按照一般多元统计模型的标准流程,此时应该剔除或转化相关性较大的指标。但是这些指标都反映了企业不同维度的责任表现,如果剔除相关指标,而又无较合适的替代指标,那么使用该方法是不合适的。

表9 非标准化回归指标相关系数

在不对模型变量进行剔除的前提下,采用针对多重共线缺陷修正的岭回归模型,可有效规避由变量间相互之间强相关的影响,从而使得估计的参数更加稳健。

图2是岭回归在不同下估计参数的岭迹图。岭迹图表明,的选择并不是很重要,只要不太靠近0就无较大差别,随着不同解释变量的估计参数的惩罚项参数的增大,系数逐渐趋于稳定。

图2 Ridge岭迹图

表9是岭回归参数估计结果。从结果来看,在9个解释变量中,共有7个变量的估计参数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其中,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显著影响(p值小于0.000),且估计参数结果表明,当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每提高1点,其企业竞争力提高0.0074。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代表指标每股收益每提高1个百分点,企业竞争力就提高0.4349个百分点,p值显示其估计参数为显著。代表企业对消费者责任和对债权人责任的指标即营业成本率和现金债务比同样显著,他们的指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对应企业竞争力相应分别增加0.0111个百分点和0.0003个百分点。此外,反映对员工责任的指标即员工平均薪酬对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p值为0.0974)。

作为控制变量的企业总资产对数对于企业竞争力有显著负面影响,说明,资产越大、越“臃肿”的企业相对资产越小的企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同时,回归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要有优势,这可以从国有企业占有的市场地位和能够获取的市场资源来解释。

对于应付账周转率和税额利润利率,在统计意义上没有显著影响,但从定性上看,两者对于企业竞争力均具有正向影响,两者比率越大,企业竞争力也就越大。

表10 Ridge回归参数

从系数的绝对值来看,企业对股东的责任指标中每股收益的系数最大,且每股收益越大,企业竞争力理论上就越强。从财务角度来看,每股收益越大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就越强,市场认可度高,其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同时,作为控制变量的企业性质对企业竞争力也有较大影响,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竞争力要强,一方面是因为国有企业能够获取的社会资源较非国有企业要多;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据上层主导地位,在诸多行业中,尤其是在特许行业内都是具有较大市场垄断势力的大型企业。员工平均薪酬对企业竞争力也有较显著的影响,企业员工薪资水平越高就越能吸引高端人才,对于企业市场竞争有较大助益。在标准化系数中,现金债务比的系数最大,且现金债务比越大其企业竞争力越强。实际上这一结果有一定程度的迷惑性,或者说该样本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倾向,因为有社会责任指数的企业大多是市场中的中间企业,这些企业有比较强的意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如果简单认为企业现金债务的比值越大企业就越有竞争力,那么企业就会固步自封而失去扩张的动力。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竞争力越强,获利能力越强,企业就会有更多的现金流入和更少的举债行为,因此企业的现金债务比就会越大。最后,我们也可以看到,总资产对数系数为负,那么说明企业资产越大,总量越大,竞争力就会有所下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企业的内部信息传达和执行效率不够所造成的,企业越大越臃肿,那么企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效率就会随着传导路径的延长而低效化。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企业竞争力测评结果来看,在不同的因子上,企业的排名是不一样的。146个企业中,有的企业在各公因子上均处于上层位置,如74号企业在规模因子上得分排名第9,偿债因子上得分排名24,营运因子上排名20,盈利因子上排名33,综合排名第4。有的企业在某一公因子上排名领先地位,但在其他方面排名靠后,如96号企业在盈利因子上排名第一,但在规模因子、偿债因子、营运因子上分别排名143、126、144,处于垫底位置。从企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来看,得分值为正的有59家企业,大多数的企业得分在0以下,反映出大多数的企业在这四方面的竞争能力还存在不足,需要采取措施予以改进。得分大于1的只有8家企业,最高是136号企业,得分1.727,整体经营绩效较为良好。排名最后的企业是57号企业,得分为0.868,企业整体的经营绩效急需得到有效提升。

从岭回归结果来看,在9个解释变量中,共有7个变量的参数在统计上显著,其中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对股东的责任指标每股收益、对消费者的责任指标营业成本率、对债权人的责任指标现金债务比、对员工的责任指标平均薪酬对数的提高都能够带来企业竞争力的增加,对企业竞争力具有正向影响。结果也表明资产越大、越“臃肿”的企业相对资产越小的企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国有企业的竞争力相对于非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要有优势。

因此,根据本文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一) 企业应选取适当的竞争策略

从测评结果来看,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竞争力得分在0以下,而得分大于1的企业只有8家,说明大多数的企业在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经营规模这四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还需采取措施使企业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本文建议:对竞争力排名靠后的企业来说,可以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投入产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成本领先战略争取市场份额;对竞争力排名靠前的企业来说,可以加大科技创新,推陈出新,设计更符合顾客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利用产品差异化战略进一步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形成可与外国领先企业媲美的竞争实力。

(二) 企业应树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从岭回归参数结果来看,反映企业综合社会责任的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估计系数为正,而反映企业对股东责任的每股收益估计系数、对员工责任的员工平均薪酬对数估计系数更是达到0.4349、0.0628,说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提升。我国上市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受到政府机构、股东和广大民众的广泛关注,企业做出的各种有损相关利益者的短期行为都会使企业的声誉受到负面影响,进而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受到损害。因此建议企业树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如此才能达到企业自身长远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 政府应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即使社会责任能带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但仍会有对此认识不充分或部分企业因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这种关系的企业会做出社会责任缺失的行为,因此还需要政府对此进行约束。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宣传教育,使企业经营者认识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本身、社会、公众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其次,政府可以定期展开对企业的调研活动,考察企业在安全卫生、财务报表设置、产品质量、污染排放等方面是否符合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企业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一定数量的罚金,对造成重大社会不良影响的企业予以停业和惩处;再次,企业可以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比如,对注重环保、积极创新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对扩大就业的企业给予部分税收优惠。总之,政府需要发挥引导作用,使企业重视社会责任的履行。

(四) 加强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需要政府政策的约束和企业的自觉履行,还需受到来自消费者和舆论的监督。作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购买者,消费者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好坏。作为消费者,在体验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时,发现企业的假冒伪劣产品、偷工减料行为、欺诈隐瞒致使权益受损的行为进行举报和监督,这不仅是维护消费者自身权益,也是从外部推动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存在的不法和违规行为,相关团体应该积极对其进行曝光,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关注,避免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遭受更大损失。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进行大力宣传和支持,为这些企业持续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动力,也让其他企业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良好声誉的形成,进而采取相应行动以改善自身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猜你喜欢

竞争力因子责任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蓝青松:让竞争力武装到牙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