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的策略
2019-01-14李向军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基础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迈出新步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根据新课程改革思想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进行改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当下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关系着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占重要部分,主要分析了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的培养方式和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道德素养;策略
教育家史霞说:“智育不好是次品,体育不好是废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充分说明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外界的各种影响很敏感,所以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小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小学生道德素养中的不良表现及形成的原因
1.不良表现
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很普遍,由于缺乏父母的言传身教,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非常欠缺,这就使得小学生极易产生不良性格,比如,待人没礼貌、和老师说谎、沉迷于游戏等。
(1)撒谎、厌学。小学生对学习反感,主动性差,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有的学生还学会撒谎;不能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所以往往学习成绩不理想。
(2)缺乏礼貌礼仪。待人接物方面没有礼貌,爱说脏话,难以和人沟通。
(3)贪图享受的思想较重。问家人要零花钱去购买各种零食、玩具,欺负同学现象严重;和同学互相攀比。
(4)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对老师和家人的教育难以接受,只顾自己的想法,缺乏集体观念,难以融入班级,性格自私、任性。
(5)缺乏自信。自卑意识较重,在学校不能完成老师的任务,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信,对于布置的任务和活动逃避,不敢面对问题。
2.不良表现形成的原因
以上各种问题的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道德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是直接原因。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其特殊性,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往往跟随爷爷奶奶生活,这就造成了家庭的不完整,爷爷奶奶溺爱孩子,会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这就对孩子的性格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往往造成孩子的自私任性、性格霸道,以自我为中心。而农村家庭又忙于各种农事,不能全身心去教育孩子,缺乏和孩子的沟通,爷爷奶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孩子的道德素养不能有效进行培养。老人总是只关心孩子的吃穿用度,无法对孩子情感方面进行教育,这就造成孩子情感方面的缺失,就容易引起性格孤僻、不爱说话,难以和人交流。
二、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1.树立规范,成为孩子们的榜樣
农村儿童缺乏家庭教育意味着教师必须为儿童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让他们能够轻松愉快地学习。在农村学校,老师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必须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就像他父母对他的爱一样。教师在学生面前起到了一个学习对象的作用,不仅是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会不自觉去模仿老师的行为。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进行规范,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给学生一个榜样作用。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用心,站在学生的角度与理解问题,经常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学生将目标转移到学习中,让他们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2.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
古人云:“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导入形式多种多样,如可疑导入、场景导入、故事导入,导入选择必须切中要点、细化。例如,在学习“理解与宽容”时,选择导入图片:给学生展示两张图片。第二幅画是一个美丽的女孩和一个老妇人。如此多的同学在焦急的询问中等待看到另一张照片,热情被激发了起来。激发学生:相同的图片,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就像有很多差异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性格、需求、情绪、感情,看问题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差异,因此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把宽容和理解的根深埋在孩子们的心中。
3.切合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生活
“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对待社会。”教师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与农村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如果对实际生活没有帮助,这些学生的学习将显得非常苍白和无用。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贴近农村儿童的生活,这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现实世界的认识和尊重,让他们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形式必须灵活和多样化,才能选择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内容,以及他们容易接受和快乐学习的内容。教他们基本的东西,比如尊重、照顾老人,让他们谈论他们的感受,然后孩子们可能会意识到老年人的困难以及他们是如何付出。因此,这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且有效地在孩子们的心中扎根了爱。
总之,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课程而言,要求老师的教学理念必须得到提升,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更多的要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采取教学方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作者简介:李向军(1963—),男,汉族,大专学历,高级教师。籍贯:甘肃白银市,研究方向: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