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跨境电商岗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能力拓展探索

2019-01-14周静

今日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孵化器大赛知识点

周静

鉴于传统《创新创业》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立足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非课堂教学模式下对授课内容进行丰富及改良,探讨采用设立教师公众号、引入模拟创业软件、成立创业者社团、增加课外专业培训、引入国内创业大赛、孵化器企业参观等策略全面培养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并重新制定考核学生成绩的方式。

一、引言

近年來,《创新创业》课程已经成为国内高校各个专业普遍开设的通识基础课程,为当代大学生在未来创业的进程中提供了理论指导,大量的毕业生在创业中脱颖而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该课程授课时间较短,以理论讲授居多,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教师在课后很难与学生形成互动,大部分学生虽然能在课堂内掌握了一些理论知识,但缺乏在创业实践中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的机会。同时,上课时大多数为合班教学,学生人数多,课堂内几乎不能开展其他的教学活动,导致教师很难了解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鉴于这些问题,提高《创新创业》的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正好探讨“非课堂教学”模式在本课程中的教学改革。“非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将《创新创业》课程中的知识点合理的按照一定的比例设置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的一种整体课程规划,形成一种有明确目标且与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有所区别的教学模式,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利用课堂外的时间与空间在学生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对课堂外的教学地点、时间没有固定的要求,师生灵活的利用课余时间随时互动,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创新创业》中的基本概念较多,主要核心知识点有创新创业概述、创业资源管理与整理、创业机会把握、创业团队分工与管理、初创企业管理、创业计划书、创业路演等。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在授课计划中进行合理的安排,在课堂中讲解《创新创业》课程的基本概念,通过布置课堂外的任务及安排的诸多活动去体会应用的要点与精髓。

二、非课堂教学中采取的策略

(一)设立教师公众号

教师组可以根据本课程的各个模块内容,设立《创新创业》课程的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讲解课堂中未讲的知识点,定期更新,按照课堂进度传播创业相关的策略与案例,如创业政策、校友创业、企业申报、报税常识等。学生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内学习公众号中的内容,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教师互动。教师在最后的课程考核中参考各组同学登录公众号学习的情况设置评分的权重,鼓励同学在课堂之外积极学习本课程相关的内容,针对问题开展市场调研,设置调研问卷中的问题设置,并完成问卷调查。此策略让学生在时间与空间上有较大的自由,有利于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去巩固课堂上不理解知识点,熟练课程要求掌握的技能。

(二)引入模拟创业软件

在移动终端媒体时代,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部链接互联网的手机,教师为了避免学生玩手机而绞尽脑汁,但大多数效果不太理想。然而,堵不如疏,教师可以考虑推荐一些有价值的创业软件或游戏,在课余让学生引入这些模拟创业游戏软件,如《一亿小目标》《创业吧之练吧》,通过软件中开发的情景模式,模拟创业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之外通过游戏软件中设置的角色熟悉创业的各个流程,引导学生在软件中掌握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最终获得虚拟创业成功的满足感。

(三)成立创业者社团

教师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带领学生开办创业社团,吸纳一定数量的成员,按照创业项目分组成立创业小组,定期举行相关创业研讨及培训活动,从企业引进成功的创业人员对创业小组进行专题辅导。一方面,在社团内开展创新思维竞赛活动,从创新的角度激发大学生的思维,碰撞、梳理出新的创业项目。另一方面,在社团内通过创业团队的搭配,形成老带新的传承学习模式,极好的丰富课堂教学之外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学生走出课堂,不在受限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好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锻炼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尽早掌握创业的要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四)增加课外专业培训

由《创新创业》课程组主导,根据不同学生团队的创业项目,在课堂之外开展KAB、SYB等比课堂教学更加专业的创业培训,推荐有价值的创业项目负责人参加,教师团队分析每一个项目存在的问题,目的旨在孵化潜在创业项目。例如大多创业项目都涉及到产品营销,但是并不是所有团队都接受过专业的电商实践培训,学校可以提供相关专业的电商实践培训,加强团队营销实力,弥补其中的短板。针对其中优秀的创业团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分析、解决其中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团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引入国内创业大赛

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创业,提出了“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当前国内的创新创业大赛及项目较多,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家资助的资金较多。因此,可以在课堂之外加大力度宣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创新创业大赛申报书的撰写要点,通过校内模拟创业大赛的名次,吸引同学们申报各类创业大赛和项目,加强创业团队的年度考核,采用优胜劣汰的模式逐步提升创业团队的硬实力。

(六)孵化器企业参观

教师需要按照学生团队的创业内容遴选一些与学校亲密合作的孵化器企业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在课堂之外定期组织学生团队到目标孵化器企业参观,熟悉孵化器企业的基本业务。通过参观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了创新创业的前景,增强了学生团队创新创业的信心,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可以说,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孵化器企业,可以引导大学生找准发展方向,坚定创业的目标。

三、考核方式

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考核时,往往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视了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基本情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容易产生不利影响。对《创新创业》课程而言,由于教学方式与传统模式不再完全一样,需要将过程化的考核理念应纳入本课程。因此,教师需要制定科学而合理的考核标准,对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的非课堂上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量化考核,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保证评分的公正性。可以说,创新创业这门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课上的理论学习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因此,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非课堂教学中则要通过创新教学方法,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按照模块设置分值,如浏览教师公众号的次数、参加创业大赛的次数、参观孵化器企业的次数等,引导学生在课外参与每一个环节,由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实践全面促进教学,进而培养处更多优秀合格的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四、结语

在《创新创业》课程中应用“非课堂教学”模式,并非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放任自流,而是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的安排学习。这种模式是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上提出的更高的教学要求和标准,因此,要保证本课题的顺利实施,需要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探索其中独特的路径和方式,这也正是本课题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总之,《创新创业》课课程中的非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合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是校内学生完成素质教育经常需要采用的教学模式。(作者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重点教改课题《“非课堂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孵化器大赛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大赛主题:我的阅读·我的童年
知识点自测
湖南省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48家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孵化器清场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天蓝蓝,海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