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作业设计,提高小学生的应试能力
2019-01-14侯红芳
侯红芳
摘 要:作业,是最为基本的学科内容,关系的是学生的解题能力,反映着教学效果,也体现着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六年级,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全面优化作业设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与实事求是的教学原则,以便更好地优化小學生的学习效果,使其在丰富的作业反馈活动中调整学习方案,确定学习重点。将从坚持分层与专项的作业设计原则、及时完善作业订正活动、利用作业错误进行教学反思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呈现的是“题海”,即小学语文教师会不断增加作业数量,让小学生每时每刻都有丰富的作业任务要去完成。但是,如果小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变多,且超出了小学生的负荷水平,那么小学生则无暇去分析自己是否存在认知盲区,把握自己在解答哪一类问题时经常出错。如此,则会掩藏小学生的认知缺陷,并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解题能力。而且,繁重的作业压力也导致小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尤其是当小学生经常出现解题错误时,便会备受打击,无法及时纾解个人情绪,也会因此而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优化作业设计,完善作业内容、结构与订正、反思活动,确保小学生可以积极利用作业资源实现学习进步。
一、坚持分层与专项的作业设计原则
层次化的语文作业是为了客观面对小学生的认知差异将语文作业按照难度等级呈现,便于各层小学生自主选择,避免违背小学生的认知发育规律,保证小学生可以稳定成长。专项化则是指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盲区所设计的语文作业,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小学生实现学习进步。这两个作业设计原则都是为了让小学生实现学习进步,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坚持这两个作业设计原则,确保小学生可以实现学习进步。
就如在《詹天佑》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围绕一些形近字组织了辨字组词习题,还有一些造句、填空题。这就便于语文基础薄弱、学习能力低下的小学生积极丰富自己的解题经验。另外,还有一些围绕课文内容所设计的主观题,比如根据课文总结出詹天佑在凿进居庸关、八达岭时所使用的方法,找出课文中的排比句等。这一习题适合对课文内容存在认知不足的学生,便于学生积极梳理课文内容与行文脉络。另外,面对本班语言能力、解题能力都比较高的学生,笔者挑选了一篇人物传记设计了一些阅读题,需要学生积极迁移自己的阅读经验。
二、及时完善作业订正活动
一般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会一五一十地讲解每一道习题的解题思路、正确答案,由小学生自主识记。这种作业订正活动可以较为全面地优化小学生的解题思维,但是同时也会剥夺小学生自主修改、订正错题的思考行为,并不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习题反思与修改能力。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丰富作业订正形式,比如组织小组订正活动,组织“优带差”作业订正活动等,然后再补充教师订正活动,以便切实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就如在《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学中,笔者就从优等生、学困生中各挑选一名学生,从中等生中挑选两名学生,由此组成了四人作业订正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在优等生的带领下探究各个习题的正确答案与解题方法。然后,各个小组可写下订正计划,标注订正方法、订正结果以及尚未解决的习题问题。对此,笔者会认真整理,然后再在习题课上重点分析各个难题的解题思路与正确解法,由此提高小学生的习题订正能力。之后,学生则需再一次在小组订正活动中分享学习所得,利用同伴帮助来解释个人知识疑问。
三、利用作业错误进行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作业活动中,小学生不可能完全不犯错。但是,小学生却难以客观面对解题错误,认为错误就是失败,由此产生了逃避、掩盖错误的心理。然而,错误反映的是小学生的认知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学习计划。对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错误,巧妙利用习题错误来进行教学反思,全面完善教学计划。
就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汉字知识题、阅读理解题、童话写作题,由此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希望学生可以积极应用所学知识。同时,笔者与学生一同归纳了习题错误,积极进行了习题反思,帮助学生明确了个人认知问题。比如,有的学生在编写童话故事时,忽视了童话故事所特有的虚拟、想象等写作特点,写成了叙事类作文。这就说明学生不善于大胆联想,也不懂童话故事的体裁特点。对此,笔者会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与写作技巧,然后引导学生重新创编童话故事。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作业结构可以促使小学生积极训练与巩固自己的解题能力,完善小学生的认知经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需求制订作业教学计划,积极完善与丰富作业内容与作业订正、修改与反思活动。
参考文献:
[1]宋荣.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甘肃教育,2018(22):75.
[2]石霞.优化设计,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谈小学语文开放性作业的设计[J].学周刊,2018(33):103-104.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