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好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01-14李燕
摘 要:美好是一种感觉,如同幸福一般,每个人对它有着不同的定义。我们所谈的美好教育,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美好,更是师生发自内心对教育的美好感受和体验。美好教育,应美在校园环境、美在师生心灵、美在教学过程,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美好、追寻美好、创造美好,成就美丽人生、享受美好生活、实现美好愿景。
关键词:美好教育;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2-0062-02
引 言
“美好教育”是现阶段人们对教育更高要求的反映与落实。所谓“美好教育”就是要培养“美好的人”。“美好教育”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养分,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
一、美好教育,美在教室
墨子曾叹言:“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教室是实施教育的场所,学生在校的6小时,多数时间是在教室度过的。因此,践行美好教育,首先要创设美好的教室环境。硬件上,美好的教室应该宽敞而明亮,有漂亮、舒适的课桌椅,有崭新、宽大的黑板,有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这些硬件上的要求并不是最重要的,美好的教室更应该具备以下三个要求。
1.布置有童趣
教室的布置要符合學生的年龄特点,要有童趣,要根据低、中、高各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布置。低年级的教室可以用五颜六色的卡片纸、可爱的卡通小动物来装扮;中年级的教室可以用形态各异的小绿植、精美的绘画作品来点缀;高年级的教室可以在图书角、讲台等处放上自己种植的多肉盆栽,张贴学生的书画作品,等等。教室里的这些“软装修”可以成为学生向往的一片美好风景,能让他们快乐满足,对学习充满期待和渴望。
2.内容有生气
教室布置是学校校园文化的载体,布置的内容应体现学生主体性,彰显学生个性,少一些形式主义,多一些互动交流。在我们的教室,读书心得每月更换,让更多学生分享阅读的收获;“小书虫”评比每月统计,做到阅读记录上墙,形成了你追我赶的阅读氛围;心愿墙上张贴了学生的志向,黑板上每天抄录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书柜里不时有新书增加进来。我们的教室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学生的个性喜好、成长需求进行不断充实,成为伴随着学生成长的一片沃土。
3.学生有活力
美好教室应该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的。生活在教室里的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更是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师不能为了安全限制学生活动的自由,而应该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让他们去操场跑一圈、去阅览室阅读书籍、去教室走廊交流谈心,这十分钟的放松必能赢得40分钟的高效课堂。
“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有的风景……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佐藤学教授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用这样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着教室的风景,渲染着课堂的美好。美好教育下的教室应该是浸润书香、彰显个性、紧随时代步伐的。
二、美好教育,美在教师
1.心中有爱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聆听,仔细去观察,以宽厚的胸怀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教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语、一个亲近的动作,它可以让学生的心中漾起幸福,嘴角浮起微笑。心中有爱的教师,容易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有很大帮助。
2.眼中有生
课堂的美好,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思维的碰撞,更在于情感的交流。因此,教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不能把学生只当成授课的对象,只想着按照教案上的流程把课上完,而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他们的想法。只有用心倾听的老师,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教师眼中看得见一个个有特点的学生,心中装得下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有可能发生,课堂也才有可能更加美好。
3.话中有趣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话如果没有文采,不讲艺术性,就不能打动人,因而也不能广泛、长远地流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将苦学变为乐学,关键在于使学习变成一种有趣的生动的过程,使学习的内容充满幽默和趣味。有些教师在讲台上一直讲,结果往往事倍功半;而那些善于运用“课堂幽默”的教师则不然,他们语言轻松幽默,节奏有疾有缓,教学中能密切关注学生,做到引而不发、导而不牵,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去探索、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美好教育,美在课堂
1.语言有温度
语言温度指的是教师的语言能传递关爱、尊重和信任,能让学生不仅从教师的讲课中获得知识,更能从中汲取力量,感受美好[1]。因此,教师上课时声音要柔和、语速要平缓、语调要抑扬顿挫,要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发言积极,但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较差,此时,如果教师粗暴地打断学生,甚至批评他们,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把话说完,鼓励他们勇敢表达,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教师还应以微笑的面容、温和的目光、落落大方的仪表,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学习氛围。
2.讲解有深度
美好的课堂要回归学习的本质。教师的讲解要有深度,提问要有梯度,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探寻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体验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留给学生一些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情专注于课堂学习。
3.评价有宽度
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的,学生亦是如此。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活泼好动,有的内敛沉秀,有的个性张扬,有的文静质朴……教师不能以统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有快慢之分是正常的,教师绝不能以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比如,笔者在上课时常常准备一些好看的贴纸,当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响亮时,给他们一个“大拇指”点赞;当学生写作业字迹工整时,给他们一个“五角星”表扬。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关注和鼓励,一张小小的贴纸便能焕发出强大的力量,或许能成为他们的力量之源。此外,笔者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如开展“比一比哪组坐得最端正”“评一评哪组发言最积极”等活动,评选出最佳小组之后,笔者会给该组奖励一面“小红旗”,以示鼓励。教师要立足学生的未来发展,以宽厚、包容之心静待花开。
结 语
美好教育应该就是以爱为教育的底色,以学生天性为基础,让他们在丰富的场景中触碰心灵、遇见美好。美好教育应该让教师也能获得成长,获得职业幸福感。教师只有不断成长,才成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只有具备感受美、传递美的能力,才能创造美好教育。总之,美好教育应该让每个人都成为最美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李小鲁.关于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人民教育,2010(22):2-4.
作者简介:李燕(1974.2—),女,江苏昆山人,本科学历,小学一级教师,昆山市学术带头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