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2019-01-14李忠达
李忠达
摘 要:当今是以媒体主导的时代,媒体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微课作为信息的产物在教育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明确微课教学目标、应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等方面,对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信息技术;应用
一 对微课的基本认识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5至8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微视频。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因为信息技术的发达性,微课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微课自身的特点,也非常适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接下来将对这方面做进一步的介绍。
(二)微课适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1随时性
微课就其本身来说是信息技术的产物,在这个移动学习知识的时代是非常合适存在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学內容还是教学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微课为延长教学时长提供了可能。老师可以借助一些平台,如“易加互动”平台,在课下也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们传授知识。微课的内容具有精炼、透彻等特点,可以实现一对一启惑解惑。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什么疑问,可以在线上向老师提出问题,老师通过文字、图片、语言等来进行解答。借助微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学得更透彻,更“随意”。
2师生交互性强
在现实的课堂中,因为一个班的人数较多,老师可能不会注意到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状态。而有了微课后,所有学生将得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性得到了提高,这也是提高教师、学生交流互动的前提。有了微课后,互动课堂将会得到实现。
二 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
教师在设计信息技术微课时要尊重学生的性格特点,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掌握信息技术学习技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相对来说较为复杂和枯燥,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要融入一些多元化的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时刻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注重微课的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以保证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加强微课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巩固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技巧。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将微课与信息技术课程充分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自主利用微课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微课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无法通过讨论解决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并且细致地解答,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明确微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在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进行高效的信息技术学习。如果学生没有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在学习知识时中容易迷茫,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再利用微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提升和巩固,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还要将复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记忆,避免给予学生过多的心理压力。教师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并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分解任务,从而使学生能进行高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同一小组的学生共同观看微课,进行讨论和研究,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能够在观看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学习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且细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微课学习,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引导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加强微课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明确微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应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进行学习和探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参考文献:
[1]赵森.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139.
[2]林倩.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