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工匠精神对我国成人教育“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9-01-14顾洋

赢未来 2019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德国

顾洋

摘 要:德国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德国制造立足世界的强力后盾。德国工匠精神在同业行会的建立、地理环境的孕育、国家政策的支持、质量意识的驱动和社会环境的滋养下得以形成和发展。追溯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了解德国工匠文化的历史变迁,也可以为我国成人教育培养“工匠型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德国;工匠精神;工匠型人才

严谨、专注、敬业、精业、创新是德国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是德国人所具有的民族性格。德国工匠精神经过数百年的培育和传承,在制造业领域缔造了许许多传奇,令人叹为观止!

德国工匠精神形成于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探究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对我国成人教育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 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

(一)同业行会的建立

公元945年,为了保护手工业者的利益,德国手工业者组成了第一个同业行会。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所有从事手工业的艺人都要求必须入会。手工业行会的建立加快了技术分工的进程,机械化、不断重复的工作出现了。分工从客观上提升了手工艺人的技艺水平。手工业从业人员根据技艺水平的分层,形成学徒—工匠—师傅的三级制度。师傅为学徒解决就业问题,并传授技艺,同时师傅也将细致、严谨、专注、敬业、精业、专注的品质传承给他们。学徒学艺完成之后,经过行会的考试,通过之后可以晋级为工匠。当时的工匠要自己带徒弟,得继续留在师傅身边学习,直到完成了令师傅满意的作品,才能由行会授予师傅身份。

师傅按照行会规定的产品品质标准,要求学徒、工匠做到与他一致的水平,在技艺传授的过程中,徒弟潜移默化地内化了工匠精神。师傅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精益求精的技艺得到了有序的传承,构成了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前提。

(二)地理环境的孕育

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着必然联系。德国地形复杂,境内有山峦、高原台地、湖泊、平原等地貌。从经济上看,由于地形地貌多样,使得德国的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且德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藏资源相对较少,使得德国人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工业方面。其次,德国是沟通东欧、北欧与东南欧的重要交通枢纽,被称为“欧洲走廊”。地理位置使其在应对各种外界威胁时,需要用理性的思维权衡各种利弊,來有效化解各种危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正是在地理环境与其自身的民族特质相互交融中孕育而生的。

(三)国家政策的支持

根据德国管理学大师西蒙教授收集的数据显示,全世界2734家隐形冠军公司中德国拥有1307家,是数量最多的国家。[1]这得益于德国有效的市场竞争秩序。上个世纪伊始,德国就通过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对限制竞争条例》《经济力滥用防止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段时期,德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特有的社会生产体系。正是德国政府采取的以市场为主导的方式,合理干预经济,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国的中小企业受到资源和市场的制约,企业只有专注于利基市场,通过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才能生存。企业由于规模所限,不可能采用多元化的经营方式来扩大利润,而要想拥有核心竞争优势,就必须要有专业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因此,德国的政治经济环境也是形成工匠精神的重要因素。

(四)质量意识的驱动

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是伴随着德国制造的发展而形成的。德国制造代表着精湛工艺和一流品质。然而,德国制造在最初并不是品质的象征。与英法等国相比,德国的工业化时间相对较晚,由于技术上的落后,早期德国制造的产品大量仿制英国的产品,并贴上英国制造的标签,以低价销往英国,且产品品质差,对英国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德国制造贴上了粗制滥造的标签。1887年,英国政府修改《商标法》的有关条款,规定非本国产品,必须标记“made in”。这一做法实质就是针对德国制造的。痛定思痛,德国政府和企业开始意识到要进入全球市场只有倚靠产品质量,必须改变现状,重塑德国制造。[2]1917年德国标准行业协会(DIN)的建立,标志着德国正式成立国家级标准化组织,并建立了一系列行业标准与管理规定,对德国制造业产品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现今,德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体系认证,总共拥有全球5%的ISO证书,35%的ISO50001证书(能源管理体系)。

德国制造业在不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促进了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德国人的质量意识驱动着德国制造不断前进,其产品品质已形成核心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工匠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德国制造业所遵循的价值准则。

(五)社会环境的滋养

德国的社会环境是德国工匠精神得以滋养的土壤。德国的技术工人在社会上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德国文化历来有着尊重职业平等的社会风气。德国的技术工人对于提高德国经济水平和促进国家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他们在社会上与教师、律师、公职人员等职业有着同样的声誉。在与德国人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着职业平等的观念,他们认为任何职业都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都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同。德国资深的技术工人(master)或手工业者在收入方面甚至会高于部分高收入职业的平均水平,且随着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收入还会随之增长。职业平等、较高的社会地位、优厚的收入及德国人自身勤于思考和乐于钻研的民族性格,形成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推动了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二 德国工匠精神的启示

我国的工匠文化历史悠久,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大量的工匠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中国制造曾经也站在世界之巅,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内外交困,中国的工匠精神并没有得到有序的传承与弘扬。当下,中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亟需大量富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工人。同时,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应赋予新的内涵,德国工匠精神虽有其独特魅力,但我们必须扬弃的对待,既要吸收德国工匠精神文化的精髓,也要从我国的国情、民族特质、历史文化等实际出发,培育我国新时期的工匠型人才。

(一)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全球视野

我国的工匠精神与德国工匠精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包含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内容。中德工匠身上都有着这样优秀的职业品质,而我国工匠对于岗位的专注度与投入度相比德国工匠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在视野上却显得不够宽广,跨界融通的能力也明显不足。工业4.0的时代大背景下,工业生产越来越精密化,不再是靠个人就能完成,需要团队的合作,且片面追求技术创新,无视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会对企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当工匠们埋头苦干,不断提升工艺技术水平时,缺乏了对全球市场的敏锐嗅觉,容易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着力开拓全球视野,培养了解世界最先进的工艺技术和挖掘市场需求的能力是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

(二)工匠型人才培養的核心——质量意识

从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中,对于质量要求近乎严苛的追求是其始终坚守的。手工业、农业、服务业、制造业,几乎所有行业都对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质量之优,在于专注;质量之魂,存于匠心。正是有了对质量的追求,才会锲而不舍,矢志不渝。成人教育工匠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对象为一线职工,在成人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中将质量意识教育贯穿于始终,才能培养出具有匠心精神的产业工人。

(三)工匠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创新能力

德国拥有数以千计的隐形冠军企业,他们的实力并不在于企业有多大,在于企业有多强,在于其拥有为数众多的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技术工人,这是支撑德国制造业强国的关键所在。例如,德国DINSE公司自1954年成立以来就专注生产单一产品——焊枪,但他们倚靠创新能力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技术、工艺和零部件(85%自己生产),从而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这类的德国企业不胜枚举。德国制造就是在这种不断的创新中,通过挖掘市场需求或解决某个工艺技术和流程问题的过程中,催生出新的产品、工艺技术和流程。中国制造业正在向高端领域发展,需要拥有扎实的工艺技术和流程,这离不开众多的工匠型人才的支撑。创新是工业4.0时代的显著标志,工匠型人才的培养本质就是培养产业工人的创新能力,我国只有拥有了大量的创新型工匠型人才,才能真正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四)工匠型人才培养的基石——社会环境

德国工匠精神传承有序与其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地联系。德国技术工人社会地位和收入较高,社会风气尊重职业平等,都是催生工匠型人才的有机土壤。德国教育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德国人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会进行分流,根据教师评语、学生学业实际情况、家长意愿等综合测评后,一部分学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尽早接触各类职业,并对未来职业做出规划。反观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常被认为是次等教育,“学而优则仕”思想根深蒂固。在职场中,大量职业教育学生受到了学历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技术工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与其付出不成正比,年轻的、有潜质的技术工人转行的不在少数。有些行业甚至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现象。工匠型人才培养得有“活水”的注入,才能谈及培养,否则无从谈起。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屡次提及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技术工人的待遇和地位,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并未根本改变整体社会环境。唯有摈弃学历至上,优化考核制度,打破晋升限制,给予更高待遇,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技术人才,成人教育才能培养更多的工匠型人才,才能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 挺立德国工业的脊梁——来自隐形冠军的群体画像[N].新华日报,2019年10月31日.

[2] 潘建红,杨利利.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形成与传承[J] .自然辨证法通讯,2018(12).

[3] 赫尔曼·西蒙著.张帆,吴君等译.隐形冠军——未来全球化的先锋[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4] 王军,韩笑梅.“德国制造”品牌形象重塑的经验及借鉴[J] .宏观经济管理,2018(8).

[5] 蔡秀玲,余熙.德日工匠精神形成的制度基础及其启示[J] .亚太经济,2016(5).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德国
The Wolf and the Seven Little Goats
德国豹2号
德国调解制度
德国绿色增长何以持续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开始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