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随孩子

2019-01-14卞海霞

赢未来 2019年9期
关键词:鸟窝蚯蚓小鸟

卞海霞

摘 要: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之一。所谓幼儿“生成活动”是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从定义上来讲,生成活动就是以幼儿自己为主体,在活动中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等提出问题,在活動中收集资料,找到方法,从活动中得到乐趣,增长知识,促进成长的一种方式。老师只是作为活动的支持者,辅导者引领孩子完成整个活动,它能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正确对待生成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主导作用,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幼儿兴趣;生成活动

一 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捕捉孩子的兴趣和需求。

《纲要》提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要善于倾听孩子、懂得包容孩子、学会支持孩子。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时,他们会用不同的方式、通过不同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当他们不能自如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时,我们教师更应用孩子的眼看世界,用孩子的心去感知世界。细微观察,及时察觉,分析孩子行为产生的背景和真实意图,尽可能全面客观地解析孩子,捕捉到来自于孩子的信息。在生成活动中,我们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需要,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的支持、帮助、引导,而老师的观察力是激发孩子在预设课程中生成新的活动的关键。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成生成和预设的相互转化,在更高层次上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我们老师只有真正走进了孩童世界,才能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难,才能解读他们的一言一行,才能及时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去探索周围生活。

案例一:给小鸟“安家”

在幼儿园的小花园里,有一片小树林,那抹美丽的绿色总吸引着孩子们前往游玩,或捉个迷藏,或乘个阴凉,或漫步在小径上闻闻花香。这天的午后,我和孩子们又坐在树阴下聊着天,他们七嘴八舌地讲着各自的见闻,忽然,几只小鸟扑楞楞飞了过去。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快看,小鸟!”明明大叫一声,所有的孩子都站起来,叫到:“小鸟,小鸟!”小鸟被这齐刷刷兴奋的声音吓跑了。“哎,飞走了,不见了。”孩子们失望地坐下,谈话又继续开始了,这一次,小鸟成了主角。“我考考你们,谁知道小鸟的家在哪里?”彤彤的问题刚问出来,就得到了众多的回应:“这谁不知道,是在树上,是鸟窝呗。”“老师,我想到一个好办法,要是我们给小鸟做个鸟窝,那小鸟不是天天跟我们在一起了吗?”彤彤兴奋的叫了起来,小脸被自己绝妙的想法涨得通红。“我也要做,我也要做。”孩子们一听做鸟窝,都纷纷跳起来表示赞同。于是为小鸟做鸟窝的活动开始了,活动中,孩子们自发分工合作,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小鸟的爱。做鸟窝的材料各有不同:有稻草、旧布、篾条、彩带等等。为了让小鸟更喜欢我们的鸟窝,孩子们别出心裁,有的在鸟窝上装了秋千,有的在鸟窝上安了烟囱、楼梯,有的还给小鸟配备了盥洗室……接着,他们邀请保安叔叔帮忙,把自己做的鸟窝挂在了树上。在做鸟窝、挂鸟窝的活动中,“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 教师要有正确的评价力,善于统整和提升孩子的学习经验。

生成活动的课程不再完全是由教师预设,而是可以由师生共同构建。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要追随幼儿,要善于根据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需要,将生活中产生和发现的奇怪现象或是幼儿急于想知道和解决的问题,及时纳入到课程和活动中来。要善于帮助、支持、引导幼儿不断研究探索,并善于从他们的表现、小组争论、图象表征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和概括,并抓住其中的关键经验加以提升,或是将有一定挑战意义、带有共性的问题,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予以解决。

案例二:有趣的小蚂蚁

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常常看到他们的身影蹲在草丛中寻找着……原来他们对小小蚂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爱的小蚂蚁吸引了孩子们的视线,他们在与蚂蚁的直接接触中,产生了许多问题:“蚂蚁的家在哪里?”“蚂蚁有妈妈吗?”“蚂蚁吃什么?””等等。顺着孩子的兴趣,我们开展了捉蚂蚁、蚂蚁的粮食、蚂蚁的种类、蚂蚁搬豆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孩子们找到了捉蚂蚁的几种适宜的方法,学会了记录、实验、查找与分析资料,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应该说,假如没有老师对孩子兴趣的价值分析与引导,孩子们对蚂蚁的关注不一定导致活动的产生。因此,具有责任心和一定专业素质的老师要善于发现、分析孩子的兴趣,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条件和创设相关的环境,并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以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 教师要有多变的回应力,满足孩子的不同发展需求。

叶澜教授指出:“孩子的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着动态、灵活和开放的生成过程,我们教师的回应就显得非常重要。教师的“回应”就是指教师从孩子中捕捉有价值的问题,适时适宜地回应,并引导他们去探索、去挑战。作为一名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再把问题还给孩子,引导他们进入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

案例三:蚯蚓的故事

一场春雨后,幼儿园的草地上出现了一堆堆疙疙瘩瘩的小土丘,这引起了我班孩子的注意。“这是什么呀?”“是从地下长出来的吗?”有个别胆大的孩子翻开了土堆,看见深红色的影子一闪,“快看,有个东西不见了!” 成成大叫了起来:“这是什么东西啊,好可怕!”“它是不是蛇?怎么这么小?”成成说完又自言自语。 “它不是蛇,它是蚯蚓!”旁边的丽丽对成成说。“是蚯蚓!哦!它又钻进去了!”“蚯蚓在干什么?”“它咬人吗?”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了探索的行列。我问孩子们:“蚯蚓是从哪里爬出来的?我们找找看。”顺着我的思路,孩子们有的去草地找蚯蚓,有的去泥地里找蚯蚓,我不时还听到小朋友的议论:“小蚯蚓受伤了,好可怜哦,我们把它送回家吧。”“可是,小蚯蚓的家在哪里呢?你知道吗?”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在讨论着。成成瞪着大眼睛问我:“老师,你知道蚯蚓的家在哪里吗?”“小蚯蚓会不会咬人?”“蚯吲没有脚为什么还能爬得这么快?”……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问题,我并没有一一回答,而是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我们: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而开展“蚯蚓的故事”这一主题探究活动正是让孩子回归自然的大好时机。于是,一场关于探秘“蚯蚓”的主题活动拉开了序幕。

结语:

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我们的课程就无处不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教育资源,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去利用。回归生活,润出课程灵动之美,生成活动让我再一次认识并感悟到“追随孩子”的真谛。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善于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并生成课程,那么,源于生活的课程一定会给幼儿带来灵动惬意的感受。

参考文献:

[1]张金梅《生成课程对“预成课程”的继承与超越》 早期教育, 2002,(08)

[2]华爱华《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谈起》 幼儿教育,2004,(21)

[3]黄梅《教学游戏化的实施策略》[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

[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

猜你喜欢

鸟窝蚯蚓小鸟
挂在墙壁上的鸟窝
“害羞”的小蚯蚓
挖蚯蚓
鸟窝
挖蚯蚓
《鸟窝》
小鸟
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