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

2019-01-14郑红亮

新课程·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融合途径新课改信息技术

摘 要: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语文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语文教育功能难以充分发挥。基于此,立足新课改要求,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中融入信息技术,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途径

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催生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变革,也使得教育行业备受冲击。新课改背景下,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不仅可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能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有效的学习平台。为此,下面就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做详细分析。

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上,因为多媒体技术集视频、图片、文字于一体,因而能营造出形象直观的文本画面,能将原本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也能通过对学生视觉与听觉等感官的多重刺激,调动学生情绪,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1]。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音频、视频并存这一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具体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时,教师可先从网上搜集多种多样的梅花图片,将这些图片配上音乐制成课件在正式教学前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一览梅花的傲骨风姿,从而对梅花产生喜爱之情,对课文内容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尽快了解课文是如何写梅花的,梅花魂又是什么,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记住了梅花的形态、颜色等外在特征,更能理解梅花坚贞不屈、不畏风寒的高尚气节,同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生又从课文中感受到老华侨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可以说获得了多重教学效果。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将语文课文问题与信息技术情境有机结合,以生动有趣的情境、新奇有趣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自主探究能力的有效锻炼与培养。

二、创新信息技术运用形式,搭建广阔学习平台

尽管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但长久以来,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都比较浅显、单一,如仅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课件,或是利用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等,使得信息技术的教育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好奇心也日渐减退。针对这一问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立足实际学情,积极创新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不是仅拘泥于多媒体课件这一种,而是要靈活运用微课、微信学习软件等新型技术手段展开教学,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技术性、有效性,为学生创建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语文素养提升。具体如,在教学《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在教学前,教师先根据课文内容,整合网上图片、声乐等资源设计出专门表现小镇早晨的微视频,利用视频、声音等生动、形象、逼真地营造出小镇紧张、热闹又恬静的景象,并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这一微视频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带入课文,让学生通过文字再次了解小镇的早晨有着怎样的景象与魅力[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将课文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利用微课反复学习、反复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为止。总之,与传统教学工具相比,微课短小精悍,图文并茂且又重点突出,其可以引导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完成预习,也能通过线上检测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巩固,更能利用3~5分钟的专项讲解指导反复学习、探究某一重难点知识,教学效果相对显著。

三、构建网络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改变了信息传输、接受方式,其让信息传输的速度越来越快,也让信息的接收范围越来越广。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我们能一键查询到国际讯息,也能获得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知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这一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起网络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以此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夯实学生语文基础,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生成与提升。同时,除教师自己动手构建网络资源库外,教师也可为学生介绍一些比较正规、有用的学习软件、学习网站等,并教给学生正确运用这些软件与网站的方法,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要求科学搜索、下载学习资料,运用网络资源开展有效学习[3]。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活跃课堂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树立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语文教学的意识,并能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应用方法、应用形式,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春明.浅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2]李德洪.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8(34):64-65.

[3]王乐果.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0):102.

作者简介:郑红亮(1982.7—),女,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汉族,本科,二级教师,就职于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学区李家堡中心小学,主要从事教育教学,积极参与网络教学。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融合途径新课改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广播电视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究
孝文化与现代法律融合的途径探析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