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思想
2019-01-14赵建春
赵建春
摘 要: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学习,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和学生所掌握数学知识的基本技能相关联。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合理地使用到生活中去。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理解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一些必要的表示和总结。学习数学是离不开现实社会的,因此学习数学我们要把它应用到社会中去。为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而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教师在教学生学习数学的时候从具体的事物中引导学生去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
一、小学数学的学习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有助于学生掌握和学习
从人类社会产生开始,数学基本知识就形成了。从最初的“石头计数”到现在的现代数学,都是社会的产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比较形象具体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还需要借助形象的事物。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采取直观性教学方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小学生数学的学习是从简单的数字1、2、3开始学习的,在学习这些数字的时候,数学教师告诉学生,1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都是选择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物来表述的。那么从最开始学习数学,我们就发现数学其实来源于生活,数学都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学数学从观察开始。最初我们学习加法、减法都是出示一些动画或者是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寻找里面的数学信息。有的时候学生找不出其中的数学信息,那么这个时候教师就会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讨论交流、认知和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当学生在生活中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确实有用,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就会提高。
二、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让学生理解,还要学会掌握和应用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是分阶段的學习和理解。开始用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多少份,取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再到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加减法,分数的乘法等都是分成几个学习阶段学习和应用的。首先,一个物体来源于生活,是以前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理的平均分割方法。其次,分数的加减乘除法也是先辈们在生活中经过长久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学生在理解了第一部分的基础知识后,认识到分数的实际意义。在学习了相关的数学知识之后,学生才能正确理解分数的相关加减乘除法。
再比如,学习了线段、角等基本概念,学生就要会画线段、角,掌握相关的图形基础知识。学会应用数学知识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三、小学的数学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小学生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用图片、动画及演示等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教学情景,让数学学习具体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口语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社会中的实际作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处于开始发展阶段,要积极鼓励学生探索数学奥秘,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能力,同时在教学的时候促进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耐心解决,同时教育学生把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提高。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力和对数学信息的分析能力。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有一节学习“上中下”这个数学知识。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出示了一张图片。图片是一棵大树,树的最上面是小鸟,中间是松鼠,最下面是一只鹅。学生通过观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了小鸟在松鼠的上面,松鼠在小鸟的下面;松鼠在小鸟和鹅的中间;鹅在最下面。那么通过这个数学案例。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上中下”这个数学概念的时候,完全从情景图中体会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再比如说,我们学习用圆规画圆,教师让学生通过动画演示的形式让学生体会画圆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选出合理的数学图片和数学动画进行情境教学时,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与心理特点,要在他们现有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展开。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接受,掌握科学的尺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教学效果。
总之,小学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中的最基本的知识,数学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除了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更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更大范围地促进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