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化学课程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应用

2019-01-14王海云

考试周刊 2019年90期
关键词:虚拟实验教学设计初中

摘 要:传统的初中化学课堂形式比较单一,教师主要给学生在课堂中讲解教材知识,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意识较薄弱,对化学的感知能力也不够强。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扩展,初中化学课堂中的教学工具越来越多,“虚拟实验”就是其中一种。虚拟实验以其良好的“共享性、可重复使用性”等特点,逐渐受到各大学校的重视和运用,使得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本文就从“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应用出发,对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教学方法做几点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虚拟实验;教学设计;应用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倡导在当前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做好课堂方案的设定,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并扩展课程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基于这个教学形式,教师要重视“虚拟实验”在当前初中化学课堂中的运用价值,营造一种特殊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虚拟实验的学习的过程中,能体验实验学习的欢愉,感受化学这门学科的精髓。

一、 虚拟实验的教学概念和价值

通过字面意思来理解,“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科学技术,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有价值的实验环境,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这种虚拟环境主要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之上,能为学生模拟出真实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极大地还原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本质性。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实验环境中一样感受实验过程,通过自己的操作技巧就能完成各种实验项目。虚拟实验的开发技术多种多样,而且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价值。

比如当前初中化学虚拟实验中运用的“Flash技术”就有很好的平臺独立性和交互性,能为教师带来独特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且“Flash技术”的研发门槛较低,无论是对于研发者还是使用者来说都比较好驾驭,很多程序员都能进行一定的改装和研发,教师也能合理的使用“Flash技术”进行教学讲解。当使用者登录虚拟实验的平台后,就可以进行虚拟的实验活动,实现仿真学习。如下图,就是一种“虚拟实验”活动的模式图,清楚地展示了虚拟实验的结构、方法和相对应的教学项目。

在虚拟实验的平台中,有很多操作模块,主要包括“平台介绍、实验大纲、实验中心、资源中心、个人中心、公告通知、帮助中心”等。其中的实验大纲和资源中心可以根据班级的教学需要,教师自行设定和更改,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化学教学方案。资源中心又包括“知识库、仪器库、材料库、演示视频、扩展资料”等五大模块,每一模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为学生的实验活动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如果对虚拟实验的结构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帮助中心”进行疑难解答,或者点击在线求助,解决使用者的困惑,方便后期的实验活动。

二、 虚拟实验在化学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目的

“化学虚拟实验”的研发目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极大地还原实验的真实性,弥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不足。由于传统的化学课堂缺乏新意,缺乏真实的实验教学经验和科技的教学工具,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化学想象力得不到较好的开发,教师的施教过程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引入了虚拟实验,能让化学课堂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虚拟实验内容更加生动和形象,避免了教学漏洞和教学缺陷。

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应该遵循“科技化”和“虚拟化”的原则,不能照本宣科地将真实实验搬到虚拟平台上来。这样不但起不到任何的教学效果,还不能很好地发挥虚拟实验的优势。为了避免研发资源的浪费,教师要做好每一次虚拟实验的教学设计方案,提前做好教学计划,设想出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实验问题,做好弥补措施的工作,以备不时之需。

虚拟实验通常基于“Flash动画”,以“action script”作为脚本语言。作为一线化学教师,我们的教学职责不仅是给学生讲授化学知识,还要时不时地了解当今的网络科技,以便研发出一些化学虚拟实验,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环境。对于虚拟实验的结构方面,我们也要做好详细的分析和设定。在已有的初中化学虚拟实验中,我们可以推出适合学生学习和感受的新型实验活动,由学生自主操作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让虚拟实验课堂真正的为学生服务。

三、 虚拟实验在化学课程中的教学应用与策略

(一) 注重虚拟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

“虚拟实验”的设计灵感来自“VR”体验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实验教学,“虚拟实验”有着良好的操作性和交互性,极大地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学生能够很好地体验实验过程,找寻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我们教师要注重虚拟实验的本质,引进符合学生实验的化学教学元素,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了解。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实验的主要群体,我们教师就负责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他们进行实验活动。主要的实验操作、实验设计过程还是需要学生自主完成。这样才能体现出虚拟实验的价值,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教师过于干涉学生的实验活动,就会给学生造成思想误区,阻碍他们自身的创新型思维发展,导致实验活动大打折扣,与最初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认识基础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化学实验习惯,带领他们认识很多实验器材和其基本的实验操作流程。所以教师要把虚拟实验和真实实验相结合,既要引入真实的实验部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也要配合虚拟实验的活动,加强学生自身对化学的理解和重视,让学生为今后更高级的化学学习做好准备。比如下图中的实验设备,实验台上有漏斗、烧杯、酒精灯、过滤器等,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实验器材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从化学学习的基本角度出发,进行实验操作活动。

化学教学的精髓就在于“透过实验现象看本质”,同时这也是每个化学教师需要重视的教学理念。很多化学方程式都能转换为离子反应方程式,教师要在课堂中多引入一些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和教学,从实质性的角度出发,在实验时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比如CO2+Ca(OH)2CaCO3↓+H2O这一化学方程式,从表面上看,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结合生成碳酸钙和水,实际上是“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水的过程。由于碳酸钙是白色沉淀,有的学生不注意实验器械的轻放,容易打坏器材,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虚拟实验,观察CO2+Ca(OH)2CaCO3↓+H2O这一反应现象,动态生成实验效果图。

(二) 强化虚拟实验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

由于虚拟实验能模拟产生一个三度空间的虚拟世界,所以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虚拟实验的前身是“虚拟现实”,即“Virtual Reality”,简称VR,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为使用者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环境。这种虚拟技术具有极强的交互性(Interactivity)和构想性(Imagination),能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既然引入了虚拟实验,我们教师就要将这种虚拟的教学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精确的3D影像世界,从化学实验中走向最深处的学习境地。我们也可以利用“电子工作台”(Electronic Workbench,EWB)的软件系统,强化虚拟实验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各种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从内容上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

为了完善虚拟实验的教学活动,教师还要从新时代的教学角度出发,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化学教学方案,把变化较多、关系较为复杂的化学例题转换为简单易懂的实验分析题,保证学生能有效解答和高效运用。用來画虚拟图的软件有很多,比如3DStudioMax,常简称为3dsMax或MAX,是一款可以制作三维动画的虚拟软件,前身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Studio系列。虽然3dsMax常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视及娱乐影视行业中,但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运用3dsMax制作出一些实验效果图,为学生提供色彩鲜明、动画多样的化学实验题材,帮助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技巧。学生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用3dsMax绘制出“硫酸和强碱”的实验效果图、电解水制作氢气和氧气的效果图、高锰酸钾制作氧气的效果图等,保证实验效果的真实有效。

(三) 引入虚拟实验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化学能力

很多化学实验药品具有危险性,不适合给学生在实验活动课上使用,比如“NH4NO3”“浓硫酸”等,有的实验产生物还有毒性。如果在实验课堂中引入了虚拟实验,就能避免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发生危险,极大地保证了学生的安全,还能还原真实的实验情景。比如这样一道实验例题:将某种固体与适量的NH4NO3在常温条件下混合,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体,请问此种气体是什么。这种化学实验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经验,才能选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虚拟实验的电子白板上,先放置一个圆形的烧杯,加入少许的NH4NO3溶液,再选择一个长型排气管插入到NH4NO3溶液。然后再分别加入固体,探究反应气体的性质。加入的固体可以由学生自行选择,比如“氧化钙”“氯化钙”“熟石灰”等。通过变换原题条件、结论,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实验思维,组织学生合作进行实验探究,得出气体是氨气。

通过这种虚拟化的教学模式,能简单明了的表现出化学的实质问题,激发学生内心的化学学习意识,保证每节课的高效性和实质性。教师也能从这个过程中感受虚拟实验的教学成果,总结每日的教学经验,为学生制定出更加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案,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每个学生从小接触到的学习环境不同,化学思维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对这些虚拟设备了解甚微,不感兴趣,甚至不知道如何入手学习。这时我们也不能过于苛责他们,而是要耐心地给其引导和讲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验技巧,加深他们对虚拟实验的理解,配合教学课堂的有效进行。化学基础好的同学,也可以充当班级的“小老师”,辅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带领其他同学进入虚拟实验的探究过程,师生互助教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化学实验氛围。

加入了“虚拟实验”的化学课堂,具有时代性和科技性,能够克服化学真实实验的诸多弊端,带动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对化学实验教学大有裨益。作为新时期的化学教师,我们要看到传统实验教学的弊端,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诸多限制,为学生设定出一套有价值的化学学习方案。在日常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把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实验为主、虚拟实验为辅”的实验教学方式,并注重虚拟实验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化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虚拟实验的模式,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化学思维,全方面的锻炼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作者简介:

王海云,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虚拟实验教学设计初中
虚拟现实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Xenserver的虚拟网络实验平台建设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基于虚拟实验技术的单片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