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研究
2019-01-14南淑华闵晓杰
南淑华 闵晓杰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带,长江经济带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上。对此,长江经济带产业化发展必然会影响到子系统的生态环境,尤其是废弃污水、污染气体的排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系统带来巨大威胁。从生态安全角度纵观长江经济带全局,为避免上述问题,应从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处理好城市子系统与自然生态间的关系。而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设计到人力、财力、物力与生态等,如何从“五位一体”角度落实城市生态竞争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长江经济带是较为特殊的经济流域,长江与黄河在中国地位非常高,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建设发展始终没有停下脚步。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其综合价值与辐射力都非常强,其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上海、云南、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两个直辖市和九个省。对此,可以说,长江经济带是一条占据我国重要地位的经济带。未来经济带的内需则是以中西部为重点,其存在潜大的价值功能。因此,长江经济带在生态竞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一、“五位一体”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
城市作为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其从属于陆生范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可以改变城市的发展结构,物质循环也会受到人们行为的改变而发生改造,在能量级的转化上,也同样受到人们行为的影响。从景观生态与生态学角度,城市是典型的生态复合型系统,不仅是关于人类自身,同样也关系到自然环境,是一种“五位一体”的符合型生态环境。同时也代表着多维的耦合生态景观,在这生态景观结构中,主要包括经济、人文和自然三类异质性景观。其中,经济景观设计到时空、数量、顺序和结构等,具有社会性、经济性、文化性、化学性、物理性的成分。城市自身如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生态系统,虽然可以将其简单理解为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对力的系统部分,但是实质上,二者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城市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要高级很多,其主要依托于流动性自然资源,将社会性质贯穿于其中,此生态系统与人相关的子系统包括,人类与自然;人类与自然资源;人类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共同作用于城市生态竞争机制,经济子系统的组成成分为消费、调控、还原、生产、流通“五位一体”的耦合基本关系;社会子系统的组成成分为人权、人文、人治、人口、人道“五位一体”的耦合基本关系。三个系统形成错综复杂的功能网络,及包括文化网、体制网与知識网,并有机构成城市生态竞争力网络结构。
二、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内涵
城市生态竞争力是某一个城市和其他城市进行纵向比较,或者按照生态学原理及其顾虑,使得城市生态发展始终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形成稳定的生态平衡系统,使得自然经济与社会之间保持稳定的复合生态系统增长,以及高层次良性循环能力。城市生态竞争力从微观层面上讲,城市之间的纵向发展比较,其生态安全性,是否存在支撑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力,是经营城市生态竞争力的关键。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动力是维持城市生态竞争力的支撑点,同时通过城市社会自然经济等方面的增强,共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文中强调的生态,不仅仅是指自然生态系统,而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实践真名,城市承台竞争力越强,城市在资源升级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就表现得越强,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整体实力。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对城市生态竞争力内涵与定义表述稍有不同,但是主体内容尚且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都是围绕城市主体而扩展开来。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城市生态竞争力可以将城市主体划分成一个独立“公司”,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生态竞争关系,可以看成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资源竞争关系。与此同时,城市生态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而不是取决于某一单一因素或影响因子。顾名思义,城市生态竞争力本质就是维持城市自身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原动力,为实现预期目标,充分调动城市内部各项资源。进而表现出,城市生态竞争力促进城市变动过程的发展,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从“五位一体”角度,基于开放性与空间性特征表现,探究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竞争力的评价问题,对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五位一体”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
(一)自然角度
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工程保障性措施,主要指很对长江经济带的土壤、水资源、空气、矿物等资源等到更好的保护。从长江经济带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分析,构建绿色型长江经济带非常必要。建议从自然生态保护工程水安全保障性工程入手。前者应建立商能够太补偿与支撑机制,坚持“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生态功能划定自然生态的保护红线,同时构建自然生态保护体系。后者立足于长江经济带的水资源,在满足沿江生产生活需求基础上,还要与南北水调工程相对接,最大程度实现国家安全储备要求。
(二)经济角度
“五位一体”视角下长江经济带,从经济角度来说,应建立以城市生态为基础的一体化生态工业园,及其促进而郑协调发展的机制。在城市生态化的改革建设进程中,全面部署与实施战略化发展,使得城市主体能够“自生而下”的促进生态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城市主体内部的流通消费、生产生活、调控与还原模块能够形成良性发展格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区域模块内物质的一体化。在城市物质资源与废料的生产加工中,使得生态工业园中的每一个子系统能够践行成本消耗原则。第二,区域能量的一体化流动机制。在城市未来战略化发展过程中,应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渗透到工程建设中。第三,区域内废弃与回收的一体化机制。废弃分类一体化回收机制,可以促进城市区域内的自然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城市生态竞争力的监控与管理,通过测评各种竞争力影响因素,评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第四,建立区域内服务讯息共享机制。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便捷,同时也社会生产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城市内部各经济模块中,应践行“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步骤,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生态竞争力,加快行长江经济带的引导作用。
(三)社会角度
长江经济带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最后一个层面就是社会角度。通过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管理体系,将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社会建设与经济生产建设中,同时推进长江经济带的人道、人权、人口、人文、人治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推进到一个战略高度上。首先,在长江经济区域建立综合管理机制。设置长江流域监督管理委员会,定向开发与保护长江流域,并从中战略规划发展研究并解决重大问题,进而使得该经济带中的生态能够获得永久发展动力。其次,完善责任追踪与赔偿制度。城市主体通过改善不合理环境问题,加大影响自然生态的处罚力度,通过合理途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最后,城市生态竞争力的落实策略上,还要注重自然生态文明宣传语教育力度,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性,建立相应的宣传机制,例如:完善发布信息、优化宣传途径、设置宣传平台与模块等,应用智能化途径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宣传与教育空间,使得每一个公民能认知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尊重、爱护自然生态环境,主动参与到自然生态文明建设队伍中。
四、结语
总之,经济是城市生态竞争力的最大影响因素,随着评价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经济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江经济带上的子系统城市的生态竞争力评价与城市生态竞争力评价存在着本质联系。对此,为进一步促进生态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兼顾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11个子系统城市获得可持续生态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