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思考的策略
2019-01-14李彦虎
李彦虎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培养小学生生活经验与实践,是以培养小学生现代基本社会知识为目的的教育体系,与其他学科不同,小学语文更加强调小学生的思考与运用能力,无论是“听拼音”“说汉字”“读文章”“写作文”都能被小学生运用到生活各个方面。为此,以“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思考的策略”为题,强调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文字,促使学生达到有效阅读的目的,基于此,充分结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立足于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浅谈促进学生主动性思考的有效策略与具体成效,希望能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主动性;参考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他们引入了诸多教学方式,以期通过丰富教学方式与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语文知识水平的运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运用、主动思考。为此,本文以“阅读教学”为例,分别选取“朗读”“默读”与“读写结合”三个教学对策的实施情况与成因,探究推动学生思考策略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行动。
一、朗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有效措施
在初步课堂教学中,笔者首先会让学生在早课上大声朗读课文,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注重学生对陌生字、易错字的练习。在朗读阶段,小学生基本处于浅层思考状态,他们不会主动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文章为什么这么读”,他们只是简单、重复地思考“字怎么念”“句子怎么断”等等。在初步的语感培养后,笔者会引导学生通顺、正确地朗读,让学生进一步理顺课文内容。例如在《古诗三首》这篇课文中,编者选取了三首诗词,分别以“思念”“愁”等为主要基调,虽然诗词短小精炼,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十分丰富,但很多学生在初次接触时,很少能体会到文中的情感,为此,笔者首先让学生朗读,帮助学生熟悉古诗词音律,让学生能够初步熟悉关键字、关键句,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埋下伏笔[1]。
二、默读: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章的有效措施
默读是一种有效、快速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训练中,许多教师都喜欢用默读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诚然,默读能够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但在笔者眼中,默读更是一种加深学生熟悉感的有效阅读措施。还是以《古诗三首》为例,学生在初步朗读后,会对文章音律、关键词有一个大致的理解,这时候的学生近似于“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的状态,这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学生自身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进行初步思考,而默读恰恰能营造出一种安静、有内涵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可以采取组织学生默读的训练方式,让学生安静、沉稳地细细品味古诗文中的情感与韵律[2]。
三、读写结合:帮助学生理解、思考文章情感的有效措施
读写结合是当前较为常见的教学措施,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将读写结合的训练重心偏移到“习作”这一环节中,忽视了“习作”对学生“阅读思考”的提升。以《假如没有灰尘》这一课时为例,许多语文教师会让学生续写或模仿课文,这一举措意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强调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但它更多的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3]。笔者在布置以课文为主题的续写、扩写等作业中,往往会强调学生首先要做到对主题课文“吃透”“理解”,让学生能够顺应文字思路与逻辑,鲜明地选择习作的内容与范围,因此,笔者认为“阅读”是“习作”的前提,“习作”是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与思考,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都喜欢将习作范围局限在某一主题中,他们往往会出现“跑题”“偏题”等情况,但笔者认为,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人的思考方向与思考内容各不相同,有的学生会在“没有灰尘的世界中”构建出一篇童话故事,有的学生则会深入思考“没有灰尘”的“科普世界”,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与发展[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阅读教学实际课堂情况,本文分别选取了三种不同的阅读策略,并针对性地结合三个不同的阅读阶段,充分论证推动学生思考的有效措施及成效,并结合课堂实际情况与课文要求,分析小学生浅层阅读、体会阅读、深入思考三种阅读状态,详解学生对字词、句段与文章的把握,强调学生独特的个性化阅读,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希望能为促进学生心智与情感的双向成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參考文献:
[1]陆德燕.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9(33):126.
[2]牟静.激发阅读兴趣 提升阅读效率:浅谈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94-95.
[3]王绪梅.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56-57.
[4]陈文显.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推动学生思考的策略:听课有感[J].学周刊,2017(5):169-170.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