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蕴
2019-01-14黄东桂陈幻
黄东桂 陈幻
摘 要:人类的命运总是和时代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中国顺应时代潮流、尊重历史规律,以天下为己任,结合自身发展经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外交经验,扎根中国,面向世界。这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共同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逆全球化思潮出现的当下,引领世界重新思考,探索解决世界复杂问题的出路及办法。因此,研究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历史渊源;现实意蕴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5.001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5-0005-06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格局加快演变,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顺应时代潮流,继承和发展古今优秀思想成果,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从维护自身利益、兼顾世界发展的角度出发,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解决全球治理问题提供了全新动力和可行方案。
一、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渊源
一切民族、国家、个人随着历史的发展,必定会从狭隘地域性的历史走向世界历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民族国家间交往的扩大,世界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追根溯源,正是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智慧、中国共产党外交经验中的和平共处等思想的孕育下,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了。
(一)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为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理论渊源
工业革命兴起,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财富。资本家为获取更多剩余价值对工人们进行疯狂的剥削和压迫,辛苦工作的工人们享受不到应得的权利,社会矛盾日趋尖锐。马克思从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中认识到,这是无产阶级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而爆发的斗争,代表着社会大多数人利益的无产阶级共同体才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动力。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无产阶级的大规模出现促使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越往前追溯历史……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1]在生产力水平和自然经济等因素影响下,以血缘、部落、土地、家庭为基础,人们自然而然地摆脱孤立狭隘的活动范围,作为原始共同体的成员处于诸多关系网络的交叠点上,开始共同劳动、相互依赖。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原始共同体被政治共同体取代。
在对共产主义的阐释中,马克思区分了三种不同层次的共产主义共同体。首先,马克思认为“粗陋的共产主义”下的共同体平等只是劳动的共同性和公共资本在工资上的平等[2]77。其次,他认为“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仍然被私有财产影响着[2]77。这两类共产主义还在被私有财产所迷惑,并不清楚其本质。第三类共产主义是劳动和资本对立关系产生之时就孕育着的人道主义共产主义[2]78。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2]77,人道主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2]78。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所营造的共同体都是虚假的共同体,但是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即“真正的共同体”中,现实的人才能成为自己创造的社会并与之相结合的主人,人类才能真正获得解放、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同时,马克思还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表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在闭关自守的情况下迅速地发展。世界市场将民族交往间的自然隔阂打破,世界发展推动着民族国家不断交流、融合。马克思认为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共同体形式,而共同体的发展会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向前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宽广紧密和越来越深度融合。可见,马克思关于共同体的思想是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文化渊源
“天同覆,地同载”,在中国古代,人们早已有了“天下”的观念。“中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天子”统治、教化万民。“天下观”承载着当时人们的世界观、国家观、空间观、族群观。“天下”“天命”“天道”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认知偏好和价值取向。“天下观”强调通过教化,使中原文化获得周边族群的认同,或被周边族群所延续、继承,使多族群共存于“天下”,形成多样统一的和谐世界。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形成提供了认知框架。
在这样的认知框架下,“和合共生”“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观念融入在“天下观”中。“和”字蕴含着人们对良好社会秩序的期盼和解决矛盾的智慧。“和合共生”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处理邦国关系的哲学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崇尚世界大同的价值追求。其中传达的“共生”态度,小到家族和睦、社会和谐,大到邦国和谐合作、共同发展。“和合共生”的思想指导着中华民族的对外交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协和万邦”出自《尚书·尧典》,主张最高决策者在发展、治理好自己家族和国家的基础上,以道德感召和伦理教化作为手段,协调、感化他国,达到消弭不同国家、不同邦族之间的矛盾,将各国各族凝聚,形成合力,使天下百姓和睦相处,使社会和谐、天下和平。儒家强调,君子之交,和而不同。在与他人交往中保持和谐友善的态度,不寻求时刻一致,能容忍对方独立的见解。“和而不同”影响了中国外交的基本行为方式。“和”字承认世界的多元性、事物的差异性、特殊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张骞从汉武帝手中接过符节,率使团出使西域,西行探索;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在大漠戈壁上建造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枢纽;郑和带着“共享太平之福”的外交理念向海外传播了中华文明。在中国古代外交上,“和”表现为用辩证思维观察世界、观察事物,在与其他国家交往时,保持本国特色,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不同文明总会相遇、碰撞,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用“和合”智慧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三)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经验为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实践渊源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亟需一个和平的环境来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中国审时度势,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同时,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主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了我国外交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孕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改变了中国在外交活动中势单力薄的局面,为加强同第三世界其他国家的联合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显现,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和平,南北差距在逐步扩大,邓小平适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赢得了经济发展与腾飞的宝贵时间和经验。
20世纪90年代,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活跃在国际舞台。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加快了中国与世界深化合作的步伐。2005年4月,胡锦涛首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中国倡导“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4],主张各国携手应对全球安全威胁,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加强反恐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深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应积极合作,共建稳定贸易环境。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与各国携手构建和谐的世界格局,这是对时代要求的正确回应,也符合全世界的根本利益和发展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报告指出“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5]。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6],这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式形成。此后,习近平进一步阐述和丰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7]。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8]5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不断深化,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而易见,中国共产党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一基本原则,不断推进中国外交理念的发展,为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实践渊源。
二、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蕴
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站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建立沟通对话的桥梁,凝聚各方共识。这不仅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也是对共同价值的追求,更是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
(一)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时代问题的回应
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正不断蔓延,核威胁、地区热点持续动荡、环境污染、资源短缺、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不安全因素都在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前人类社会面对的经濟增长乏力、贫富分化、南北差距问题日益严重,如何让世界经济恢复活力,如何使发展惠及更多人,如何缩短贫富差距促进发展平衡,这些世界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习近平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8]58只有同心协力才能加强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有学者曾指出,“中国如果能够以自己的话语体系冲破西方的话语霸权,能够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给出一个中国的思路,那么,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终将消失,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终将终结”[9]。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中,中国必须形成属于自己的话语体系,提升外交品质,掌握主动权。人类命运共同体针对全球化进程中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四大挑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中国方案。
(二)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共同价值的追求
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模式,科技创新、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促进了全球意识的形成。消除贫困、实现和平、共同发展以及向往幸福生活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更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美好生活需要世界人民携手共同创造。
然而,现实世界并不太平。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依旧存在且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结盟对抗的旧观念并没有被完全摒弃。国家与国家之间因为历史规律而交往联系,却又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不顾后果地强行与其他国家割裂拉扯。除了这种自我矛盾之外,道路、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方面的差别决定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沟通上存在诸多障碍。中国一直强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就是想要打破国家间的隔阂,所以,中国向世界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各国的道路和制度虽然不同,但并不影响人们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人类命运共同体超越了“零和博弈”思维,彰显了合作共赢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8]60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体现了实现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的中国智慧。
(三)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新型国际关系的引领
世界在变革,挑战与机遇接连出现,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秩序需要进行调整。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和平与发展的历史任务远没有完成,各种风险累积叠加,各国角力激烈交织,全球性挑战、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全球治理体系受到冲击。
世界经济增长的长期低迷带来了各种不确定性,国际社会不同的理念和主张增加了合作的难度,逆全球化思潮在一些西方国家抬头。脱欧问题冲击了英国经济,影响其民众生活。借助美国民粹主义上台的特朗普所推行的“美国优先”政策带着浓重的孤立主义倾向。尽管困难重重,但全球化势头依旧强劲,世界各国利益交融。时代的浪潮推动着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世界事务需要公正合理的环境,需要国际合作,需要各国达成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守国际规则,顺应人类社会新趋势,高举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旗帜呼吁全世界重新思考人类命运。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通过对全球性风险和挑战准确把握,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因素降到最低,以达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等都展示了中国的诚意,中国愿敞开胸怀与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国际秩序变革,为世界各国合作提供更多平台和机遇。回首历史,和平与发展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习近平指出,“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10]。中国会持续为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也会持续向世界证明,中国方案是正确可信的。
三、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通过“一带一路”搭建的新型国际合作平台与世界各国人民交流互鉴,互利共赢。
(一)“四个自信”是实践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底气
在政治方面,坚定“四个自信”为实践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8]17道路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它给予了中国人民民族复兴的信心;理论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它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有力指引;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肯定,它是不断完善、自我更新、独具中国特色的先进制度;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它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让国民茁壮成长的精神力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创造了众多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中国共产党坚持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习近平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11]。面对外部环境日趋严峻复杂的考验,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唱衰中国、分化中国、打压中国的恶劣行径,中国共产党坚定“四个自信”,用不惧风险、不畏挑战的姿态积极回应了新形势下面临的新问题。
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中国向世界展现全新的国家形象。近年来,国际社会将中国的成功看在眼里,对中国道路也越来越认可,中国发展模式成为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也让中国收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尊重。习近平指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12]坚定“四个自信”是时代对党和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四个自信”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坚定“四个自信”,有助于凝聚共识、汇聚合力、攻坚克难。“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力量之源,也是实践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底气所在。
(二)“一带一路”倡议是实践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平台
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各方能够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平台。倡议提出六年来,总体布局已基本展开,重点区域建设及合作项目开展已卓有成效。作为具体实践,“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各国发展合作愿望的回应,既帮助了沿线各国实现发展目标,同时也凝聚了维护世界和平的各方力量。在这个新型国际合作平台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往来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国在税收、法治、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积极合作,通过“二轨”交往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对话交流。“一带一路”倡议让各国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共谋发展,合作共赢。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是开放平等包容的,欢迎各国参与其中。“一带一路”搭建起了各民族相互交流的桥梁,加强了沿线国家的友好往来,更增进了民心相通。
(三)交流互鉴是实践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文基础
实践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加强各国文化的交流与互鉴,能更好地促进世界人民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与理解。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经历了5 000多年的发展与沉淀。作为一个泱泱大国,中国始终保持着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态度对待外来文明,始终保持着对外交流,这既是对外来文明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能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和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印象。中国有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当下正积极通过多元化的传播手段宣传中华文化,如中国文化年、中国旅游年、世界汉语大会、国际艺术节、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通过国际交往和民间交流,中国的文字、美食、工艺、民族特色等正走向世界更多地方。这不仅增强了不同文明的群众间的感情,同时也为中国打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人类命运共同体给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新的途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利益为价值取向,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相互认同、消除误解;在交流中摒弃“文明优越论”,坚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世界的精彩正是在于文明的多样。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倡导的正是世界各国人民在交流中合作,在合作中应对挑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68.
[4]胡锦涛.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9-16(01).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01).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01).
[7]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02).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陈曙光.多元话语中的“中国模式”论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4).
[10]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20(02).
[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党建,2016(7).
[12]杨曄.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N].人民日报,2018-04-09(01).
责任编辑:顾榕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