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感动常在 让语文精彩
2019-01-14杨鹏
杨鹏
摘 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思想深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如果语文教学没有了想象,没有了美感,没有了心灵的震撼,那就如风干的丝瓜,虽结构有序,脉络清晰,却无一点鲜活力。因此,我们要努力让语文课堂丰满起来,让学生在真情交流和体验中积淀发展,成为真正鲜活的生命个体。
关键词:真情表达;情感交流;积淀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23-071-2
感动是什么?感动就是对生命之美的关注,就是对灵魂之美的悸动,就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希冀。正因为我们有了感动,我们才有了更多对世界的热爱,对朋友的珍惜,对亲人的关心,才使我们自己的灵魂变得更加透明和纯洁,更加洁净和清澈。感动是衡量人性一把标尺,是测量爱心的一架天平,是哺育情操的甜美乳汁,更是滋养品质的重要养分。
有时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朵花,一株小草,一棵树,一缕微风,甚至一抹微尘,都那么骄傲地,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它们用名不经传的举动,默默滋润万物,默默奉献自我。我们可以看到,在每次美的升华中,都有感动的血液,在心中汩汩流淌。此时,教师能否感受到这些感人的瞬间,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会?
一、用心留住那份真诚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心灵的丰富性、多样性,教师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好奇心的“机器人”。如果不改变这样重智轻情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教师即使口吐莲花,也未必能使学生“顽石点头”。教师要想在学生冷漠的心田中激起情感的涟漪至浪花,必须着力培养“多情善感”的学生。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的更紧了;南风徐徐吹拂,顿时人们觉得春暖衣厚,继而脱掉了大衣。把这个寓言送给老师再恰当不过了。
二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有这样一道练习:“我长大了做……”老师布置学生回家把自己的话写下来。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中有这样一段话:爸爸说我长了让我当科学家,妈妈说我长大了让我当公安员。现在爸爸不在了,家里就剩我和妈妈了。等我长大了我就做一只狗,我怕鬼,妈妈也怕。听人们说狗不怕鬼,我就做一只狗,天天趴在门口这样我和妈妈都不怕了……字写的歪歪扭扭,刚好一页纸上面还有好多错别字。老师在作业本上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大概是严重不及格。是啊,想想看普天下谁会愿意做一只狗呢?做老师的一定会斥责学生的……
但是我却被这个学生的话深深地震撼了,我鼻子不禁阵阵发酸。我敢说这是最伟大的理想,最感人的亲情。试问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本的时候他还能说些什么呢?以后他还会写出这样感人肺腑的文字吗?慢慢地,他的作业本上就会出现那些让老师看了能高兴的大话、空话、套话。随着年级的增高,原本最真诚的那份感情也会不翼而飞了。
二、将课堂演绎成交流的空间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思想深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有鑒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自始至终、旗帜鲜明地贯注一种鲜活的人文空气,播撒优良的人文种子,使学生沐浴其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笔者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慈母情深》时引导学生体会母亲工作的辛劳时,设计了以下片段:
师:同学们,读书需要联想,接下来老师读请你闭上眼睛听,把你头脑中浮现的画面,告诉大家。
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
生:我看到了母亲弯曲的背缓缓地直起来了。
生:我看到了母亲极其瘦弱的背。
生:我看到了母亲直起背来的时候很吃力。
师:不对啊,这是母亲的背吗?母亲的背不应该这样啊,母亲的背应该是——
生:记忆中母亲的背应该是挺拔的。
生:母亲的背应该是有力的。
师:这是为什么呀?为什么一个挺拔有力的母亲而今却显得如此的苍老。
继续听,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你又看到了一张怎样的脸啊?
生:我看到了母亲疲倦的脸。
生:我看到了母亲的脸上满是灰尘。
生:我看到了母亲的脸上写满了憔悴和疲劳。
师:不应该啊,记忆中母亲的脸应该是——
生:母亲的脸应该是充满活力的。
生:母亲的脸应该是美丽漂亮的。
师:这究竟是为什么啊?我记忆中年轻漂亮的母亲她去哪了啊?孩子,此时此刻你想对母亲说点什么?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感动”是一种生命的诠释,一种心灵的震撼,一种人性的叩问。感动始终是一种养分,如同丰盈甘美的乳汁,对于感动,师生始终是都是一个收益不尽的吮吸者。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生命的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有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三、走进文本,在感动中积淀发展
充分利用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要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会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如,读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时,会产生对壮阔美的感动;在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头”时,会产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盎然生机的感动;在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会产生对平静美的感动;在读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时,会产生是对作者刚毅品格的感动;在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会产生对英雄的感动;在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会产生对故友的感动;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会产生对慈母的感动;在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感动……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
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能得到尽情地发挥,也会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周岗学校,江苏 南京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