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2019-01-14张潇琳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网络教育实效性因素

【摘 要】 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主要因素分为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五大类。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主要是:加强对教育主体的学习培训,建设综合、全面、专业的教育主体队伍;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内容;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

【關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实效性;因素;策略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下,教育主体通过教育载体,遵从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教育内容传递给教育客体,教育客体接收教育内容后再通过教育载体反馈给教育主体的过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具有多因性、相对性、多样性、及时性的特点。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总体布局、纵深发展的新时期,如何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主体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活动中的地位决定着其主导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教育者的素质水平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决条件。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先进手段和发展空间,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教育者掌握网络信息的同时,要自觉承担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任务,使教育客体的思想行为不断趋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要求。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客体因素

在校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教育客体的主要部分。当代我国大学生群体心理具有以下特征: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自尊心强;不拘泥于传统束缚,不再盲目从众;挫折承受力差,对物质诱惑的抵抗力低;具有旺盛的好奇心,积极探索未知领域。在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参与网络教育活动、反馈教育过程、体现教育效果等方面。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内容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社会意识形态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内容必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环境、对象的具体情况不断整合优化。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载体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联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桥梁和纽带,有承载性、中介性、目的性、可控性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承载和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第二,联结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第三,在教学互动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四,教育主体对不同载体的选择丰富了教育形式,并体现不同的教育特征。

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环境因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环境因素,是指上网者思想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网上因素的总和。这种教育环境具有特殊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信息的性质、类型多;三是传递、变化快速。

二、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面临的问题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少一支掌握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伦理学和信息技术学等众多学科知识的专业队伍。[1]教育主体的可信性、专业性越高,教育客体的信任感就越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明显。因此,教育主体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技能和网络技术,向教育客体展示自身的行为艺术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2、教育客体学习兴趣和甄别信息的能力有待提升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校学生占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多数。随着我国社会变革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不同的思想观念交织碰撞,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影响。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复杂、隐蔽,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在校学生在对网络的使用倾向方面存在各种偏差,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过时

第一,内容过时。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通病是内容过时,没有学生需要的内容;内容陈旧,更新速度太慢;互动性差,没有双向交流的渠道。这些网站由于内容少、速度慢等原因,未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第二,方法过时。一方面,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管理体系。上下层工作联系脱节,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另一方面,因为工作激励体制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热情不足。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千里之行,基于跬步;万丈高台,起于累土。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条件,当前,各高校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育平台建设工作还有不少亟待完善之处。第一,资金投入不足,硬件设施陈旧,无法满足高校对先进网络平台的需求。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交流效果也会因此大打折扣,阻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第二,缺乏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软件设施较为落后,创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高校数量很少。

5、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复杂

大学生在浏览网上信息时,重点多放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方面。有的大学生会将资本主义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作比较,致使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缺乏判断力的学生,往往会被别有用心的信息误导。在这些信息的煽动下,或许会产生不理智的言行。网络对校园生活的影响显著。网站有很多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垃圾信息,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有时会无法抵抗诱惑,甚至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

三、如何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2]

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对教育主体的学习培训,建设综合、全面、专业的教育主体队伍。首先,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高校应重点培养具有专业网络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完善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其次,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和教育者的教学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教育者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因材施教,引导教育客体在网络学习中健康成长。

第二,大学生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积极汲取健康有益的网上信息。教育客体要充分认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社会变革发展,各种文化思潮涌入中国,不同的思想观念交织碰撞,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产生了诸多影响。由于网络信息来源复杂、隐蔽,特别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大学生要加强网络安全意识,甄别各种网络信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到思想上的创新,应改变传统教育的思维模式,让其更加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内容在原有基础上有所突破,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要求。[3]

第三,改进教育工作的方法和内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首先,创新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提倡“去主体化”、客体“主体化”,高校更要大力改革。一是将灌输式教育转为双向互动式教育。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沟通交流,彼此在平等的地位进行对话,在互动中探寻、解决问题。其次,注重人文关怀。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最后,丰富内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网络的服务功能,在满足学生上网需求的过程中,多种教育活动相结合,润物细无声般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着力建设内容丰富、全方位、多领域的网络平台,在网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第四,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工作,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改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一是在注重建设的同时,加强网络监管,治理网络生态环境,创造清洁的网络环境。二是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网络文化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并建立网络信息反馈机制,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三是注重网上网下相结合。要把网上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结语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过程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克服困难,找到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还应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局部体系和全部体系。并以此作为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工作方式和体制机制方面力求创新。

【参考文献】

[1] 易鹏,鲁宽民.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J].求实,2013(7).P80-81.

[2] 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张晓明,段惠方.网络同伴教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J].教育探索,2014(1).P124-126.

【作者简介】

张潇琳,女,汉族,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教育实效性因素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云计算教学平台下课程协作教学设计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网络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