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目标追求

2019-01-14王兴仓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摘 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目标追求,本文认为其体现在三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价值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科学诠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奋斗目标最终体现与归宿。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开始走上了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开篇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并要求全党“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第二条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的行动纲领,是其最根本的指针和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则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其宏伟目标则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战略的价值目标

战略目标是一个时期内全局性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是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多元化的发展目标模式,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就多次强调,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实际,不能机械僵化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要大胆探索,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他还具体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宏伟蓝图:第一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用十年时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再用十年时间,即到二十一世纪初,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本世纪中期,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本世纪前二十年,即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经济更发展、民主加健全、科教更进步、文化更繁荣、社会更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这个小康目标,比小平同志提出的小康目标,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全面。“新三步走”的具体发展战略目标是:第一步,到2010年,实现国民GDP比2000年翻一番,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第三步,到205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即“温饱型”、“小康型”和“比较富裕型”,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共同富裕应该就是所有劳动者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立场,进一步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连创新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工业化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成并日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显示出强大活力。城镇化水平逐年升高,工农、城乡和地区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得到基本扭转。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民生保障措施不断健全完善,劳动者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备,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充分实施,人民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日益广泛而充分,农村的村民自治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氛围稳定祥和。

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健康状况均有显著提高,终身学习型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义务教育人民满意,高中免费义务教育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消除。

生态环境整治的力度不断加大,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环境逐日变好,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二、堅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科学诠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体布局就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这五个方面的建设协调推进,共同发展。它们之间内在联系紧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可能能为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于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具体反映,对其他四个方面的建设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撑。社会建设则是经济政治诸方面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以人民为中心推进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只有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努力把蛋糕做大,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和矛盾导向,增强弱项,补齐短板,促进城乡之间和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下大力气增加人民群众的个人和家庭收入,这样就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其前提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依靠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只有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法制意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效才能日趋显著。

以人民为中心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力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阐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清醒认识和高度重视。只有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真正做到文化建设为了人民,文化建设依靠人民,不断创造出人民群众需要的满意的丰富的文化产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定会早日到来。

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党始终强调,发展为了人民,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因此,保障改善民生就成为社会建设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扶贫攻坚论述中反复要求,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就是要率先解决老百姓的吃饱穿暖的问题,解决老百姓的医疗居住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民生无小事,社会建设就是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问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贫困,形成橄榄型社会格局。

以人民为中心美化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节约资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做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一个天蓝水清山绿的美好环境。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奋斗目标最终体现与归宿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是社会主义的固有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

随着时代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尽管不断发展与丰富,但肯定与强调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和根本追求,一直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的原理和宗旨。科学发展观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核心是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我们党领导与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落脚点也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义所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其现实性上必然要通过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来实现。没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必定要转化为引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济价值理念、政治价值理念、文化价值理念和社会价值理念。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路线中确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价值规定,从精神的维度看,实质上就是体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之要求的经济价值理念、政治价值理念、文化价值理念和社会价值理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既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又是人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主体的行为,是实践意識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合民心、顺民意的科学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活动,它的实践主体是人民群众,它的意识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

【参考文献】

[1] 王桂林,唐吕俊驰.论习近平对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发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

[2] 孙宇.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j].时代报告,2018.12.

【作者简介】

王兴仓(1972.12—)男,安徽六安人,法学硕士,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