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的思考:陕北苏区的发展智慧与精神余韵
2019-01-14王牧耕
【摘 要】 文章概述了埃德加·斯诺在 《西行漫记》中描绘的陕北苏区图景:奠基于“军民融合”的形象重构;崛起于生产建设的苏区发展;扎根于文化教育的灵韵谱写;磨砺于困境征途的信仰灌注。概括出《西行漫记》留给当代的几点启示:深耕“军民情怀”,熔铸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汲取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努力增强民生福祉;筑牢国家信仰脊梁,不忘党人初心使命。
【关键词】 《西行漫记》;苏区发展;信仰;启示
陕北苏区作为中共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后的落脚点,对此后全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创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深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通过自己的走访调查,创作了纪实性报告文学《西行漫记》(又名《红星照耀中国》),其在鲜活展示了中共苏区工农红军及红军领袖的形象的基础上,进一步为读者描绘了一个真实的陕北苏区图景,无疑可以成为我们考察苏区发展、了解红军成长的重要的史料工具。
《西行漫记》其背后所折射出的蘇区的发展经验与智慧,以及蕴含的精神价值,与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发展存在着何种继承与关联,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当时中国共产党长期处在政治宣传中的不利局面,斯诺为何在数月的考察中就扭转了过去国民党舆论长期给中共扣上的“土匪”形象;在物质条件匮缺的陕北苏区,中国共产党又是如何摆脱现实的困境,最终创造了人间“奇迹”;在紧张的战时状态下,苏区的文化生活与教育发展又是怎样被建立起来的;而苏区将士又是如何铸就铁一般的钢铁意志和不屈的革命信念。笔者遂带着疑问重新审视这本著作,在更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同时,对书中超越时空的那部分精神内核亦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
一、重温斯诺笔下的苏区
1、奠基于“军民融合”的形象重构
在白区国民党喉舌长期的歪曲丑化宣传下,中共红军被贴上了无恶不作的“土匪”标签。外界关于中共红军的各种耸人听闻的传言,如纵酒享乐、烧杀抢掠,甚至是“妇女国有化”这样不堪的谣言,斯诺不仅没有选择轻信,反而让他疑窦丛生。正是秉持着记者天生的“质疑精神”,他决心一探究竟,用实地调研、步步深入地去捕捉最真实的一手资料。而随着斯诺的一路西行,红军的形象变化亦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最初脑海中关于中共的负面印象在质疑和寻求解答的过程中不断蜕变,并最终重构了斯诺对红军的形象刻画。
苏区的红军与百姓之间鱼水亲情,是斯诺对红军形象重构的基础和来源。随着路程西进,斯诺得以接触更多陕北苏区的百姓,从他们口中更深刻地了解红军的真实面貌。斯诺在交谈中了解到,红军四条苏区政策的施行,令佃农贫农们的命运由此改变,一是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二是取消高利贷,三是苛捐杂税一类统统废除,最后是消灭特权阶级。农民们拥有了足够的土地后,得以摆脱地主阶级的压榨,解决了他们“最迫切”的现实要求。斯诺实地考察的不断深入,一支与苏区人民水乳交融却又纪律严明的军队形象逐渐清晰,这支红军队伍不把人民作为谋利的对象,对于三大纪律与六项注意格外遵守,从不私自接受或索取百姓的“一针一线”。而更多事例的涌现,让斯诺进一步确信红军在这片土地上的群众基础正是来源于他们与百姓的心意相通,比方说,苏区的警卫工作是由农民自己组织起来的,由于红军大多都驻扎在前线,农民们自愿分担苏区的保卫工作;又比如苏区的“红小鬼”——小红军战士们向彭德怀索要过路的路条,彭德怀并不气恼反而配合了他们的工作等等。
红军与苏区人民的共处之道宛若一本鲜活的历史教科书,通过构建“红军热爱百姓,百姓拥戴红军”的融洽氛围,将双方的心牵到了一起,后方根据地的和谐稳定成了前线胜利的重要保障。
2、崛起于生产建设的苏区发展
书中对国外很长一段时间对中国军队普遍的刻板印象进行了描述, “在国外,中国士兵的名声很差。许多人认为他们的枪主要是装饰品,他们唯一打的仗是用鸦片烟枪打的。”[1]可见在当时国外记者看来,中国的军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落后生产力”的代名词。但在苏区考察的时候,红军战士的艰苦卓绝、任劳任怨的生活场景却让斯诺颠覆了“刻板印象”。而更令他没想到的,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红军竟孕育了陕北苏区与现实条件并不匹配的“工业繁荣”。
在陕北这样一个贫瘠的环境下,红军却酝酿着一个庞大的“工业计划”,即让苏区拥有经济上自产自足的能力,从而可以在敌人的封锁包围下维持生产生活。在苏区,红军创造了人民所有并由人民管理的集体企业,把许多工业机械如车床、旋床、冲床、铸模以及缝纫机等机械带到了苏区,斯诺称赞他们从四川的矿井中带来了金银。宁夏的制盐工业与陕北的油井被红军打造成最重要的支撑型工业,农业和手工业也在红军的管理治理下逐步发展起来。而吴起镇——工人最为“集中”的“工业中心”,成为了斯诺重点考察的对象,在这里党的群众工作路线成为红军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手段,工人们的团结协作让吴起镇成为保证根据地基本供给的重要生产基地。在中共红军与苏区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和共同战斗中,苏区的农工业生产排除万难,得以从发展、壮大到成熟。
马克思说:“衣食住行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人类要生存发展必须首先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马克思深邃的智慧在苏区农工业发展中得到了印证。经济上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的补充,如同一针强心剂注入中共红军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在红军获得最重要的物质支撑的同时,苏区百姓也得以拥有安身立命的根本。
3、扎根于文化教育的灵韵谱写
苏区在坚决发展农业与工业的同时,精神层面的发展亦被兼顾。苏区红军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教育制度上的发展,让斯诺颇感意外。红军在苏区丰富的闲时文艺生活、教育活动,如同贫瘠的沙漠中开出的一朵朵娇艳的花,绽放出艳丽的生命之光。
在斯诺的笔下我们看到,生动有趣的红军剧社在苏区应运而生,红军自己编排的抗日短剧,用生机勃勃、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将残酷、深刻的现实意义予以呈现;红军的“业余”生活更是充实而富有趣味性,红军不仅有各色的课程安排,还有跳远、跳高、赛跑等激烈竞赛;苏区倡导宗教自由与民族平等,尊重并维护不同宗教信仰之下的风俗习惯,“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在共产党的纲领中被反复提及;苏区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既创办了包括小学、师范、农业学校、纺织学校、工会学校以及党校等各种学校,苏区的老百姓享有与红军战士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文化的构建与教育的发展,让斯诺看到了苏区红军将士们对生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对革命胜利的美好向往。
在那样一个内外交困的特殊时期里,陕北苏区依然将文化和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的做法,显得格外难能可贵。文化生活上的丰富与教育工作上的推动相协同,使红军和苏区人民在精神得到延展,意志亦得到巩固,一种提倡“人的全面发展”的思维正在萌芽。
4、磨砺于困境征途的信仰灌注
斯诺笔下的苏区红军,所具有的精神信仰是复杂而又强烈的。在考察过程中,斯诺不仅看到了红军将士们精神信仰之中的共通性,即一种为革命舍生取义的、坚若磐石的坚定意志,也看到了每个人各不相同境遇背后的执着和坚定。
长征这一壮举,在《西行漫记》中用了许多笔墨记录下来。斯诺认为,长征这一壮举正是在红军强大信仰的带动下才顺利完成的,这种信仰演化为红军战士们前仆后继的革命热情、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斗志,以及坚强乐观的心态,最终支撑他们完成长达二万五千里的大跨度迁移。而苏区的“红小鬼”们,则代表的是这种坚定精神信仰的传承与希望,斯诺称赞他们是“革命中的革命者”,这些红区孩子们身上那种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以及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在斯诺的笔下跃然纸上。而彭德怀元帅的参加革命的历程,更是这股信仰力量的强大佐证,彭德怀在马克思主义精神的洗礼下,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转化为共产主义者,他告诉斯诺:“在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我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理念而工作。”[2] 这样一个杰出共产党人在思想上的蝶变,让斯诺更加确信了“为什么红军不可战胜”。
列宁曾在文章中《进一步,退两步》中提到,共产党不仅是一个组织体系,更是一个信念体系。[3]因此,共同的政治信仰是共产党拥有强大凝聚力的根本内因,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拥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崇高信仰,这与毛泽东所说的“在思想上入党”亦是不谋而合的。从斯诺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马克思主义这一信仰内核,正是苏区红军不断开拓未来、勇敢奋进根本内驱力。
二、《西行漫记》留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斯诺以一个记者的敏锐视角,直观生动描述了当年苏区军民战斗、生产、生活的场境,至今读来依旧让人怦然心动。时空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迈入新时代,但当年苏区孕育、成长的革命文化、红色基因仍在薪火相传地激勵一代代人,成为推动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回望来时路,精神不灭;昂首向前进,初心不忘。继承红色基因,砥砺精神品格,才能行稳致远,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1、深耕“军民情怀”,熔铸新时代军民鱼水情
尽管革命战争的年代已经远去,斯诺所描述的“红军热爱老百姓,百姓拥戴解放军”的军民鱼水深情始终是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牢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不断发展坚若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4]人民是力量之源,不断巩固和深化新时代的军政军民关系,既继承优良传统,又拓展时代内涵。深入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不断谱写军民鱼水情时代新篇章,我们的军队就能无往而不胜。同时,要着眼于党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形成全要素、多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从而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开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平衡发展、兼容发展的新局面。要强化国防教育,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国防建设既要军队的上下一心,亦需要人民协力共进,不断提升自身意识,为军队提供高水平的人才补给,形成“分层次、分专业”的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事务部等机构的职能,健全退役军人、转业干部以及军人家属的安置与保障体系;军队与政府协同发力,形成“爱民拥军”的和谐氛围;用好互联网等新媒体工具,做好军队的形象宣传工作,讲好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的故事,从而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续写军民一家亲的新篇章,进而实现双方的深度共融。
2、汲取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苏区农工业的发展可谓是那个战火纷飞年代下的奇迹。当年苏区土地贫瘠,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不具备发展工业的基础与条件,但红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千方百计自力更生发展起工业企业,为前线作战、苏区军民提供后勤和生活所需,这种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精神创造的奇迹,令斯诺在内的人们感佩不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须我们不断弘扬这种精神,涵养昂扬向上锐气,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众多重要经济指标名列世界前列,这些成就的取得,很重要一点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极大地激发了全民创新创造的活力。然而,当前依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民生还有不少短板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当然,新发展理念要落地见效,变成普遍实践,需要多方努力,需要各级各部门、各行业提高贯彻新发展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包括从当年苏区艰苦创业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养分,让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3、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努力增强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5]当年苏区尽管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又艰苦,但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扛在肩上,在做好军事斗争的同时,克服种种困难,促进苏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可能为苏区军民提供乐观向上、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接受教育的机会,包括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创办学校、党校等。如果说彼时的苏区文化、教育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的一次深入实践的话,那么我国现代的文教事业发展的进程中依稀可以看到历史所埋下的伏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文化建设写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在发展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激发文化活力,以文化繁荣兴盛助力民族伟大复兴,无疑是新时代给我们提出的伟大使命。现阶段,通过为人民提供文化层面上的对象化服务,满足民众对文化的多样化需求,是将“以人为本”作为执政初衷的具体体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办于苏区的学校,尽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但苏区的办学实践为共产党教育理念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推动教育改革发展”,[6]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建设教育强国、实施教育现代化作为宏伟目标,意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全民共享教育发展带来的成果。可见,文化建设与教育改革依旧是经久不衰的时代命题,苏区发展的逻辑依然呼应着时代进步的要求。
4、筑牢国家信仰脊梁,不忘党人初心使命
斯诺的苏区考察,给我们细致呈现的,是经历过长征锻炼、敌人考验、战火淬炼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无产阶级革命信仰,是中国革命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国民党反动派的致胜根本,更是实现全中国解放的精神支撑。而在如今日新月异却又纷繁复杂的环境当中,人民的思想意识在丰富与提升的同时,我国所面临的诸多历史性变化依然在考验着我们的精神信仰与价值体系构建。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广大党员应当汲取苏区将士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那股强大信仰力量,让各级党组织建设持续发力,将信仰教育作为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的思想意识不断坚固。
同时,如何让青少年像斯诺笔下的“红小鬼”那样,富有革命理想、坚强意志、良好品格,亦是新時期我们面对的一大课题。“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于青少年,大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接班人,教育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三、结语
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的那样,经典作品就是每一次重读都会如同初读那般带来新的发现, 而《西行漫记》放在如今,依然有其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西行漫记》的重新品读,得以更为深入研究和品味斯诺笔下的苏区风物,领略苏区在建设发展中的智慧,以及红军将士身上那依旧徜徉在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信仰。我们在回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苏区历史的同时,理应汲取书中超越时空的那部分精神内核,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2] 埃得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3] 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习近平: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EB/OL].人民网, http://gx.people.com.cn/n/2015/0313/c229247 -24142666.html,2015-03-13.
[5]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7(11)3.
[6] 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 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EB/OL].人民网, http://cpc.people.com.cn/n/2014/0910/c64094-25629944.html,2014-09-10.
【作者简介】
王牧耕(1990.4—)男,福建泉州人,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