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营改增”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2019-01-14张伟

今日财富 2019年34期
关键词:进项专用发票营业税

张伟

一、概述

2016年商业银行所属的金融业被纳入“营改增”的范围,征收税率由原来的5% 提升为6%。这一政策在商业银行的实施,对其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税负的变化也会给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同时“营改增”也是我过国进行税制改革、完善税收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分支,业务较多,且核算方式较为复杂,将银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对银行的财务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会对银行的业务结构产生影响,同时关系到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能够转变观念,拓宽视野,创新思路,充分利用“营改增”政策,积极寻求应对策略,激发企业活力,促进我国税制的完善,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因此,本文通过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研究,分析“营改增”政策会给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商业银行面对此次税制改革应采取的对策,从而促进其进一步发展。

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会计核算方面

增值税在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以及报表揭示上等都不同于营业税。营业税只需要在营业税科目登记,而增值税需要用到已交增值税、未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销项税额等多个科目。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计算时间和方法也是完全不同的:营业税只需在月末进行以此计算,而增值税却需要对每一笔交易进行实时的价税分离;同时营业税为价内税,增值税为价外税。在财务报表列示上,增值税税金是负债,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营业税税金是损益,反映在利润表中。

(二)发票管理方面

在营业税时期,银行很少会对营业收入开具发票,而“营改增”政策施行后,银行需要为每项对外提供的服务及每笔发生的业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发票标明含税金额或不含税金额。同时申报增值税需要使用新的增值税发票系统和税控机,缴纳增值税需要进行对销项和进项的认证和核对,流程远比营业税复杂。另外,银行的工作量也是巨大的,在领购和开具大量发票后还需要人工对这些发票进行保管、整理、核查、缴销,同时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要做好记录和保管工作,这无疑加重了商业银行的成本。

(三)税收负担方面

“营改增”后,税基扩大,税率提高。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贷款业务,主要收入来源是贷款利息净收入,而“营改增”文件中明确规定贷款相关服务产生的利息、费用、佣金等支出均不得作为企业的进项抵扣税额,导致贷款服务利息收入实际上相当于全额纳税。此外,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非人民银行)之间的线下拆借业务、买入返售业务等原免征营业税的项目也纳入了缴纳增值税的范畴,而可以抵扣的只有办公费、水电费、维修费、培训费等很难取得专用发票且数额较小的项目,这将导致税负可能上升。同时银行的供应商多为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的难度较大,获得抵扣的可能较小。所以,如果商业银行不能及时做出调整方案,税收负担可能会加重。

三、商业银行的对策

(一)加强税收筹划,减少税收负担

1.完善进项税额抵扣

“营改增”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增加了一些之前营业税非应税业务,同时可作为进项抵扣的业务却很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进一步研究税收政策,加强会计核算,做到精细管理,明确可抵扣业务的范围,对能进行进项抵扣的业务和相近相似的不能抵扣的业务进行区分,确保可抵扣项目能做到完全抵扣。同时商业银行也要完善自身税务管理及增值税发票管理,认真检查和保管所有取得的可抵扣进项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避免损失。

2.税负转嫁

“营改增”后,银行会为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客户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客户可以进行进项抵扣,这样会直接导致客户的费用减少,成本相对之前有所降低,所以商业银行可以和客户沟通,要求提高價格或者将含税价改成不含税价,来减少银行的成本。此外,进项税额抵扣的多少与不同行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有关系,因此商业银行如果多为高税率行业的企业提供服务,也有利于实现税负转嫁。

3.业务拆分和业务外包

新的增值税政策要求商业银行的财务人员在发生应税业务时要区分适用的不同税率,同时要分别核算不征、免征增值税业务,根据不同销售额和不同税率计算应交税金,减少误报税的情况,规避由于没有进行分税率核算而造成的税率要从高适用的情况。另外商业银行通过将一些自身不能进项抵扣的业务分包给其他企业、然后重新购入这些服务的方式,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来实现合法的进项抵税,减少自身的税收负担。

(二)提高盈利能力

1.提高营业收入

“营改增”后,对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即贷款利息收入全额征税,这个税金是巨大的,这就需要商业银行适当调整主要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合理放贷,大力发展非利息收入项目,尽量减少全额征税收入的占比。银行作为中介获得的大部分佣金和手续费可以作为进项税额进行抵扣,只有小部分与贷款服务相关的手续费、咨询费等不在抵扣范围,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筹划税收的一个重点。

2.减少营业支出

“营改增”政策规定,商业银行主要成本即存款利息支出以及与贷款服务直接相关的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不能进行增值税进项抵扣,所以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更多别的筹资渠道来减少营业支出,例如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在国外筹集资金等。同时需要培养高水平的执业人员,准确识别贷款风险,减少银行的投资损失,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费用等的支出,以此来应对这一变化。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部门协同配合

由营业税改增值税不仅仅关系到财务部门的核算,也关系到其他业务部门工作的展开,因此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是必要的。首先,财务人员要加强学习新的增值税政策、税务系统和不同业务的核算处理方法,提高自身能力,提升业务水平,同时还要参与税务机关培训活动,加强与专业人士的交流沟通,把握政策关键,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税控人员,降低企业因财务人员原因导致税负加重的风险。其他部门则要做好积极的配合工作,提高员工的适应能力和工作效率,加快对政策适应,方便财务部门增值税的核算。

(四)完善工作流程,防范税务风险

增值税申报使用的是增值税专用税控机和新的财税软件,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发生业务后要取得专用发票、鉴别票据真伪,同时也需要财务人员学习新的开票和整票方式。还需按照新的税收制度制定规范的和操作性强的财务规章制度、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实施细则以及管理方案来规范银行的财务操作流程。银行同时也要调整业务流程,加大财务审计范围,提升审计质量,保证所有新的财务业务都按规定执行,完善财务报表的列报,防范税务风险。

四、结语

我国商业银行业推行“营改增”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重复征税,减轻纳税人负担,实现税收中性原则。在“营改增”之前我国银行业需要对营业收入全额计税,没有进项抵扣,与其他行业交易也不能进行增值税抵扣,流转税税负较重。在“营改增”之后,商业银行业虽然可以进行进项抵扣了,但是可抵扣的项目并不多,甚至还对之前的非营业税应税项目征收增值税。对银行业的主要收入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全额征税,利息支出却不能抵扣,导致进项抵扣不充分。另一方面,运营成本中占比最大的人事费用也不在抵扣范围,其他金额较小的项目才可进行抵扣,而且过渡期间各种可抵扣费用的全额抵扣也存在诸多阻碍。这就使得商业银行业的税负上升的可能性很大,有可能加重而非减轻银行业税负。另外,为了应对这次税制改革,商业银行付出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也是巨大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将面临挑战。这就需要各商业银行在“营改增”后根据对自身税负的影响来调整业务结构,同时减少税负情况的不利变化,实现“营改增”的减税目的和促进企业的发展。(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进项专用发票营业税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涉及增值税发票的犯罪行为解析
一般纳税人不动产进项税分期抵扣政策浅析
不同税收政策下企业存货进项税抵扣及分摊问题探讨
安倍内阁又爆新丑闻 前文科相收逾200万违法献金
中央营业税暴增30倍 特殊时间段的特殊现象
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政策法理依据和现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