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青年创业项目“CEO”培育模式

2019-01-14严杰

销售与管理 2019年14期
关键词:模式高校

[摘 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青年创业热潮空前高涨,各类创业项目纷纷涌现,但由于创业项目培育缺乏经验,创业项目发展良莠不齐。本文在总结实践工作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探索,创新提出由院校、企业、组织三方密切协同的青年创业项目“CEO”培育模式,解决制约高校青年创业培育过程中的瓶颈,共同助推高校青年创业项目孵化成功。

[关键词] 高校;青年创业;“CEO”模式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面向高等院校,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意见》。广大高校积极响应号召,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青年创业工作。但是面对激烈残酷的市场环境,大量准备不充分的创业项目举步维艰,大量制约创业项目培育的问题亟待解决。高校青年创业迫切需要院校、企业、组织等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

一、目前高校青年创业项目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关注度的日益提升,政府部门对青年创业领域倾注了大量的资源,通过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业青年培训等方式,努力服务创业项目健康发展。但就目前高校青年创业项目培育的实际情况看,效果不尽如人意。项目培育过程中的结构性供需矛盾普遍存在,高校青年创业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满足,创业项目培育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一)创业项目获取资源不足。为支持高校青年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和高校不断加大在优惠政策制定和执行上的力度。然而,与社会创业青年不同,高校大学生由于社会交往、生源地域等局限,获取高校所在地社会资源的能力明显不足,在融资通道、政策扶持、法律法规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导致青年大学生创业项目在启动资金来源、团队成员构成、创业管理经验等诸多方面依赖亲朋好友,进而致使创业过程中,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不足,应对瓶颈和困难的措施不够,严重制约青年自主创业的发展,直接影响青年创业项目的培育效果,无疑加大了青年创业的难度。

(二)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众所周知,创业是一项需要研发、生产、财务、营销、管理等诸多领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共同作用的系统过程。青年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较高的创新创业素养、相关专业知识等综合素质,为了有效指导学生,高校普遍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类相关课程,创业项目的培育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更需要丰富的实践机会去积累经验。而实际过程中,我国的高等院校创业教育以教育理论为主,实践教育较为缺乏,很多创业导师往往自身也并没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从而也不能切实有效地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这就也导致了部分青年创业项目在初创时盲目乐观,在进入市场后无所适从。

(三)青年创业群体组织的缺乏。高校大多都设有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将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形式来提供指导和服务,但从青年创业者的需求角度,高校内外很少成立专门性的青年创业群体组织。这也导致了对创业项目开展服务和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不足,青年创业者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1]。

二、“CEO”培育模式的创新做法

面对上述创业项目获取资源不足、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青年创业群体组织缺乏这三个存在的问题,一些高校和地方积极开展青年创业项目培育的针对性、融合性实践和探索,强化社会组织、行业企业和高等院校三个主体共同参与,提出高校青年创业项目的“CEO”培育模式,即院校(College)、企业(Enterprise)、组织(Organization)三者在高校青年创业全过程中,密切协同、互相融通,共同助推高校青年创业项目孵化成功。

(一)成立青创组织。推动青年创业资源整合,打通各类青创资源“小圈子”,构建青创人才成长“生态圈”。以泰州市为例,团市委指导成立了由创业办、科技局、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支持的社会组织——泰州市青年创业联合会。有效满足创业项目在政务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空间服务等方面需求,成为促进青年创客交流合作的专属服务平台。高校应积极加入并成立相应的高校大学生创业联合会,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大学生创业联合会为平台,整合校内外资源,建成了泰州市首家大学生创业体验馆,体验馆内设体验区、培训区、孵化区、竞技区等四大功能区域,更好提供创业体验、创业培训、实践训练、项目孵化等一站式贴身服务。

(二)加强校企融通。校企合作以高校理论教育和企业实践教育为导向,通过改变传统、单一的校内课堂授课方式,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学校与企业互相融通,共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是共同完善创业教育,在高校现有教学基础上,引入企业师资、实战案例等要素,丰富教育形式和内容,并开展相关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二是共同指导创业实践,由企业提供实习岗位,让创业青年在产品创意、团队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通过顶岗实践得到锻炼;三是共同推进项目落地,培育项目实行联动发展策略,在借鉴企业销售模式的同时,在高校创业孵化园实现创业落地,形成创业园集群。

(三)密切校组协同。加强高校与创业组织的联系,有利于社会创业资源的整合汇聚和高效利用,有利于发挥平台优势,为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学习锻炼和互帮互助创造了条件。一是共同构建青创“朋友圈”,高校创业青年可以通过青创组织与来自社会的各类创业青年互相学习、交流,互相帮助、借鉴,充分发挥青年创业人才的“抱团”优势;二是共同寻求创业资源,高校创业青年除了可以利用学校的创业资源,还可以通过青创组织在更高层面和更广范围如政策、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获取更多资源;三是共同开展创业政策指导,结合高校的创业教育,利用青创组织的平台优势,针对创业青年的疑惑和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工商、税务、法律、财务等方面政策指导。

三、“CEO”培育模式的成效

(一)吸引凝聚了一批创业青年。通过“CEO”培育模式,广大有创业梦想,并立志投身创业的青年看到了前进的道路和努力的方向,创业不再是停留在创意阶段或搁浅在创业计划书上,校园内的一大批立志创业的青年逐渐集聚起来,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截至目前,全院有近3000人次参与创业培训,鼓励大众创业,扶持万众创新的氛围日益浓厚。

(二)遴选储备了一批创业方案。“CEO”培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怀揣创业梦想、参加过创业教育培训、拥有企业实践经历的青年创业人才,一大批优秀的创业方案随之脱颖而出,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创业团队荣获中国江苏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等诸多荣誉。而这些优秀的创业方案是创业项目整体运作的行动规划,包括了行业分析、产品服务介绍、市场预测、营销策略、可行性研判等多个方面内容,通过丰富的数据、完整的体系对项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思索和准确定位,为下一步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培育孵化了一批创业项目。通过“CEO”培育模式下高校、企业、组织的共同努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青年创业项目落地成为现实,一批优秀创业方案经过路演、答辩等程序的严格考核遴选,进入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培育,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现在园孵化项目35个,博格装饰、疯狂齿轮舞蹈交流中心、辉煌传媒等数十个项目孵化成功出园,进一步有效激发了青年大学生创业团队整体的自信心和进取心[2]。

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创业项目培育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解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青年创业项目“CEO”培育模式的创新做法,并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列举了“CEO”培育模式的成效。由此可见,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形成的高校青年創业项目“CEO”培育模式,有效激发了广大高校青年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有效满足了高校创业青年的需求,实现了社会和企业资源与创业项目培育的零距离对接,做到了青年创业的全过程服务,取得了实际效果,对高等院校等组织开展青年创业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付强.青年创业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7).

[2]张晓敏,梁丽辉. 高校共青团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初探[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

【作者单位】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作者简介】

严杰(1983.09.06),男,江苏靖江人,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

猜你喜欢

模式高校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模式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