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智立德,整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
2019-01-14齐建义
齐建义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以外,还希望学生养成更加优秀的道德素养。这不仅仅是对于学生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于教师要求的提升,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还要增加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了解,结合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展开讨论,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关键词:立智立德;小学语文;德育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于小学的德育,要求加强小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而就目前来说语文课堂是最适合小学进行德育的学科。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构建健全的认知,创新教学理念,利用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加强学生的认知,实现立智立德的教育目标。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的意义
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门学科,教师通过一些教学的材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引导,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其更加适合融入德育的相关内容,利用一些事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深化,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在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于社会中的一些信息没有过滤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加大德育的力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加强德育的同时使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增加德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在教师进行课堂管理时更加轻松,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小学语文德育的方法
1.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融入德育的内容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融入德育的内容是最容易被小学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实体会到德育的内容,能够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践行立智立德的教学目标。由于小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利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引导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学内容,还能够通过切身的体会提高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拓展他们的思维,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来增强他们的记忆能力。例如在讲解课文《再见了,亲人》时,学生并没有真实体会过战争的残酷,对于文章的内容和教师的讲解仍然会存在很多的不解,很容易会造成文章理解的偏差,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情境的创设,利用战争中的一些图片或是视频来增强学生的视觉冲击,根据文章中的描写加上学生的想象能力进行情景再现,就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更能够感知文章中战友之间的情谊,在现实生活中也能够加深同学之间的友情。
2.教师要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十分尊敬自己的老师,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进行教学时增加德育的内容外,还应该以身作则,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加强立智立德教学目标的落实。语文教师在加深自己对于德育的理解时能够更好地把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平时的教学当中,同时教师也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学生的榜样,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用切身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德育的重视程度,对于教师的要求也能够更加愿意接受,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素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认真工作,乐观积极,促使学生成为充满正能量的人,有利于展开德育工作。
3.通过实践加强德育
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实践情况来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在后续的教学工作中进行针对性改进。例如学校可以适当举行一些主题性的演讲活动,尤其是类似于“我和我的祖国”这类主题的演讲,给学生在全体师生面前表现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还能够借演讲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对于祖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事业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其中融入德育的内容也是教育内容的一個创新,能够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立智立德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教学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潘艳玲.小学语文德育情感教学的渗透与反思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7(4):268.
[2]周丽闲.分析小学语文德育情感教学之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69-70.
编辑 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