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研训:心理教师专业支持系统构建的区域化探索
2019-01-14吴晓燕蔡佳
吴晓燕 蔡佳
〔摘要〕从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确立,到基于同伴互助的主题研训,再到基于检验提升的主题实践,构成了中小学心理教师“主题研训 专业支持”系统。这个系统以区域为单位,关注学校心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关注心理教师工作中发生的动态问题,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案例分析,从而有效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主题研训;区域探索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36-0016-05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但目前南昌市中小学心理教师队伍的现状是:心理学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占比5.86%,处于新手阶段的有 59.77%,教龄10 年以下的占88.28%,81.25%的心理教师所在的学校没有心理教研组或并在其他学科教研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来自个人自学与摸索的占56.25%。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大部分教师心理辅导實践经验贫乏,专业知识与技能欠缺,辅导与科研能力弱;一所学校往往只有一个心理教师的配置,使得心理教师只能孤军奋战,工作中最大的困惑是缺少伙伴支持和工作资源;现有的各类培训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持续性,难以满足心理教师的需求。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鉴于此,我们结合实践研究,构建了中小学心理教师“主题研训 专业支持”系统,通过主题研训的方式,搭建起专业支持系统平台,在主题研究中开展培训以提升教师个人专业能力。这种方式方法为南昌市心理教师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主题研训 专业支持”系统是以区域为单位,关注学校心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关注心理教师工作中产生的动态问题,以同伴互助的形式,让专业能力强、精干的心理教师带动骨干小组中的其他教师,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讨、培训、交流和展示,是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资源共享互助平台、问题解决互助平台、心理支持互助平台。“研”是指围绕主题开展研讨,“训”是指围绕主题进行培训,“研训”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结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的教研特点[1]。“主题研训”中的“主题”既是研修主张,是前提,也是整个主题研训教师成长课程的主线和灵魂。
这个系统主要包括“主题确立、主题研训、主题实践”三个阶段,核心环节涵盖“三环五步研训模型”(见图1)。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确立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主要由心理问题意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三方面构成[2]。我们从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工作的众多问题中提炼出教师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需要突破的专题,形成了“认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学生心理现象和问题行为的识别和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模块,每个模块下又分出若干主题,分别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层面构建“主题研训 专业支持”系统的内容框架。下面以“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模块为例作简要说明。
对于“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师们最大的困惑是:没有统一教材,上什么?心理活动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同一个主题的课堂教学怎么突出学段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要求,围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的重点内容,我们从解决“上什么”“怎么上”两个大问题提取出14个主题展开研训(见表1、表2)。
表1中的10个主题,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开展,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我们针对每个主题分别研发了3堂侧重点不同的课例。例如“情绪管理”主题,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授课教师无论是在小学、初中上,还是在高中上,都以“我的情绪我作主”或“做情绪的主人”为题,从四种基本情绪的认知入手,着重讲授情绪调节的各种办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模糊了不同学段学生心理发展的差异,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无从谈起。我们经文献查阅和研讨分析,小学、初中、高中分别从提升一种情绪表达能力、学会一种情绪调节方法、调节一种复杂情绪三个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小学上“学会生气”一课,让学生学会公开而温柔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解决了小学五年级学生情绪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大、动不动就生气的问题;在初中上“掌控情绪,ABC来帮忙”一课,引导学生修正不合理信念,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初三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在高中上“与焦虑和平共处”一课,进行正念冥想练习,帮助学生专注当下,学会处理头脑中各种杂乱的思绪,有效缓解考试焦虑。
二、基于同伴互助的主题研训
“主题研训 专业支持”系统内角色有核心成员、骨干成员和一般成员三类。
核心成员:业务精干、胜任本职工作的心理教师或教研员、管理者,在某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或资源组织协调上有专长,负责带领小组成员开展小组研训工作,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骨干成员:业务胜任或熟练的心理教师,对某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域有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意愿,能够承担小组研训的工作与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起到辐射示范作用。
一般成员:新手心理教师,有了解、熟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专业成长的意愿,主动接受培训、参与学习。
核心成员与骨干成员根据个人情况与意愿灵活组成研训小组。需要注意的是,主题研训围绕主题开展研训,系统中每个人在不同的研训主题中可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在系统中的角色也会因主题而不同。例如,图2呈现的是心理教师A的专业发展情况,越靠近核心表明该专业能力或素养的辐射能力越强,越靠近边缘表明该专业能力或素养越需要被辐射。即心理教师A在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方面掌握扎实,可以成为骨干甚至核心成员;在班级辅导实务、个体辅导实务方面较强,可以成为骨干成员;而在心理测量与档案管理、心理健康宣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则是一般成员(图3)。这种角色的变化在研训过程中,可以更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专长,使教师从不同的角度贡献自己的知识、经验与智慧,促进多元学习和更全面的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