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2019-01-14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年1期
关键词:通督针法肌群

贾 军 红

(偃师市卫校附属医院针灸科 洛阳 471900)

腰椎间盘突出症由遗传、发育、劳损、应力等多种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临床表现为腰腿部疼痛、行走不利、下肢麻痛等,严重者可导致大便无力、足下垂、下肢肌肉萎缩。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中医传统针灸、推拿等保守治疗方式为主,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临床症状,但疗程较长且病情易反复。有研究表明,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症状及腰部肌肉功能[1]。本研究选取我院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研究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女26例,男37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9.56±8.64)岁,病程7~44个月,平均病程(28.74±5.68)个月;观察组女27例,男36例,年龄31~69岁,平均年龄(49.10±8.26)岁,病程6~45个月,平均病程(29.32±5.87)个月。两组基本资料(年龄、病程、性别)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2];影像学检查可见腰部生理曲线异常;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承诺书;(2)排除标准:腰背部有皮损现象;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合并腰椎结核、肿瘤等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及自身性免疫功能。

1.3 方法

1.3.1对照组

给予调脊通督针法治疗。选用一次性针灸针(0.35mm×60mm),取俯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夹脊穴进针,留针40min,督脉点、命门、腰阳关处留针30min,均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法,1次/d,6次/周。

1.3.2观察组

于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1)滚动如球:取坐位,双手臂去环抱双小腿,保持坐骨、尾骨平衡;收腹,同时打开双肘,保持上背部弯曲;向后滚动至双侧肩胛骨接触地面,缓慢滚回到起始位置,期间双脚不能接触地面,重复4~6次。(2)长驱席卷:取仰卧位,双手臂后伸,双腿紧贴,缓慢地将头部、肩部卷离垫子;呼气,慢慢卷动躯干离开垫子;呼气,收紧臀部、腹部,慢慢卷动脊柱回到垫子;双手臂再次伸过头部,回到原位,重复4~6次,1次/d,5次/周。两组均2周/疗程,持续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疗效。基本痊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70°;显效:腰腿痛明显缓解,直腿抬高50°~70°;好转:腰腿痛缓解,腰部活动能力提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将基本痊愈、显效、好转计入总有效。(2)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93.65%与对照组79.37%相比,明显提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例数无效有效显效基本痊愈总有效率观察组634(6.35)9(14.29)20(31.75)30(47.62)59(93.65)对照组6313(20.63)17(26.98)17(26.98)16(25.40)50(79.37)χ25.508P0.019

2.2 VAS评分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636.16±1.030.59±0.26对照组636.14±0.991.41±0.48χ20.11111.923P0.9120.000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时,机械压迫或炎性因子异常刺激对应的脊神经根,导致其支配的韧带、肌肉及筋膜痉挛,引发下肢麻木腰痛等诸多症状,因此,治疗应关节在于缓解机械压迫、减轻炎性反应、解除神经根粘连[3]。由于手术创伤性多,故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张保守治疗。

中医针灸在保证腰椎生物解剖学结构完整基础上改善神经根粘连情况,同时可纠正腰椎生物力学系统,缓解神经机械压迫,使腰椎正常生物力学平衡度恢复。调脊通督针法通过刺激夹脊及督脉,调控督脉与足太阳经气的运行,改善肌肉力学状态及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核心肌群包括局部肌肉与整体肌肉、腰椎的前部肌群与后部肌群、运动肌与稳定肌,其稳定性与腰痛发生密切相关。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可增强控制脊柱节段性运动,提高自主平衡能力,以保证脊柱椎体间节段稳定性,提高脊柱运动技能,进而降低腰腿痛的发生,具有非损伤、有效、特异的优点。蒋晶晶等[4]研究表明,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可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最大活动度(前屈、后伸)及腰椎肌力正常比值的百分比(前屈、后伸),缓解疼痛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疗效显著。

综上可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调脊通督针法联合腰椎核心稳定肌群训练治疗,可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通督针法肌群
补阳还五汤联合通督开窍法针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疗效观察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张世卿运用益气通督法治疗小儿腹泻验案1则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通督启神”法电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调心通督针刺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内Ang-1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核心肌群
——稳定身体的“磐石”
更正
朝医太极针法操作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