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用耗材仓库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
2019-01-14张文骏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医学工程部山东济南250031
张文骏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医学工程部 (山东 济南 250031)
内容提要: 当前,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临床诊疗活动日趋繁杂,医用耗材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占据着后勤保障物资的半壁江山。在医患关系紧张的当前,医院不仅要确保临床诊疗活动的安全,也包括加强医用耗材的管理。医院加强医用耗材仓库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完善临床诊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确保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现代化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用于对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康复,并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或“消”字号的一次性卫生材料、体内植入物高值耗材、器械和试剂等。医用耗材种类多、用量大、使用广、特殊性强,据不完全统计,医用耗材占据了临床诊疗活动经费的20%左右。为了规范化医院耗材的科学化管理,提升临床诊疗活动的安全和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本研究从实际出发,探讨了医用耗材仓库规范化管理的主要措施,供大家参考。
1. 规范化仓库环境设施
由于医用耗材的特殊性、多样性、复杂性,存储耗材的仓库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温湿度条件、存储设施设备和地理位置。仓库环境温、湿度要能满足耗材的保存条件,要处于空气流通、采光好的房间,并做好防水、防盗、防火、防鼠等安全保障措施[1]。
设施设备主要包括货架、冰箱、空调、除湿机、电脑、温湿度记录仪等。医用耗材验收入库后要放在货架上,根据仓库的温、湿度环境要求使用冰箱和除湿机等调整合适的温、湿度。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试剂、测试卡、补片等按照产品的要求存放在冰箱或者冷藏柜中。货架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确保空气流通和方便耗材的存放。
仓库应要与办公区域分开,严禁非库管人员出入。仓库应按照五区三色管理,五区分为合格区、待检区、不合格区、退货区、发货区,三色是指合格区、发货区使用绿色标识,待检区、退货区使用黄色标识,不合格使用红色标识管理,严禁区域耗材混淆。耗材摆放按照先后顺序进行,先入库的耗材放在上面和前面,后入库的耗材放在下面和后面,这样能保证先进先出,避免耗材过期[2]。
2. 完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主体
医院要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试行)》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执行的耗材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落实责任主体。制定和完善各类流程制度,如进货查验制度、出入库管理制度、库存管理制度、报废处置制度、盘点制度和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做到“分责分工、责任道到人”和“各尽其责、分工合作”。通过完善规章制度,落实责任主体,做到耗材使用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有章可循,如发生不良事件时,能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确保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和工作效率。
3. 重视二级库,实现实时消耗管理
二级库房是相对医工科一级库而言的,是核算使用科室从医工科一级库房领取的医用耗材。二级库房由使用科室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来辅助建立医用耗材的动态跟踪管理。它能实时、动态地反映科室医用耗材的领取、使用、库存情况。准确核算使用科室的使用成本,杜绝浪费和使用风险,做到使用耗材等于收费耗材。
二级库房采用实时消耗的管理方式,医院的信息系统与收费系统关联,建立耗材与收费项目实行一一对应,医院在收费的同时,计算机系统实时扣除使用科室领用的耗材数量[3]。患者在临床诊疗中使用的耗材,医院在收取治疗费的同时,计算机系统在临床科室二级库中相应扣除所用耗材的数量和品种。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零”库存
为了实现医用耗材,特别是高值耗材“零”库存管理的困镜,医院要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利用计算机与网络开展医用耗材信息化、一体化管理。由使用科室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进行耗材的采购申请和领用申请,医工科审批,库房管理员核实,减少审批流程,开展信息化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编码体系,实时掌握医用耗材的入库、出库、库存、收费等情况,实现医用耗材使用流程的全程化追溯管理。
所谓“零”库存,是指耗材在使用环节中不以仓库存储的形式存在,而是处于周转的状态,“零”库存是一种特殊概念,不是没有库存或不要库存,是库房指库存基本的医用耗材[4,5]。对于高值耗材和专科耗材,由使用科室通过信息系统向医工科提出申请,经医工科审核后联系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将耗材送到使用科室,由使用科室和库管人员进行现场验收。验收合格后,库管人员只需办理入库、出库手续,使用科室签字确认,耗材直接留在使用科室使用。
5. 重视规范培训,强化专业队伍
近年来,医用耗材库房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申请、采购、库存、领用”单一模式逐渐转化为专业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仓库管理是使用科室和供应商之间的桥梁,仓库管理员要向临床供应合格安全的医用耗材,又要负责耗材的验收、盘点和账目管理,其工作量繁琐,责任重大,这对仓库管理员的责任心和能力已经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是仓库管理的重点。医院加强仓库管理员的队伍建设,规范化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势在必行。
一方面,要加强仓库管理员的法律意识,认清工作职责和所承担的责任。仓库管理员要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平时积极主动处理日常事务,在工作中发现问题,遇到问题及时上报和改进。另一方面,仓库管理人员要不断加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学习,不断更新关于新技术、新品种的医用耗材专业知识。同时,加强学习计算机信息化专业知识,利用先进的方法积极管理和改进医用耗材的仓管管理。医院要积极探索医用耗材的分组管理,及时补充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关心仓库管理员的支持晋升和薪资待遇,提高他们在医院中的地位。
6. 结语
为了规范化医用耗材仓库的管理,仓库管理员也要对供应商的资质进行有效查验,对供应商的资质证件做到收集、审核、更新等管理,提高供应商资质证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做到信息动态化更新管理,有效预防和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6]。验收耗材时要注意检查耗材装箱单是否破损,注意到耗材是否发霉或者损坏。验收合格的耗材每月进行一次有效期全面检查,对邻近有效期的耗材及时联系供应商调换,对在库但不使用的耗材要及时退货或者换货。出入库时严格按照先入先出的原则,出入库必须严格按照流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