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背景下佛山大雾岗森林公园的工业废弃山地改造
2019-01-14林本岳
林本岳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60)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城市中的工厂逐渐关闭和迁移,留下了众多的工业遗址和废弃设备,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工业遗产的价值。如何利用废弃场地、废弃厂房进行改造利用,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创造新的社会价值,是当今城市升级改造的一个重要课题[1]。
广东省佛山市因商贸和手工业而兴,早在明朝时期就成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是岭南地区冶铸、陶瓷、纺织、中成药等制造业的中心[2]。大雾岗森林公园所在的石湾镇是佛山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域,区域内的工厂依山而布,沿水而建,与民居犬牙交错。产业升级转型后,石湾镇留下了许多与自然地形和社会文明结合的工业遗产,对于工业景观的再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现状分析
1.1 场地概况
大雾岗森林公园位于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第一期建设面积为11.3 hm2,陆地面积9.7 hm2。场地主体为面积约6.5 hm2的山体,最高峰海拔约40 m,地形颇为复杂,峭壁陡立,沟壑纵横。山上分布有唐宋时期石湾窑遗址;西、南、北面均为上山的坡地或台地,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厂房、仓库等60余处工业建筑,皆为20世纪50—60年代所建,因年久失修,且受限于建造时的经济、技术水平,现状部分建筑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场地西面毗邻丰宁寺和莲峰书院等两处明清时期的文化建筑(表1)。
1.2 利于改造的现状因素
1.2.1 厂房改造
场地内留下的大量厂房,是城市工业化辉煌的历史见证,也是丰富的工业遗产资源,经过改造以形成可游赏可回忆的工业景观。
1.2.2 利用工业废弃设备
机械厂搬迁后遗留若干大型废弃机械设备及未完工的半成品,予以保留或经简单改造,成为凸显场地文化的景观装置小品。
表1 现状场地内及周边文化资源
1.2.3 依山造景
高低起伏、层峦叠翠的山体是这片典型的珠三角冲击平原上宝贵的景观资源,依山势造景、注入古窑文化等特色元素,可使公园同时具有立体的视觉观感和游赏体验。
1.2.4 依水造景
大雾岗南麓是一个面积约0.85 hm2的水塘,是山上雨水的汇集区域,水塘边种有榕树Ficus microcarpa、垂柳Salix babylonica等植物,可以通过架设亲水木栈道并连接到山路的形式,强调山水相依的游览体验。
1.2.5 衔接书院文化主题
公园西面毗邻文保单位莲峰书院建筑群,可以将书院纳入到公园整体规划中统筹考虑,西入口广场延续和协调书院的风貌特色,增加公园的人文内涵。
2 总体规划
大雾岗森林公园本身面积并不大,且位于城市扩张后的中心城区内,故公园的建设目标为改善生态环境,重塑场地文化,突出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共生,打造以古窑历史、工业遗产、书院文化为特色,以山地森林游憩为主题的城市休闲公园。
规划设计中以“生态修复、文化重塑、休闲升级”为理念,根据现状场地丰富的历史和地理内涵,将地貌、生态、人文、工业4个层面叠加分析,构建城市森林休闲游憩空间。结合场地具有宗教、工业和古窑文化的多重属性,公园整体呈现现代中式和工业遗产相融合的风格,同时确定充分利用现状厂房改造为公园配套用房。
基于上层规划定位、现状场地条件和景观生态分析,打造4个片区和3条游览路径(图1)。
4个片区:1)西入口作为文化广场区,融合莲峰书院、丰宁寺和场地上的工业厂房,打造传统文化体验空间;2)北入口作为生态广场区,结合地形条件打造台地式生态空间;3)南入口作为创意广场区,结合工业厂房及水塘,打造创意滨水空间;4)山体部分作为森林游览区,尊重山地原有地貌,因地制宜,打造山地森林游憩空间。
3条游览路径:1)0.5 h登山路径串联山上景观节点、眺望点和露营、徒步体验点;2)内圈0.5 h漫步径串联环湖休闲旅游资源;3)外圈1 h环园慢跑径串联全区眺望点、出入口和露营、徒步体验点。
3 工业废弃山地的改造
3.1 生态修复
作为一个工业废弃场地的公园改造项目,营造良好景观的前提是修复、改善场地的生态环境。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与工程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土壤修复、削坡处理、水净化、海绵设施设置等措施,根治土质灾害现象,恢复土壤功能,提升公园作为一个小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进一步为动植物的繁衍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3.1.1 削坡处理,防止崩塌
大雾岗典型土质是当地著名的用于制陶的红泥土,松散易崩。区域内降雨量充沛,雨水经常往低处冲刷下大量泥土。位于山上朝北的一处陡坡,挨着设计的主园路,存在冲刷滑坡的痕迹,是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现状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综合经济考虑,确定了“一削二绿三沟”的方案,即先削坡后覆绿,再做截水沟。
削坡工程必须从上至下先削去边坡表层土方,最终形成45°缓坡。再根据现状面北朝向的特点,采用喜阴的固土植物搭配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和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混种,其中肾蕨占比80%,铁线蕨占比20%,顺山势种植,形成蕨类地被的功能性景观[3]。同时在坡顶的崖边内侧设置一圈截水沟,确保坡顶的雨水不会自然流向坡底,减少对坡体泥土和覆绿植物的冲刷(图2)。
图1 总体规划图
图2 削土坡断面图
3.1.2 改善土壤状况
现状场地有多间工厂,虽然是机械厂和仓库,土壤污染物不算多,但也难免存在微量重金属。根据土壤从重到轻的受影响程度,划分出控制区、缓冲区和安全区,对土壤进行分区修复管控[4]。
对于控制区内的区域,土壤受到一定的工业污染,主要措施是对土壤进行更换,并辟为绿化区,种植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等植物既可修复土壤,又可避免人群直接接触污染区。部分留存有厂房、仓库地基的控制区场地,土层较薄,土质较差。改造时不过多改变场地肌理,而是种植浅根系、代谢旺盛的地被植物,如蓝羊茅Festuca glauca、秋英(波斯菊)Cosmos bipinnata等。对于缓冲区,土壤没有受到直接污染,可以辟为绿化区或通行道路,不作为主要活动区,在控制区和安全区之间起到缓冲作用。安全区的土壤基本没有受到污染,且与控制区的距离大于10 m,该区域可以作为公园造景、活动、建构筑等建设的主要空间用地。
3.1.3 设置海绵设施
大雾岗山体表面径流丰富,且经过削坡和场地开挖,植物未全面覆盖,雨水冲刷易造成山上水土流失、山下水塘淤积的现象。根据山体的特点布置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是最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解决办法。
布置植草沟主要有2个方向:平行于等高线和垂直于等高线。平行于等高线植草沟具有截水功能,在雨水对山体土壤造成严重冲刷侵蚀前对其进行截留。垂直于等高线对截留植草沟中雨水进行收集,具有排洪效应[5]。植草沟的沟底采用当地出产的砾石铺设,表面较普通卵石粗糙,石缝中生长野草,可减缓雨水流速同时过滤部分泥沙。
另外因地制宜地将半山台地处的低洼地改造为雨水花园,将上游的植草沟引至此处。根据场地旱涝分明的特点,种植灯芯草Juncus effusus、鸢尾Iris tectorum等旱涝皆可生长的亲水植物,利用砺石层、砂层、种植层等多层结构对雨水进行滞留、去污和调蓄。雨水因此通过植草沟溢流至山下的水塘,被重新利用成为山下的浇灌用水。
3.1.4水净化处理
经过现场地探勘测,现状水塘淤泥深度达1 m左右。将水塘改造为景观湖,必须先进行水净化处理,采取清淤、人工浮岛和植物去污等多种方式进行水净化。有机质垃圾随生活污水排放至水塘是淤泥形成的主要原因,另外山上泥沙冲刷入水塘是次要原因。首先对排污管道摸查后开展截污改造,接下来在确保有机污染物不再排入的情况下进行清淤工程。清理出来的大量淤泥可以再生利用,使用含水量为55%~60%的湖底淤泥和淤泥重量比为4%的水土固结剂、淤泥重量比为1%的有机肥混合,作为公园绿化植物的种植土,变废为宝[6]。
针对现状水质富营养化的特点,在水中设置4个生态浮岛,每个生态浮岛由筒型的浮岛单体组成,采用插扣将相邻两单体稳固连接。通过在浮岛上种植根系发达、耐污性强、善于吸收和富集重金属以及N、P等营养元素的水生植物,如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等,进一步净化水质。
3.2 分区设计
基于上层规划定位、现状场地条件和景观生态分析,将公园打造为4个片区。
3.2.1 文化广场区
以西入口及西侧厂区为基础打造文化广场区,同时串联起书院建筑群、厂房建筑群和山体,构成游客上山的主要路径。西入口位于城市主干道,是公园的主入口。该片区以复合的景观风格表达传统文化和工业文化相融合的场地历史内涵。跟随路径由西往东地势逐渐升高,景观形式也从现代中式景观过渡到工业遗产风景观。
入口广场采用青砖墙、灰色花岗岩铺装,与相邻的书院建筑群主体色调一致,同时设立楼梯与莲峰书院连接,使两处景点相融合,统筹考虑人流流线,打破不同主体间的地块边界。现状西入口以东存在一处比地面高约3 m的高台,为了避免出现上下迂回的游览路线,通过挖土将平台降低高度与周边地形接顺,并且采用抗滑桩形式的挡土墙确保开挖时相邻地块的文物安全。
3.2.2 生态广场区
以公园北入口为基础打造生态广场区,结合地形条件构建台地式生态游憩空间。北入口现状是工厂宿舍包围的通道及平台,具有台地式景观的雏形,且绿化植被覆盖率高。设计强调对现状地形特点的原真性保护,园建和园路因循地形设置,并引入生态设施到场地中。多变的地形和生态的景观是该片区的设计亮点。
生态广场区从北到南高差达20 m,平均坡度达到11%。巨大的高差是创造水景的天然基因,通过布置水池及跌水景观,增加游人行进中的乐趣,弱化爬坡的疲惫感。同时种植睡莲Nymphaea tetragona、水葱等具有生态净化作用的水生植物,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3.2.3 创意广场区
以公园南入口为基础打造创意广场区,结合工业厂房及水塘构建创意滨水空间。现状场地上厂房和民居临水分布,开敞空间呈破碎化,视线通达性差。通过对现状建筑的梳理,制订了“拆一留二”的改造策略,即对水塘边的建筑拆除临水一线,保留二线进行改造,打开滨水活动空间,并留出景观视线通廊。利用现状的工业设施改造成公共艺术景观,重塑场地记忆,使游客产生共鸣。通过设置滨水木栈道,保留现有的滨水榕树,形成在树荫下划水的体验[7~8]。
3.2.4 森林游览区
以山体部分作为森林游览区,尊重山地原有地貌,生态技术和工程技术相结合修复自然生态,构建山地森林游憩空间。针对大雾岗山体较小的特点,运用障景、漏景等造景手法,打造一条环山主园路及多条次级园路,沿山路设置古窑造型的公共艺术,化解山体面积小、游览时间短的劣势。同时通过在山坳处架设木栈道,最大落差达10 m,从而串联山上景观节点、眺望点和露营、徒步体验点,形成半小时登山游览体验(图3)。
3.3 工业元素的活化利用
现有场地上的工业设施具有浓厚的历史感,虽然已经荒废甚至破败,但经过修复重新利用于公园景观中,散发出特定的历史氛围。
3.3.1 厂房改造
现状厂房基本为框架结构,外观虽然残破但建筑结构并没受到太大损坏。通过与公园片区相协调,将厂房改造为工业风的景观廊架。首先将墙体和屋顶打掉,屋顶更换为钢化玻璃,再对梁柱结构的表面进行修补和粉刷,使阴暗压抑的厂房转变为光亮通透的半开敞空间。通过植物绿化和静态水景分割空间,缓解厂房内尺度过大的空旷感。景观环境的提升,使得厂房不再是废弃死角,同时留出空间改造为画廊、咖啡茶座、商店等,为后期的招租营运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9]。
3.3.2 瓦片景墙
旧厂房、旧仓库被改造后,将产生大量拆解后的建筑构件和垃圾碎片,易造成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而转运处理也是棘手的难题。对拆卸下来的屋顶瓦片和生产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作为景观装置的配件,因此原地消化掉很大一部分建筑和设备的构建。
位于西入口广场的景墙采用砖砌结构,厂房旧瓦片和工字钢作为表层装饰面。瓦片根据不同规格,设计为3种不同的叠放方式,形成韵律感,避免了单一性的视觉疲劳。瓦片和工字钢的叠加使用,使原有的工业元素在场地上重构与焕发新生命,同时也是对场地历史的追溯。
3.3.3 变压器围护装置
现状变压器围护结构为封闭式实体围墙,不利于变压器设施的通风散热,此外变压器的外观上与周边环境不协调显得突兀。在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的基础上,于设计中将变压器的围护形式由封闭的砖墙改造为可通风散热的通透围栏。结合所在片区的主题风格,在细节设计中融入了岭南元素和现代工业元素,采用菱形编织的双层铁丝围栏形式,铁丝围栏中嵌入厂房建筑拆卸下来的瓦片,使得整个变压器围护装置外形美观且融入周围环境。围栏顶部连接一圈宽1.4 m的钢化玻璃,方便对设备的高处检修。同时顶面其他位置及围栏保持镂空,确保整个围护装置的通风性(图4)。
4 结语
在大雾岗森林公园项目中,以生态文明引领工业遗产的改造和公园的设计建设,将公园当成大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生命体来对待,强调山水与人文的协调、历史与当代的融合,关注生态环境同时关注游客体验,是以工业景观的再生与重塑支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使其形成长期的良性生态循环。
注:图4为龙麟绘制,其余图片为作者自绘自摄。
图3 森林游览区建成照片
图4 变压器围护装置立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