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及其对策
2019-01-14
(浙江工业大学 工业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随着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层层落地,高校的科技成果、高校的科研活动通过何种载体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实现技术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是摆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世界范围内,主要国家为了寻找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创新领先优势,积极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卓越创新中心、未来科学平台、创新公共空间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服务网络建设。而纵观国内,政府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意图明显,新型研发机构被看作实现我国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科技供给侧”的有效载体和未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高校必然需要在现有高校内部科研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探索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机制和路径。
一、高校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一)高校需要新型研发机构来激活校内科研资源
新型研发机构是近年来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研发组织形式,它采用市场化方式运营,其最大的特点是:专注于产业价值链的前端和终端,也就是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环节,中间的生产制造委托外包[1],员工多为研发人员,生产性员工几乎没有。一般认为,新型研发机构是由多元的投资主体进行投资、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市场导向的研发模式以及孵化育成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独立法人组织[2]。它本质上是一种深化的产学研合作,通过将产、学、研三方在一个企业框架下进行深度融合,使研发机构、高校、创新型企业、政府支持和社会资本结合在一起,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创新资源,既进行基础研究又直接面向市场需求进行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的独立法人组织。现有文献主要将新型研发机构分为高校占主导的校地共建型、科研院所占主导的院地共建型以及企业主导型三种[3]。我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兴起主要集中在2005年以后(见表1),在26家机构中由高校主导的研究机构有11所主要集中于浙江和陕西,而江苏的新型研究机构均为科研院与企业主导,各占一半。同时诸多文献中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等作为实例来分析高校占主导地位的校地共建型研究机构的发展现状。可见高校发展新型研究机构从理论层面是可行的。
而从新型研发机构的产生来看,新型研发机构是相对于传统研究机构而言的。传统研究机构受到体制机制的束缚,“计划经济”色彩浓郁,研发活动不能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研发人员的创新研发行为缺失,众多研发成果束之高阁,研究机构作为科技供给方的有效性大为降低,严重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创新。因此新型研发机构才得以应运而生。高校内的科研体制或者说科研评价体制唯项目数、唯论文数、唯获奖数的倾向由来已久,从高校的各大排名表中科研工作评价的指向性非常明确,高校的科研工作不得不围绕着各项指标来进行,严重束缚了高校创新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从个体科研活动而言,教师从事科研目的是以个人发展居多,如职称晋升等,其科研活动的内容就仅仅会根据晋升条件、个人科研能力而选择相对容易的,至于是否能给社会经济带来收益基本不在考虑范畴,因此很多科研活动的成果仅仅只是“拿个项目、发篇论文”就结束了,后续的成果根本无法应用。同时高校教师在晋升教授后就专心教学,科研工作几乎为零;年轻教师有科研热情和动力但迫于晋升压力,不得不顺应;有部分教师致力于工程应用研究,但得不到体制的认可,游走于科研体制的边缘,有时迫于晋升压力也不得不进行科研活动转向。再者从高校内最具创新能力的创新团队而言,高校内科研资源的配置几乎都向创新团队倾斜,但创新团队间科研产出不平衡非常明显,尤其是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最后从高校内部科研机构来看,很多科研机构是无编制、无人员的虚设机构,“一个团队多块牌子”的现象比比皆是,科研机构仅仅成为对外宣传的内容,而未真正开展相应的研发活动。因此高校同样急需引入新型研发机构,利用校外资源去激活校内科研资源的有效配置,让有志于投身成果产业化领域的教师能够紧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开展成果转化相关的研发活动。
表1 全国部分省份新型研发机构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相关文献[4]及网络公开资料。
(二)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高校的智力支持
新型研发机构需要有面向市场的先进技术研发能力,无论何种组建模式的新型研发机构,人才是机构发展的关键,没有技术研发的领军人才和协同作战的研发团队,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可能实现。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据地和高端人才的汇聚地,在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尤其是初期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任何成果产业化都需要技术源头,而技术源头的研发能力高校并不弱,因此新型研发机构的组建中高校的智力支持必不可少。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高校致力于成果产业化的高层次人才的加盟。研发活动是新型研发机构的核心,研发活动的主体研发人员多来源于高校或传统研发机构。高校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人员在组建初期需要从高校内部选拔有成果产业化经验和能力的研究团队担任;科研院所占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也需要从高校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其研发团队;企业主导的新型研发机构在其企业原有研发团队基础上同样需要高校相关领域的研发人员参与合作。因此无论何种组建方式,无论何种研发人员的聘用形式,高校作为人才汇聚地,是新型研发机构选择研发人员的重要途径。
其次,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需要与高校合作。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不可能源源不断地从外部引入新的研发团队,必然是要在研发机构内部建立起有效的人才培养通道。而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三大任务之一,其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都相对成熟,人才培养的平台也相对便捷,因而是新型研发机构人才培养的重要合作方。新型研发机构可以与高校已有学科、学位点进行合作培养,将新型研发机构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场所,将高校的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法嫁接到新型研发机构内,形成人才孵化的良性循环。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也可以与高校合作申报类似于博士后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的高端人才培养平台,吸引优秀的人才。
再次,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通道,建立起完整的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并实现对接。有研究认为新型研发机构群体的存在与否,是判断某一产业实现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贯通的标志[5]。高校的研发活动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基础研究往往是创新源头,任何一个产业新产品的研发都需要从技术上去找创新源头,而创新源头又都需要以基础研究为基石进行探索,因此高校与市场需求相契合的基础研究往往能作为技术源头被引入新型研发机构,从而也能带动起一批优秀研发人员进入新型研发机构进行后续研究。
二、高校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目的性
科技成果实现转化、产业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科研活动的现实场景中,“我们不可能要求一个教授从发明创造,一直跑到自己去创办企业,因为做科研的人很难从企业赚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这部分人去跑市场就好比‘让木匠去做飞机’,成功率很低”[6]。因此新型研发机构的出现理论上要帮助高校或科研院所解决科技成果对接市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合理实现“技术落地”,并在落地过程中促进区域产业的集聚。
(一)高校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能够将“技术落地”做实做强
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战略是围绕区域、行业中的重大技术需求,重视前沿技术研究和研发成果的产业化,即强调面向市场的“技术+应用”的研发模式,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新业态。因而新型研发机构的定位目标是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如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自主研发新一代基因测序仪BGISEQ-500,成为行业领先的高通量测序平台[7];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在两年时间内完成1200余项超材料领域的底层知识产权突破,将全球超材料领域知识产权申请量提升到80%以上,为后续建设国际首条超材料生产线,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达5亿元[8]。已有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轨迹凸显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研发、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活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的某一环节的深入研发,而强调三者的同步研发、逆向创新和交叉融合,即科学发现驱动技术发明,技术发明推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反哺科学发现的研发模式[9]。在整个创新链上,价值链、技术链、产业链深度融合,不再是简单的单向性单通道关系,而是复杂的多向性多通道关系。研发方向不盲目,贴合市场需求,技术的创新不断推动产品创新,产品的创新又倒逼技术的创新,创新链的各个点面相互支撑,才能使研发机构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
(二)高校发展新型研发机构能够推动区域产业集聚
新型研发机构的设立需要分析研发机构的研发技术的应用领域、地区产业发展特点以及相应的研发产业链的成熟度等因素,而选择地区产业发展相对成熟、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能够进行技术应用的地区进行布局建设。
一是产业发展成熟的地区,其对市场的敏感度就越高,能够使新型研发机构快速获取市场信息,解决研发机构与产品市场的空间临近问题。同时产业发展成熟地区相应人才的集聚度高,研发机构搜寻各层次技术研发人才的时间、成本能够减少,效率能够提高。二是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的地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度高,政府方面会出台相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鼓励地方企业进行产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企业相应在产业技术改造方面会引入新技术,丰富产品线,提高产能,创新商业模式,因此新型研发机构能够帮助解决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应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三是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需要找到相应技术应用的领域、产业,因此需要从合作方或者设立区域内获得相应的资源,能够使得研发机构拥有的技术快速落地,提高技术转移的传递效率。同时新型研发机构不仅有自主研发的能力,而且有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能力,推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
三、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对策
(一)强调市场导向的机构设立原则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要求“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即要求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内容、研发形式、研发过程要与市场需求、要求紧密结合,要以市场为导向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因此高校在探讨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时一定要从区域地方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建立适合区域地方产业、企业发展的机构。同时对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科技成果优势、创新研发能力、产业化能力等方面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尽可能按照地域——产业的思路来谋划布局,发挥跨学科的协同创新能力。
(二)明确新型研究机构的功能定位
在新型研发机构布局建设阶段,需要明确定位。高校联合各方建立新型研究机构的目的是促进校内研发体系的转移转化,高校内的研发体系是一个内循环系统,需要通过新型研发机构这个载体使内循环系统与外部形成互动循环,使内循环系统中适应外部需求的血液流出进入外部循环系统,促进外循环系统的流动,而在外部循环系统中血液又会反馈流回至内循环系统,使得内循环系统的血液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从而推动整个高校研发体系的循环创新。因此新型研发机构要围绕“地区产业基础、发展需求”,从顶层设计规划好几个功能、几个重点研究发展的学科方向,不需要面面俱到,主要解决产业链上游到中游的技术转化、中游到下游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孵化等,形成研发、产业、人才、资本的良性循环圈。
(三)提升合作主体的利益共享和风险防范意识
新型研发机构不仅需要利用立场机制整合配置研发机构发展过程中各方创新资源,在进行基础技术研发基础上寻找应用点和产业化路径,而且需要在研发转化过程中协同好各方利益,充分考虑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实现各方的互利共赢,避免传统产学研合作的种种弊端。因此高校在谋划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时与各合作主体间的利益、风险都需要提前进行评估,与政府合作要防范政治风险、与企业合作要防范经济风险,要以协议的形式事先明确研发机构的产权归属、利益分配、资源统筹等问题,最大程度地避免因利益分配不均、政策措施变更等因素造成的合作中断,提高研发机构各合作主体的风险承担责任与义务,保证新型研发机构运作的稳定性。
(四)建立根据研发需求引进人才的灵活机制
人才是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中坚力量,没有研发人才,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便无从谈起。因此要运用新型研究机构市场化、企业化、柔性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机制,包括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在高校内部选人时,要改变以往以论文、职称论英雄的评价导向,要以个人创新研发能力、开拓市场能力等方面来评价,使得能够进行成果产业化的人才真正到能发挥作用的领域去施展拳脚。同时对于高校而言,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的目的是利用体制外的资源来弥补体制内资源的不足,因此,在引进人才方面不能按照体制内的引进要求来确立引人标准,而是要按照新型研发机构的研发需求来引进人才,人才要确保用在刀刃上。
(五)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的运行机制
一是决策约束机制。新型研发机构的合作各方需要组织成立相应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机构,如董事会、理事会或者委员会等,由相应的决策机构决定研发机构发展的重大事项、规章制度和特殊政策,委任合适人选担任研发机构的重要岗位,如首席研究员、执行院长等。二是要素协同机制。新型研发机构的各合作方要将具体的政策落实到研发机构内,并将研发机构的内部运作机制与各合作方的各类政策文件进行衔接。如高校层面要对新型研发机构形成的各类文件制度进行固化,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资源毫无障碍地向研发机构流动,保持机构创新的活动,尤其是教师在研究机构从事的研发活动与校内研发活动需对等评价。政府层面要给予新型研发机构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研发机构积极投身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三是激励发展机制。激励发展机制是任何一个机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设立和重视的,对研发机构发展有利的文化、行为、价值观等都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激励方式给予引导和鼓励,尤其是专家教授入驻研发机构进行创新创业的行为、研发人员进行的开创性研发工作要给予重点激励,营造创新激励的研发环境。四是共享服务机制。要主动面向地方产业和企业提供合同研发、检验检测、仪器共享等开放服务内容,从服务中积极洞察产业和企业发展动向,积极调整研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