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9-01-14张洪杰
张洪杰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医疗保障局,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是医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服务中,发挥出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医疗事业发展中,医疗保障档案有着海量信息资源,可为医疗各项工作提供服务,保证了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医疗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医疗保证档案管理工作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应对措施的探讨,让医疗保障档案管理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提供更高的服务。鉴于此,本文对“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分析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档案综合管理意识薄弱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需医院各部门加强合作,才能保证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效果。然而现阶段部分医疗部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要性认识,致使其在实践中,比较轻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自然也会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马虎了事行为,造成部分医疗部门档案材料缺失,从而导致医疗档案材料无法保证完整性,严重情况下,档案资料会出现遗失等问题,致使档案管理工作水平难以提高,不利于发挥档案管理工作效能[1]。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信息收集力度不够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完善的制度是保证管理工作实效的基础。然而现阶段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并不完善,一些具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尚未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造成这类材料遗失,进而导致档案完整性不保。这样一来,医疗保障信息资源将会缺乏整合性,无法满足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影响到了医疗保障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发展[2]。
(三)档案保管条件差
少数医疗保障档案管理部门缺乏专门的档案管理室,保障档案分别由各环节工作部门保管,尚未将保障档案集中起来,统一管理。除此之外,少数部门虽将保障档案收集到一起,并实施集中管理,但是在日常管理中,尚未重视细节管理,例如保管室温度、湿度不适合,尚未添置相关设备,造成档案原件损失严重,自然难以发挥档案管理价值[3]。
二、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加强档案法律等宣传;其次,各级档案主管部门需加大医疗保障档案管理人员培训,具体涉及到业务知识、管理知识等,可借助系统培训,在增强档案管理人员档案管理意识的基础上,促使其具备相应的档案管理能力,才能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运用自身具备的能力,做好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最后,政府档案管理部门需制定并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并定期进行工作考核,以此增强相关人员档案管理意识,促使其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各级行政档案主管部门需结合本辖区的具体情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并结合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明确工作细则、管理体制、职责任务等。同时,注重医疗保障档案文件材料收集、移交以及利用等,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同时可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自身需要不断增强个人责任意识,在实践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
(三)加大医疗保障档案硬件设施投入
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需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医疗保障档案硬件设施投入,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基础设施。首先,各医疗保障档案需建立独立档案室,在日常管理中,需结合档案保管条件,在档案室内购置除湿机、加湿器、灭火器等设备。同时,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需注重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实现医疗保障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医疗保障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才能真正意义上让医疗保障档案与时俱进,更好利用好医疗保障档案,让医疗保障档案更好服务社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疗保障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还存在档案综合管理意识薄弱、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档案信息收集力度不够、档案保管条件差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医疗保障档案信息价值与作用的发挥。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有必要注重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完善管理制度以及加大医疗保障档案硬件设施投入等措施的实践,以有效提高医疗保障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