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务实”
2019-01-14江苏省淮阴中学
江苏省淮阴中学 张 丹
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深受学生欢迎的课堂?如何让语文课堂少点浮躁,散发出有人的书香?这些话题都值得教师好好深思和探究。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让语文理性回归,帮助学生在真正畅所欲言中发现精彩,在咬文嚼字中感受快乐,让语文成为学生积淀丰富文化知识和提升语用技能的重要途径,定能够使得语文教学更有生机活力,更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和注意力,利于他们在深入探知中获得理性认知,深化感悟,增强其语文学习的激情与内生动力。
一、教学用语科学规范:言简意赅
语文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科学、规范、合理、有效应该其中应有的内涵,应该是学生传承语言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此为契机,突出教学用语规范,能够让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精神,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深层次认知感悟。科学用语,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汉语表达的运用规则,更利于学生在学习中深化识记运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应有生动鲜活的语言外,更应该以科学规范为前提。在教学导入语上,应该做到言简意赅,不可出现是似而非、模棱两可的语言,不可出现网络用语,以此来追求所谓的噱头。在表达运用中应该以新华社播发的语言为根本,尤其在多音词的表达把握中,不可出现偏差。越是优秀的语文教师,越注重教学用语规范,越能正确使用语言,给学生发挥好榜样带头示范作用。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得学生在不断深化理解记忆中形成深刻印象,增强其语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从教学用语中规范自己的表达,能够让学生在主动接受和深入品味中获得不一样的感触,利于其在真正融入语文课堂中形成丰富感知。结合教学用语的科学性,突出语言规范、丰富流畅、简洁明了、要言不烦等特征,多纠正学生在课堂上的用语错误,定能使得他们在主动接受规范用语中深化识记运用。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追求真理
培养学生不盲从权威,多在大胆质疑学习和使用语文,是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学生今后人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更是其提高自身语文学科综合素养的必然发展需要。这种质疑不仅符合学思践悟的要求,更能成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动力。
学生多质疑,便于他们在互动中深化理解记忆。如,在《祝福》教学指导中,针对“祥林嫂为什么将辛辛苦苦积攒的薪水去捐给寺庙当门槛,任人踩踏”的话题,很多同学认为,这是典型的愚昧,认为这是祥林嫂封建迷信的表现。这样的想法没有错,但如果请学生思考:造成这样的原因时什么?答案自然就有很多种,但其中的一点就是封建思想的“三从四德”与“三纲五常”作怪,封建统治者以此为借口欺压百姓。不过,也有同学提出了这样的疑问:那为何祥林嫂是心甘情愿接受这样的欺骗呢?有的同学便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家庭破碎,屡次的不顺,使得祥林嫂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怀疑,有了更多的困惑,才会有了这样的可笑想法。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是一种精神的麻木,更是告诉改革者,解放民众,首先应该从他们的精神改革抓起。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利于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深入表达交流,定会唤醒其主动探知质疑的意识。以大胆质疑为导向,鼓励学生多建言献策,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和主动切磋中发现问题,定会增强他们的学习探知运用能力水平,喜欢上语文。
三、回归语言表达交际:学以致用
交际是语言的本质,也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的必然需要。回归语言的交际性,多给学生相应的表达运用机会,能够让他们在实践运用中深化理解,提升语用的综合能力。回归语言的交际性,多给学生相应的提示与引导,利于他们在灵活表达运用中深化感知,增强其表达运用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实践出真知,表达是语言的生命线。如,在《烛之武退秦师》阅读引导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的表达内涵,不妨建议学生思考:为何说磨难是人生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科目?这样的开放性话题,能够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但真正做到言之有理,更需要细心的打磨。很多同学在认真思考中,能够结合自身的理解感知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运用表达交流的形式进行深入探讨,有的同学说,离开了磨难,也就没有从容镇定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历史可能就要改写了。有的同学说,任何成功都是建立在辛勤汗水浇灌基础上开出的美丽花朵,都是历经磨难而形成的坚韧不拔和顽强拼搏,更是让自己不断强大的“大马力”。有的同学认为,从晋文公身上,自己感受到这样的精神是人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食粮,需要从中吸收营养。
搭建平台让学生主动对话交流,能够使得学生在深入互动和探讨的基础上形成独特认知,切实增强自身的语用灵活性。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深入表达交流,帮助他们在主动对话中丰富感知,增强学习的激情和主动性。
如前所述,语文课堂需要师生在回归语言教学中多点用心和打磨,需要在真正咬文嚼字的过程中深入体味和揣摩。这是语文课堂理性回归的必然需要,以此为契机,多鼓励学生从文本研读中感受人文情怀,从生活中感受语言的特有魅力,定会激活他们学习语文的内生动力与激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