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清如水”
——我的语文教学观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经验文本情感

苏州市沧浪实验小学有着百年的积淀,“沧浪”不仅是校名,其文化意涵也日渐渗透进学校的教学文化之中。“沧浪”二字,一个指的是天,一个指的是水。老子对水的品格推崇备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性格几于道,而道法自然,因此水是最接近自然本性的。因而我们推行的“沧浪课程”也有自然的指向,鼓励学生在自然中学习,认识自然,发现自然,发掘自身的天性,顺乎自然地生长。

在这些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自然的,具有水的文化品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给学生带来自然生长的体验。这种对教学的认识逐步沉淀,由少到多,由混沌到清晰,我试图把它归纳为“一清如水”。

一、内涵及特质

分析“一清如水”的意涵,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指教学像水一般清简、不复杂,但能把握住核心要素,并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分而述之也各有意涵。比如,“一”,是一以贯之的语文立场,在教学中始终以儿童的精神成长,以语文教育为指向,以民族文化传承为使命,不断探索新的教学实践,也不断减少复杂的干扰,这是最基本的价值追求。“清”,表达的是对清新课堂的向往,追求清在、清简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逐步走向清澈澄明之境。“如水”,既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指向,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目标,希望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带着“沧浪”的文化传承和学生成长的愿景目标及学科的基本特质,我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要有清晰的目标、清雅的语言、清爽的环节,“大道至简”,引领语文教学回归自己的家园。大致说来,“一清如水”的课堂,应具有以下几个特质:

1.清晰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积累”“习惯”,重中之重是“读”和“写”。一节“清简”的语文课首先应该有“清晰的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参考以下几个要素:(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一个标杆,课堂教学是达成这个标杆的载体。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紧紧扣住语文课程标准,尤其要关注学段差异。(2)学情。教师对学生掌握了什么知识和将要掌握什么知识,学生已经有了哪些能力和将要训练哪些能力,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3)文本。文本的特点是教学要关注的,是制定教学目标要考虑的。只有把握文本特点,才能制定出切合文本的教学目标。(4)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

2.清简的设计。

教学设计要清简,首先教学环节要清爽。烦琐的讲解和分析并不是语文学习的正途。清爽的价值在于:(1)削枝强干。重点突出小学语文课堂的核心,旁逸斜出的枝丫要精简;要让学生在重点的目标和内容上有充分的学习时间。比如讨论交流,朗读书写,这些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2)易于学生理解。教学环节必须让学生容易理解,过于烦琐的设计反而让学生抓不住重点。(3)注重整体设计。教学环节的清爽并不是简单、简陋。要抓住重点,提领而顿,教学设计着眼整体考虑。

教学设计要清简,教学方式的选择也很重要。有人说学习内容重于学习方式,其实不然,学习方式决定了你学到什么。教学设计的清简,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去阅读体验,去交流实践。而不是一味地听教师说、教师分析,以至于最后没有了学生自己的个性化体验。

3.清雅的语言。

语文课堂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堂,和其他课程相比,教师的语言本身就具有极高的课程价值。试想,一个表述含混不清的语文教师,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字敏感?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更加努力地锤炼语言,清楚明确地传达语义和情感、交流和沟通,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才会更加丰富。清雅的语言也有一些具体的指向:(1)清楚明白。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清楚明白、言简意赅,能够精准地传达自己的意思。(2)采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有的教师总是困惑,为什么自己说了很多,解释了很多,学生也能够复述,可就是考察时不过关。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习惯使用自己的语言体系,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话语系统,导致了学生的理解总是表面化,没有将教师所讲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3)雅致。教师语言的雅致是指对学生的尊重,不粗俗。当我们把学生看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时,语言上的尊重是必须的要求。无论是教诲还是指点,都要让学生有自己的“认知尊严”(苏霍姆林斯基语),要让他们有尊严地学习。

王荣生先生认为有效课堂的几个标志是:(1)学生“学的活动”有比较充分完整的时间;(2)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比较充分的表达与交流;(3)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共同的学习经验。清简的语文课,正是指向了这一目标,希望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更加准确的定位。

二、原则与策略

“一清如水”的语文课堂是简明的,但是并不排除丰富性。课堂教学本身是复杂的,因此理解课堂教学的思维也不能是线性的。清简课堂还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1.清简与丰富的统一。清简并不是简单,正如周国平所言,丰富的安静是更加美好的状态。语文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的,但呈现的方式却要力求清简。2.求知与立本的统一。语文学习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求取知识获得技能,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使学生成为个体的能站立的人。3.传授与习得的统一。母语的学习有先天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语文学习绝不仅仅来自课内,而是要向生活打开的,知识技能既有努力学习的结果,也有潜移默化、逐步习得的结果,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秉持这样的原则,“一清如水”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呈现如下特点。

1.言语与情感交织。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阅读教学中“情感熏陶”与“语言发展”始终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教者或者注重情感,忽视语言训练;或者偏重认知,忽视情感;或者油水分离,知情脱节。众所周知,语言与情感是有机的统一体,离开了情感,语言的存在便失去了生机和活力;离开了语言,情感的表达将失去根基和依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须妥善处理“语言”与“情感”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言语得到发展,情感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完善。具体包括:(1)抓住文本语言美感,通过朗读感知情感。小学语文教材入选内容大多是名家名篇,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教师要注意抓住文本语言美的特质,引导学生通过多重朗读感受其冲击力,并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本情感因素,进而走进文本核心,深度挖掘文本内涵。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掌握文本特质。不同体裁、不同内容、不同表达的文本都有各自的特性,每一种文本需要匹配合适的朗读方法,教师要给出确切的引导。(2)抓住精美语言段落,通过品读触摸情感。教师要注意以教材中的精美语段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反复品读中触摸到语言的精髓,并在语言内质挖掘中对文本情感因素进行体察品味。(3)抓住语言训练点,通过研读培养情感。经典的文本创作离不开作者的独具匠心的语言打造,字词、语句、语段的精美构成,精巧句式的选择,典型段式的构成,谋篇布局的手法,个性化的表达应用,这些都是需要重点学习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语言训练为切入点,通过推敲、品味、比较等方式,领悟文本语言运用的精美特点,还要注重对重点句子、过渡段进行分析比对,掌握语言运用技巧,从而形成情感认知途径。

2.文本与生活交融。

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语文课堂教学必须遵循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改变目前语文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的窘迫境地,打通学生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将文本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整合起来,将语文的小课堂与生活的大课堂连接起来,这样,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具体包括:(1)立足教材,激活“生活文本”。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有立足教材,以教材为起点,激活学生的“生活文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内容,感受生活的气息,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的活力,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情感体验。(2)立足生活经验,促进阅读理解。语文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努力在学生阅读理解的内容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建立一种相似或相对的联系,这样,学生才有意义建构的基础和深入探究的动力。(3)模拟生活情境,促进言语实践。将言语实践活动置于模拟的生活情境之中,无形中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现实需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起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因此,在模拟生活情境中进行的言语实践活动将更加简便有效。

3.传承与延展交汇。

部编版语文教材有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理念,就是联系生活、引导发现、倡导运用,构建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课程体系。因此,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应再囿于传统的教材文本,而应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体现“阅读+”的思维,加强语文与生活、社会、世界的联系,满足认知和情感发展的需要。尤其应关注语文学科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联系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理解当下的生活和民族的精神脉络。语文教学要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打破教材边界,打破课堂时间空间的局限,真正为实现儿童的自主学习助力。

三、实践与展望

语文课程与教学归根结底是要着眼于儿童的生命成长,提高儿童的语文素养,所以促进儿童发展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出发点。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是让儿童有切身的经验与体验,把客观的知识转变为个性化的、有温度的言语经验、思维经验、情感经验等,从而促进学生由知识技能的增长向文化、智慧的提升转变。基于“一清如水”的语文教育追求,我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和探索。

1.语文教学努力与学生个体精神世界相关联。

外在于学生个体经验的知识是无法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因此面对语文学习中的各种课程资源,作为学习者的儿童并非简单接受,而需要主动建构。学生运用自己的头脑形成对事物或现象的解释和理解,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开放、互动、探究的课程环境中,将外在的课程学习与精神世界相连接。比如阅读《论语》,重要的不是记住孔子说了些什么,如何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而是要不断地探寻孔子的学生如何学习,孔子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思考人生价值等等,这些人文性的问题,很多是穿越历史时空、具有永恒意义的,是今天的儿童也许有不同的答案但同样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旦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习的课程知识并不是僵死的,就是对自己的当下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时,语文就具有了“涉身”的意义,而不再是外在于儿童精神世界的东西,如此才能“打下精神的底色”。

2.语文学习要在实践中获得语文经验。

背诵式的语文学习体现的是一种占有式的知识观,是大工业生产以来盛行于语文教育领域的知识取向,即占有的知识越多越有用。但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的存储已经不再是衡量个体文化精神的标准。无法成为经验的知识,即使占有很多,也犹如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文件一样,是冷冰冰的,没有个性的。生命的过程就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意味着经历和体验,它需要实践,需要与周遭世界互动,生命在经验的改造中获得成长。因此,语文教学需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体的语文实践探索,与母语文化展开多层次的交往,使语文课程资源转化为个体的经验,这时的经验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人类文化与个体精神的相遇和统一。语文学习不能没有实践,这个实践既包括精神实践,即切己的思考、反省,也包括言语实践,如相互的交流讨论;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社会实践,学生唯有把所学的语文贯穿到现实生活中,并且能够应对现实的生活,才达到了“运用”的根本目的。因此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学到思,从思到行,学、思、行结合,才可能将母语融到血液中去。

3.发挥语文学习过程的教学价值。

这是由语文经验所决定的,因为任何的经验都需要过程的体验。专注结果的语文教学往往在意的是“学生记住了多少语文知识”“会不会背,懂不懂它们的意思”“学生在习作中会不会用上一两句名言警句”这些表象性的指标。而注重过程体验的教学一定需要关注“学生喜不喜欢,认不认同”“有没有经过认真的反思”“有没有找到与自己生活的联系”等等这样一些问题。而是否记得住,是否能够运用,都是由衷热爱、积极思考、不断实践的自然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有自己的体验,要将自己的体验融入与学生交流讨论的课程经历中,在同一个情境中,师生对话、交流,共度文化之旅和生命历程,在同一个文化情境中共同创造内在的、动态的、人格化的精神意义。

综上,“教什么”固然影响着学生文化世界的建构,“怎么教”一样有着重要影响。教师看待问题的眼光,对待学生成长的长远目光,有没有批判性思维、质疑精神,能否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是否对生活有着无限的热情等等,这些都会在他的教学中,通过他的言行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既关注教师教学行为在知识传授上的作用与价值,也关注这些行为在学生精神世界的可能影响。教师就是课程,语文教师就是语文课程,这种影响力不容忽视。所以“一清如水”的语文教学,也能够涵养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心理品性。

猜你喜欢

经验文本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