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台湾农业废弃物文化创意再生的探访调查
——以梨理人农村工作室为例

2019-01-14刘李航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套袋废弃物农业

刘李航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一、背景介绍

(一)简介

梨理人农村工作室是由两位台湾青年所创立,透过台湾水保局的洄游计划来到台中市后里农村,意外发现每年高接梨采收后,产生大批废弃梨梗,梨农多以焚烧处理,造成空气污染,于是与台中后里仁里小区连手合作,透过创意将梨梗做成了独具特色的梨烟笔,进一步规划了农业废弃物再生模式,从源头素材 ( 套袋、肥料等 ) 的改良、回收分类的推广到经营品牌,透过工艺品、观光、产业改良来最大化农弃物的价值,响应环保,又形塑在地特色,希望最后能引更多人对农村议题的关注及促使青年洄乡发展。

(二)历史

2015年的暑假,梨理人透过台湾水保局的计划到了台中后里的农村——仁里里小区,旧名猫仔坑,恰好撞见了高接梨的采收季,也第一次遇见农村燃烧农弃物的状况,于是梨理人便集思广益,想要找到方法,协助农民朝对环境友善的生产方式法展,甚至可以将农弃物变黄金,成为农村的另一块瑰宝,而这些发想由年轻人来执行是再适合不过的事情。

(三)农业废弃物再生模式

1.源头减量-素材研究

将好的素材重复使用,如包塑铁线整平、完整套袋,破碎的套袋、梨枝则可结合抄纸、染布、木作变成产品,而化工纸袋、电火布、包塑铁线进行改良。

2.集中回收-不再燃烧

在梨村内寻找 2-3 处回收地,采收季时租借并负维护责任,由团队成员协同小区果农与临时人员定期将农弃物做分类 ( 梨梗、套袋等 ) ,并区分是否可再利用。不可利用之废弃物定期请清洁队员回收,可利用之废弃物作为再生产品的原料。

3.农弃再利用-赋予新生命

团队将农弃物可用之素材,如梨梗、完好的套袋,研发制作结合在地产业又兼顾环保的新产品,重新赋予农业废弃物新的生命。

目前梨理人农村工作室研发出以梨梗为原料制成的梨烟笔,成为台中后里在地的特色伴手礼,未来期望研发出更多再生产品,解决更多农弃物问题。

4.理念传达-翻转想法

团队将理念以再生产品、梨村深度小旅行、DIY 体验的方式,传达给更多关心这片土地的人们,期望更多人正视农村的问题,并有更多的资源注入农村;我们也努力让梨农了解并愿意尝试新的农弃处理方式,翻转农村长久以来的惯行。

5.回馈农村-永续循环

而产品的销售利润、深度农村体验小旅行的盈余,将会有25% 回馈到农村,作为租地、分类、雇人等模式的支出,多余的则投入到小区营造及生态教育,以回馈金的方式,持续推动农弃物再生模式。

二、深入访谈

(一)农弃

依照台湾地区环保署定义,农业活动所产出之物质包括农业目标产品及农业剩余物。其中,农业剩余物依是否可于农业生产体系中分解并养分循环及对环境是否有污染,分为「农业生产剩余资材」及「农业废弃物」两类进行管理。

农业剩余物依照可否资源再利用分为剩余物或废弃物,但就实务层面两者如何界定是个问题,有些东西可以利用但没有资金、人力跟技术去研发,有些东西因为跟废弃物混合在一起而被一同遗弃,更重要的是在「价值面」的倡导。

价值的建立在于了解到它为何重要,以农弃物而言,最重要的是在于它对地球的危害,依据今年 5 月 20日报导,欧洲最大单一空气污染源为农业,肥料和牲畜废弃物释出的氮化物飘散至工业区,与工业区释出的污染源结合,最终酿成损害心肺功能的严重影响。其次以农弃物而言它是有办法转化为一些获益及产品,透过较小的成本将其改变,让「必要之恶」尽量变小,并产生相对的利益。

台湾高接梨的种植方式,是以嫁接的方式,嫁接来自日本、梨山的梨穗,而嫁接需要用到绝缘胶带缠绕,且为隔绝虫害及日晒,会套上含有「湿强剂」和涂上蜡的套袋并以铁丝缠绕,采收过后就会累积大量的农业废弃物,有一部份的原因是真的人力非常不足,农民根本没有余力再去处理剩下的一些废弃物,往往会

以堆积旷野并淋上汽油露天燃烧,而这种不完全燃烧的方式,会造成环境更大的污染。

(二)污染

台中后里素有「花卉之都」的美名,但人们可能不知道,近年来因为空气环境的恶化,检讨的范围加大了。从国内污染到境外污染从工业排放到农弃燃烧从移动污染源乃至个人生活习惯后里同时也是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的地区,累积几十年的农业废弃物议题也浮上台面,让灰蒙蒙的天空常驻于此,居民健康也深受危害。梨理人提出农弃再生的计划认为农弃物需要通盘的考虑。

其实,比起工业废气或是移动污染源,农业废弃物的燃烧更像是隐藏杀手。种植高接梨所产生的废弃物,在露天下燃烧会带来大量 CO2 及 PM( 悬浮粒子 )、戴奥辛等有害物质,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一年种植高接梨后所累积的量就有 5750 万根梨梗,这样的现象也普遍出现在政府无力处理的全台高接梨农村。

三、未来发展

不同的历史渊源、经济基础、消费习惯、地理环境等,导致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地域属性。像湖北三峡人家景区、浙江莫干山创意民宿群、东烟台张裕葡萄酒文化旅游区、北京798艺术区、河南洛阳牡丹文化节等。但在农村地区以农业废弃物为基础去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案例却极少。

农业废弃物未来有潜力往文化产业化发展。因以农业废弃物再生文化为中心,经由精练、再造后发展成可以带来经济效益的产业,可以是一种具有小区文化特色的产品。

打造农村微型产业,增加梨村收入,创造就业机会农民可以靠回收时多赚到一笔收入,除了成为不再露天燃烧的诱因,更可以透过制作产品成为工艺师,或是成为旅行的在地导览员,成为一个微型的产业,更可以分担一年一收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减少露天燃烧农业废弃物,农民一同从事农弃物再生期望透过农弃物再生机制,让农业废弃物得到妥善的处理,在农忙闲暇期,和梨村农民一同分类回收、研发制作产品。

1.延伸经验到其他农弃物上,例如说稻谷、葡萄藤、落果上,将项目拓展

2.打造中国台湾农村特色产业,强调三生并重的农业精神,并以此推展中国台湾农产品与附加农创产品到世界各国。

3.申请成为社会企业,并找到大型企业为合作伙伴,整合更多资源

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地方性、传统性、创意性、手工性的文化资源,与地方产业做生态性的有机整合,建立在地化休闲生活的产业永续经营发展模式,是农业废弃物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套袋废弃物农业
套袋与不套袋对‘宫崎短枝’苹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废弃物”中有孩子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