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临床疗效观察
2019-01-14王云飞李强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王云飞 李强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 (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
内容提要: 目的:评价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使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中以8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有20例属于高能量类型的损伤,30例属于摔倒类型的损伤,30例属于碰撞类型的损伤,采用克氏针与外固定支架法进行治疗。结果: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很高。结论: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法有推广价值。
桡骨远端骨折属于目前临床诊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严重性、粉碎性骨折,在发生以后,症状多表现为手掌部位疼痛、肿胀,并且手掌的屈伸功能会受到一定限制,对生活质量以及正常工作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治疗,将会导致病程加长,甚至致残[1]。因此,下文针对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前来治疗的8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分析,合理的研究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应用优势。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2017年12月~2018年12前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中,选择80例进行分析。年龄分布:23~56岁,平均(43.22±1.11)岁。性别:男45例,女35例。有20例属于高能量类型的损伤,30例属于摔倒类型的损伤,30例属于碰撞类型的损伤。
1.2 方法
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进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处理,然后使用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要求在切开复位之后,针对外固定的支架进行合理的安装,最开始无需锁定,应当结合具体的状况,合理的采用一枚到三枚克氏针,针对骨折断裂的部位进行固定处理,之后结合复位的状况,正确的开展外支架的调整工作。在手术工作完成以后,合理的进行引流处理,确保可以更好地进行手术之后的康复。
2. 结果
2.1 骨折的愈合时间
在采用克氏针方式以及外固定支架方式进行治疗之后,30例患者于4周愈合,35例患者于6周愈合,15例于7周愈合。可以发现,其愈合的时间很短。
2.2 腕关节的功能康复状况
使用Gartland评分方式以及Werley评分方式针对挖关节进行评价,了解实际状况,得到0分~3分,认定为优秀,得到4分~7分,认定为良好,得到8分~19分,认定为尚可,超过20分,认定为很差。针对所得分数进行分析,20例得到2分,腕关节的康复效果很好,各项功能没有受到损害,并且已经可以正常的使用;30例得到4分,在实际康复的过程中,虽然腕关节的功能已经接近于正常状态,但是,偶尔还是有疼痛感,可以对重量很轻的物品进行拿放。30例得到了7分,可以发现这些患者的腕关节康复效果很高,但是功能的恢复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但是在1个月之后,腕关节的功能已经康复。其余患者评分为9分,腕关节的功能康复尚可,不能参与到正常的生活中,存在一定的限制,在一个半月之后,功能得到恢复。
2.3 满意度
针对这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分析,一共为一百分,得到七十分以上认定为非常满意,得到四十分到七十分认定为一般满意,得到四十分以下就是不满意。在调查之后可以发现,40例患者表示自己对这次治疗非常满意,认为医师的操作很专业,并且在手术之后的疼痛感很低,不会对自身的身心健康以及舒适度等产生影响。39例患者表示自己一般满意,认为在实际手术的过程中,对手术知识与内容不了解,在手术之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与自己的预期情况存在差异,但是还是有一些满意之处。1例患者表示自己不满意,认为在手术的过程中,疼痛感很高,并且腕关节的恢复时间过长,对自己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这例患者所表达的观点与想法,可能与个人的手术适应情况、机体免疫力等存在直接联系。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很高,最为主要的发生原因就是车祸撞击、高空坠落、摔倒等,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在发生之后,症状表现为腕关节功能损害、疼痛感很高,如果不能合理的进行治疗以及处理,除了会导致腕关节的功能无法恢复正常之外,还会对其生活质量乃至于身心健康产生一定影响。而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方式就是传统的保守方式、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方式等等,虽然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粉碎类型骨折方面不能保证手术的效果,很容易出现桡骨区域的远端塌陷现象,甚至会发生相互分离的问题,导致手腕旋转的过程中,尺骨的远端摇摆不停,甚至会有撞击感,影响着日常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在使用以往治疗方式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出现骨质结构繁乱,严重的甚至导致软组织密度受到损害,如果不能结合实际状况对症的选择治疗方式,甚至会累及到关节面[2-4]。主要因为粉碎类型的骨折与其他类型骨折相较很严重,以往的治疗方式很难对其进行处理,容易出现愈合问题以及畸形问题,对腕关节功能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为了全面提升整体治疗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应结合具体状况,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上文主要针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过程中,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方式的使用进行分析,在使用此类手术方式之后,30例患者于4周愈合,35例患者于6周愈合,15例于7周愈合。Werley评分20例得到2分,30例得到了7分,30例得到4分,患者对这次治疗的满意度也很高。由此可以得知,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方式在相关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全面促使腕关节功能的康复以及恢复,加快愈合的时间,并提升其满意度[5]。
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可以提升粉碎性骨折区域的稳定性,在保证结构稳定之后,才能使得腕关节在良好的条件与环境之下康复,促使预后的合理改善,全面提升其生活水平。在此情况下,临床医师应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充分认识到克氏针手术设备以及外固定支架设备应用的重要性,并将其合理的使用在桡骨远端的粉碎性骨折当中,增强各方面治疗工作效果,充分发挥出相关治疗法的积极作用。建议在实际治疗之前,合理的使用X线法或是其他方式针对骨折部位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实际的粉碎性骨折状态以及程度,明确克氏针的应用方式与方法,并针对外固定支架的尺寸进行合理调整。在此期间应及时发现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部位存在的手术适应证问题,采用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以免影响整体工作效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具体状况正确采用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方式[6]。
综上所述,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实际治疗的过程中,合理采用克氏针以及外固定支架的联合治疗法,有助于使得愈合的时间加快,促使腕关节的功能合理恢复,具有很好的推广以及应用价值,应给予足够重视,结合患者的发病特点与粉碎性骨折的特征,正确的使用相关治疗方式,遵循对症处理的工作原则,以此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