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2019-01-14车勇多丽丽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腔镜颈部出血量

车勇 多丽丽

1 辽宁省大连市中医医院 外科骨B病房 (辽宁 大连 116013)2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九疗科 (辽宁 大连 116023)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照。方法: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照组施行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施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结果:观察组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甲状腺功能评分接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效果好,可更好改善甲状腺功能评分。

甲状腺良性肿瘤在临床发生率较高,一般是采取手术治疗方式[1]。本研究分析了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比较,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5月~2018年3月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90例作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观察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1~71岁,平均(53.02±5.11)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2.67±1.61)年,肿瘤直径1~3cm,平均(2.32±0.44)cm。单发甲状腺良性肿瘤35例,多发甲状腺良性肿瘤10例。

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2~71岁,平均(53.14±5.15)岁;病程4个月~12年,平均(2.64±1.62)年,肿瘤直径1.1~2.8cm,平均(2.36±0.41)cm。单发甲状腺良性肿瘤34例,多发甲状腺良性肿瘤11例。两组一般资料可比性好。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传统甲状腺手术,在常规术前准备之前,麻醉师进行气管插管进行全身麻醉。将患者置于仰卧位,并在胸骨上方2cm处进行横切口,长度为6~8cm。用超声手术刀处理血管,分离腺体,完全暴露甲状腺肿瘤,然后根据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切除肿瘤。切除后,缝合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完全缝合止血,并放置引流管。检查手术器械,逐层闭合切口。在手术期间移除的肿瘤未经受快速冷冻病理切片以识别肿瘤的性质。

观察组施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放手术治疗。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沿着前胸骨上的皮纹形成约2cm的弯曲切口,并且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依次切割到颈前肌的表面。切断颈部白线并分离颈前肌。用提升钩将颈前肌拉起并放入直径为5mm的内窥镜中以分离甲状腺和结节。单发腺瘤包括部分甲状腺切除术伴腺瘤,多发单侧结节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包括结节的次全切除术。将切除的标本送至冷冻病理检查,例如进行甲状腺全切除术和峡部切除术的恶性肿瘤。使用5-0非侵入性缝合线封闭残留腔,冲洗手术区,放置引流管,并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对两组效果;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手术前后患者甲状腺功能评分;术后切口感染概率。

显效:症状消失,术后康复良好,切口一级愈合,无并发症;有效:症状改善,术后恢复较好,切口愈合较好;无效:不满足显效、有效标准。效果=显效率+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采取t、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效果分析比对

观察组效果45例(100.00%)高于对照组30例(66.67%),P<0.05。

2.2 手术前后甲状腺功能评分分析比对

手术前两组甲状腺功能评分接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手术前对照组甲状腺功能评分(49.13±5.21)分,观察组是(49.44±5.02)分,P>0.05;手术后观察组甲状腺功能评分(92.15±5.12)分优于对照组(84.21±2.15)分,P<0.05。

2.3 两组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分析比对

观察组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分别是(61.21±11.12)min、(22.01±2.61)mL、(9.21±1.23)mL、(2.02±0.12)d、(3.02±0.12)分、(7.21±0.21)分,对照组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分别是(82.14±10.24)min、(45.15±3.57)mL、(12.62±2.59)mL、(4.14±0.24)d、(5.61±2.51)分、(4.14±1.24)分。

2.4 两组术后切口感染概率分析比对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概率3例(6.67%)低于对照组10例(22.22%),P<0.05。

3. 讨论

甲状腺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增加,大多数患者为年轻女性。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在患者颈部留下6~10cm的瘢痕,影响外观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问题和身体创伤。自内镜甲状腺切除术以来,内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由于其微创和逐渐克服了传统甲状腺手术后颈部瘢痕的缺陷而逐渐发展和扩展[3,4]。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最大优点是颈部没有明显手术疤痕。在腹腔镜手术下建立和维护甲状腺手术的手术空间,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空间开阔,视野清晰。采用颈部皮瓣提升法建立手术操作空间,避免了与CO2腔相关的并发症。术中腹腔镜下的视野放大使手术区域更清晰,准确识别喉返神经和甲状腺重要的组织,减少损伤[5]。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传统甲状腺手术,观察组施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结果显示,观察组效果、甲状腺功能评分、手术实施时间、术后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h切口疼痛程度、切口美容评分、术后切口感染概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行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手术效果好,可更好改善甲状腺功能评分。

猜你喜欢

腔镜颈部出血量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颈部练习(中级篇)
改良颈部重要外敷方法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