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哲学思考
2019-01-14王俊
王俊
(中共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党校,辽宁 大连 116041)
法治思维是以法治的理念和法律的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意识。法治方式则是运用法治思维从事法律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基本要求。而当前,制约领导干部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的障碍因素还存在,包括:人治思想在作祟、人情世俗仍存留、道德立场放首位、政策文件高效观和法律虚无主义等。面对这些不足,需要积极从哲学中寻找提升方法。
一、聚焦实际,深刻把握现阶段工作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论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基本原理给我们的启示是,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思想认识要与客观情况相符合,从而把握发展规律,做好任务要求。当前,我们主要须认清三种现实变化:
1.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我们已经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就迫切需要更好地发挥法治的引领、规范、服务、保障作用。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明了新方向。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具有基础性和保障性的作用。这就要求各个部门都能以此为方向,在各项工作中找准切入点,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3.“互联网+”工作模式带来了新挑战。“互联网+”的工作模式能够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平台,但同时也会不同程度地引发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法治去促进“互联网+”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互联网+”的法治化工作格局构建起来。
二、聚焦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积极促进思想认识的实践转化
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为此,我们要坚持理论来源于实践,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在坚持认识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提升的开辟新境界。当前,我们应强化三种价值理念:
1.不断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八个本领”的要求。具体是指: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大本领。学习本领摆在了首位,而掌握这些本领的基础性工作还在于学习,在于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
2.广泛涉猎各种法律知识。面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变化,要认识到法律知识已经不能再被认为是专业人才具有的专业知识,它应该成为每一个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一种基本素养。
3.摒弃固有思维和行为模式。在学习了各种法律知识之后,不能让其成为头脑中的过客,而是要让其成为真真切切的处理公共事务的工具与手段。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善于摆脱惯性思维和传统认识的束缚,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新认识,打开工作新局面。
三、聚焦重点,推进各项工作处理得质高实效
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有相互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但也正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结合法治建设,两点论要求法治相对完备系统,注重长效;重点论要求解决现实问题,注重近功。具体讲,应该至少注意以下三点:
1.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我们党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坚强领导者,是实现善治的关键。所以,在法治建设推进中,在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上也要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原则。
2.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特征和根本目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求各部门和领导干部一方面要从法治本身考虑,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另一方面,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
3.强化对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的工作统领。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也不会立竿见影,这就需要牵住“牛鼻子”,首先做好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的统领工作,让其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带动作用。
四、聚焦整体,促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发展、全面、系统和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需要我们在强化理念的基础上正确把握变与不变、部分与全局、重点与一般等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得如何也会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具体做法至少有以下三点:
1.加强制度体系的保障作用。制度具有规范性、普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所以,想要在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好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上有所成效,就离不开制度做保障。
2.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不仅要了解法律知识,懂得法治程序,更加需要其德位相配,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3.注重营造法治理念氛围。事物的发展进步需要充分发挥主观作用,但是也离不开客观作用的影响。在要求领导干部自身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能力的同时,还需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例如,用组织活动活跃气氛,用对民宣传形成共识,用奖励机制激励鼓励等。
总结:
一些哲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起着指引作用。而当前在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出现不足时更加需要以此为参考加以借鉴,让其助力国家法治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