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班主任的角色转变

2019-01-14

江苏教育 2019年95期
关键词:班集体共同体育人

金 庞

2019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育人方式的改革已成为新时代赋予学校的新目标。作为班主任,在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的新目标、新要求下,其角色也应做出根本性的改变。

一、转变带班理念,做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带班理念是班主任尊重所带班级及学生特点、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学生潜能挖掘、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有个性特色、体现班主任带班思想的目标和策略。它是班级文化的核心,是引领并形成班级文化的价值指向。

在新的育人方式要求下,班主任要把学生自主发展作为带班的核心理念。自主发展的班集体一定有共同的目标,即每个学生有自己的目标追求,这种个体的追求会营造班级的积极氛围,并创生出制度予以保障,形成班级的共同目标;一定有共同的价值观念,表现为学生积极的心态,主流的价值观,强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一定是以规则作为班级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以规则来评价班级的一切管理;一定具有浓郁的民主意识,学生在组内、在班级中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班级的运行规则、管理制度民主产生;班级学生一定有较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主管理能力,有较强的自主规划能力;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共同体,有优秀的小组文化,组内形成管理机制,组间形成合作竞争机制,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开放包容的班级,学生不仅能学好当下的课程,也一定会主动吸纳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文化、思想,一定会主动地在学习中不断让自己成长。自主发展的班集体一定努力让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都有存在感、价值感、获得感、荣誉感,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都能自主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在创建“自主发展的班集体”的带班理念下,班主任角色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班主任不再是班级秩序的维护者,不再是班级事务的决定者,而是紧扣学生发展目标和班集体建设目标的引领者。班主任具体的班集体建设行为和班主任工作行为,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以班级的期中总结班会为例,传统的方式是班主任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对班级半学期以来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再进行表彰,然后再约请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做经验交流,最后班主任提今后的要求。这样的程式化总结,学生参与度小,内容也无法涵盖学生生活的全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激发。因为许多内容和自己无关,部分学生只能当听众,当“看客”。

如果换一种方式,让每一个小组以PPT 或视频的形式展示自己半学期来取得的成绩和不足,那情形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为展示的内容是“我们”小组的成绩,甚至是“我”的状态,我必须把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我必须为小组出谋划策,如果有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努力改正。制作、展示就变成了教育的过程,不再是“看客”,而是主人。展示的过程成了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规划,更是小组内、小组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过程。

当辉煌的小组成绩变成自我追求时,当每一个学生在班级中变得有尊严和有价值时,他一定会朝着向往的目标奋进。这样,班级的日常生活变得生动起来,变得有价值起来,良好的班风在形成,学生在班级中不再是被看护的对象,而是班级的主人。生活的意义有了,学习的乐趣有了,生存的价值有了,学生对自我生命的感知不再是教师的评价,不再是学业成绩,不再是不堪重负,而是鲜活的自我存在、缤纷的日常生活。

二、转变带班模式,做学生共同发展的促进者

传统的带班模式,一般是一个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学生,即便有班干部协助,班干部执行的还是班主任的意图。从传统班集体的功能上看,强调班级的组织功能,把班级看成是“一个社会体系”,强调制度、目标等建设,强调对学生的管束。再从班集体建设内容上看,传统班集体建设更强调共性,“共同的奋斗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组织和机构,正确的舆论导向,自觉的遵守纪律,班集体建设活动”,是为班集体建设的“六大结构要素”。这就决定了班主任的角色是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

改变班集体建设模式,改变的是班集体建设的内容、班集体建设的效益,改变的是班主任的角色。班级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的组织,同时班级也是学生成长的家园。既是家园,就该有家风(班风),并有效促进每一个成员的健康成长;就该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形成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潜质都能得到有效挖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就该以基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有效探寻学生核心素养在班集体建设中得以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新体系;班主任就该成为班级学生共同发展的促进者。

以构建共同体为目标的班集体建设模式是班级管理的必然选择。它的运作模式是:由前后座的6 位同学自然形成小组,构成合作共同体,每人在小组内皆有事务分工,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共同分担,合作共享。班级以小组为单位实施管理。小组之间构成合作与竞争关系,每周都有小组推介本组内的成长故事及成功做法,小组间相互交流、促进。每一小组在班级任课教师中选择一名教师为本组的指导教师,指导本小组的运行,并帮助解决小组内集体和个体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小组、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诸共同体就构成了班级共同体,班级的运行就是四位一体的共同体建设。

这样的模式之下,不只是班主任角色的变化,更是学生角色的变化,这种变化激发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内在潜能和动力,是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班主任除负责班级计划、目标的制定和班级氛围的营造外,更是这一模式实施的参与者、指导者、维护者和促进者。

在这样的模式建设过程中,虽然学生成了班级真正的主人,但一定会出现诸多的不协调、不和谐,尤其在班集体建设的开始阶段。比如小组成员分配上,有个别学生成绩太差,或者比较内向,或者不愿意多参加组内的活动等,拖了小组的后腿,组长不愿意要这个同学,把共同发展变成了部分发展,忽略了共同体建设“共责任、共成长”的本意。还有小组间也会出现诸多的不和谐,把本来应该合作为先的共同体建设变成了事事竞争,忽略了共同体建设的“共分享、共成长”的本意。再如,学生在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对班级共有的一些规则遵守上,有时会出现整体性的偏差,以学生使用手机为例,规则中规定:“周末回家可以玩手机,但必须自己记录时间,原则上不能超过4 小时。”但事实上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法控制,于是在规则的执行上就出现了集体偏差,而这是各组都不愿意记录并遵守的,这就可能把集体制定的本该规范学生行为的规则变成一纸空文。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在新模式构建和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形下,就需要班主任的引导,需要班主任来维持规则。班主任可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向学生讲清楚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需要怎样的素养和情怀,向学生讲清楚遵守共同制定的规则的重要性,讲清楚班级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做班集体建设和学生共同成长的促进者。

三、转变教育方式,做学生个性发展的守护者

教育方式不仅取决于班主任的带班理念,更取决于班主任的视野,取决于班主任对新时代育人方式转变的理解,那就是:育什么样的人,带什么样的班,以什么样的路径带班?

2017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做了明确的阐述,对课程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学生的学习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而是走向了校园,走向了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文化成绩……当学习空间、时间、内容、方式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候,班主任的角色也将发生彻底的变化。

以学生的社团活动为例,不管是科技创新类还是人文社科类,抑或是社会实践活动类,不同班级甚至不同级段、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选题,一起做研究规划,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完成研究报告或者一起展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体。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有效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如此,丰富而有选择性的课程极大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而在当下的高中教育中,仍然有部分班主任没有认识到这种变化,对发展学生个性的校本课程及活动性课程重视不够,引导不够。对新的学习方式认识不够,对学生的指导与评价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时代。因此,转变现状应从班主任开始,首先是班主任要实现对学生学习方式、学生发展方式、育人方式的认识转变。其次是班主任要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引导,班主任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活动参与意义的认识,要做学生个性发展的守护者,守护学生的激情、信心、耐心。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要改变班级学生的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以过程评价点燃学生参与各类课程学习的激情;重视个性评价,以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长和创造激发全班学生的信心;重视综合素质评价,以三年的成长记录引领学生持续的坚持。再次是在新高考背景下,要重视生涯规划指导,从起始年级起就要摸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能发展能力,建立学生成长档案,指导好学生的生涯发展。

新时代呼唤新方式,更要求班主任角色的有效转变,做引领者、促进者、守护者,做学生的“人生导师”,这是新时代赋予班主任的新角色。

猜你喜欢

班集体共同体育人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我爱我的班集体
传承中国女排精神:加强大学生班集体建设
立足班集体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