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流水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室新模式
2019-01-14游佳
游佳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广西 钦州 535000)
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下,中职院校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较为紧迫的改革形势,如何通过专业教育的有效开展,促进中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岗位工作的需求,进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对一线技能型应用与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当前中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其中,实训室建设作为推进中职院校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结合企业生产运营与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以通过工学交替,在中职院校专业教育开展中进行良好的现代化企业生产氛围营造,促进学生对企业生产的各种设备及工艺技术等进行了解,更有利于对学生开展企业岗位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岗位工作基本能力与技术水平提升,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职院校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进行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有利于促进中职院校“2+1”教学模式的有效推广与应用。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中多采用“2+1”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短,而专业教育的教学任务较大,需要通过课程资源有效整合与压缩,促进教学课时的有效缩减,以满足中职院校专业教育的教学需求。其中,实训室作为中职院校专业教育中学生进行操作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加强中职院校实训室建设,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技能锻炼与操作实践机会,因此,进行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更能通过企业生产环境与氛围营造,推动中职院校对学生的岗位工作技能与实践操作训练教学开展,从而推动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与中职院校“2+1”教学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其次,中职院校进行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能够满足企业用人招聘过程中进行顶岗实习生招聘的有关需求,为中职院校学生创造更多的岗位实习与能力提升锻炼机会。中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传统的实训室建设,是按照功能进行合理划分与建设应用的,其中包含电工电子实验室以及组装实训室、家电实训室等不同功能区域,这种实训室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对项目教学开展以及课程整合利用存在着较大的不利影响,在实现学生团队合作与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单钱中职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从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出发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室进行改造,以满足当前中职院校教育的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功能需求,为企业生产与管理发展培养所需的目标人才,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此外,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还有利于中职院校进行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同时满足中职院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开展与应用需求。通过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使中职院校教师在承担理论知识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进行实践教学与生产管理任务承担,通过对学生实训锻炼的有效指导教学,在实际操作与锻炼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从而更好的开展教学,促进中职院校教学提升与发展。
二、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实训室建设思路与对策
结合上述对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室建设必要性分析,在实际建设中,应通过充分的调研,结合现代企业生产开展情况,进行与中职院校专业教育实际需求相符合的生产流水线模式与规模确定基础上,通过相应的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建立,根据所建立的专业教学实训项目与岗位需求进行教学计划与操作说明书编制基础上,促进中职院校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实现。其中,在进行企业生产流水线与规模确定中,需要针对当前电子类企业的岗位群开展全面、有效的调研分析,在实现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拟定基础上,通过对各岗位的专业技能与知识要求分析,根据学校的综合实力与教学培养目标、实训场地面积等情况,进行所要建设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室生产流水线模式与规模确定。其次,在课程体系与实训项目建立中,需要结合中职院校的学制以及教学目标,在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下,从企业生产流水线的工作能力需求下进行新的课程体系构架,并进行合理的实训项目选择和确定,比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就可以地通过将《电子线路基础》与《电子测量与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等课程的有效融合,形成新的教学课程与体系模式,以满足其教学开展的需求。
根据上述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实训室建设思路,在实际建设中可以从场地改造与教学安排两个方面,在中职院校原有的实训室场地基础上通过改造建设满足新的实训室建设要求。比如,在对上述中职院校传统的按照功能划分的实训室进行改造建设中,就可以结合其实训室建设的调研结果,对原有的实训室结构与功能划分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以满足生产流水线模式的实训室建设要求。像传统按照功能划分的实训室场地中,其组装实训室就可以根据新的实训室建设要求改装成为装配车间,并进行相应的生产线安装设置,同时将电工电子实验室作为调试车间进行改造运用,将家电实训室改造为维修车间等方式,根据生产流水线模式进行实训室改造,以确保改造后的实训室能够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具有通风、照明以及温控等各种功能和设施,以满足中职院校的操作实践与技能锻炼教学需求。
三、结束语
总之,对企业生产流水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实训室模式建设研究,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流水线模式实训室建设在中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中推广应用,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技能操作与实践锻炼机会,实现学生企业生产岗位工作技能水平提升,提高其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