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散文专题教学*

2019-01-14鸣陈

江苏教育 2019年51期
关键词:选题散文文化

王 鸣陈 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旨在推动教学实践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素养为本。传统意义上的散文教学主要是从文体意义上来进行知识探究,显然无法匹配课标的期待。其中文化素养——“文化传承与理解”既是散文阅读的应有之义,又具有课程目标转向的挑战性。教学中,教师整合以写景状物和记人叙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设计相应的专题阅读,梳理文章中描写的自然风物、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元素,形成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散文专题学习,是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真正实现“传承中华文化”和“理解多样文化”的课程目标。

一、选题指导,培养文化自觉

专题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选题,选题不应该由教师来确定,而是应该让学习者对学习内容拥有充分的话语权。对此,2017年版课标给出了实施建议:“专题教学在设计和实施的全过程中充分尊重和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尤其是选择权和决策权。”[1]也就是说,在选题的过程中,学生应当成为选题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习资源的推荐者和选题活动的指导者。在本专题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筛选学习资源和提炼文化主题这两个方面给学生以选题指导,培养学生在散文阅读中自觉开展文化研究的思维素养。

1.从教材选文中筛选出富含文化因子的学习资源。

当前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在单元编排上是以艺术特征为主线,并未顾及作品的文化特征,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文化角度加以梳理,以便筛选出富含文化因子的作品。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散文被集中编排在必修二第一单元和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以下简称“选修”)的散文部分,一共有11篇。它们分别是:《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动人的北平》《黄鹂——病期琐事》《都江堰》《森林中的绅士》《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葡萄月令》《光》。这些散文有的侧重于描写,有的侧重于抒情,还有的侧重于说理,都堪称经典之作。我们如果能从中筛选出富含文化因子的作品,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典型的学习案例。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有些散文中的文化因子是直接呈现的——例如,《动人的北平》全方位地观照了北平的城市风貌和市民生活,展现出北平新旧共融的文化气息;《都江堰》深入地挖掘了都江堰的历史和人文积淀,传达了作者对民族文化的独特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散文作品中的文化因子则是间接地潜藏于字里行间,不易被察觉——例如《荷塘月色》中描写荷塘和月色的段落,其中的“荷香月色”不仅是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更是一种文化人格的象征,“荷”和“月”是意蕴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象;《葡萄月令》中看似记流水账一般介绍了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实则体现了农耕民族“与时偕行”的生存智慧,而“蕴含其中并渗透到骨子里面的,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皈依”[2]。这些富含文化因子的散文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

2.从文化因子中提炼出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化主题。

专题教学要突破单篇教学的常态,课程的设计要围绕着一个鲜明的主题来整合多篇有着内在联系的作品,以实现群文阅读教学。选择主题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商议的过程。在共同商议中,教师要给学生以选题方法上的指导。

就本专题教学来说,文化的范畴无所不包,与文化有关的事物更是五花八门,那么该如何选题呢?笔者认为,选题应当遵循“宜实不宜虚,宜小不宜大”的原则。也就是说文化主题应当契合散文学习的现实需要,以解决散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由散文中那些具体而微的文化因子提炼而来。

我们以“花色的审美文化”这个主题为例,它的提出是基于《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中关于花色描述的思考——《故都的秋》中是这样写的:“……说到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可见作者郁达夫对蓝色的牵牛花偏爱有加。无独有偶,朱自清在他的散文《荷塘月色》中也流露出对白色荷花的喜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在两位文人的笔下,虽然蓝色的牵牛花和白色的荷花各有千秋,但是它们的颜色都属于冷色调。这只是一种巧合吗?还是源自某种独特的审美价值观呢?如果是这样,这种审美价值观又传递出怎样的精神追求呢?而这种精神追求又象征着怎样的文化人格呢?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应该作为一种思维的路径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自觉地在更广泛的课外阅读中进行发现文化问题、搜集文化现象、提炼文化主题的选题实践。

二、提供情境,增进文化理解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获得文化体验。

我们在研读文学作品时,除了品读语言文字、领悟思想感情之外,还要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文字、情感和文化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伴随着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流露,他的文化涵养也会随之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有时是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而直观地呈现于纸面,但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种文化取向潜藏于文本之中,成为文本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如果读者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体验大相径庭,那么在文化理解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就可能造成文字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导致对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不准、领悟不深。因此,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关注学生与作者之间存在着的生活环境和文化体验的差异,在文本中寻找那些因为这种差异而容易被学生忽视和误解的地方,将此作为专题教学的重点。

我们以《动人的北平》这篇课文为例。在文中,作者林语堂用类似中国传统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把一幕幕北平城市和市民生活的微观景象描绘出来,将他对北平的爱之深、感之切,荟萃于笔下。但因为篇幅有限,很多地方都只能概括地写,点到为止,比如写堂倌招待客人,就用“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来概括;写老年人力车夫讲述他的遭遇,就用“口吻诙谐清雅”来概括;等等。但对于没有在北京生活过的学生来说,这些场景是十分遥远而陌生的。他们要从中理解故都文化的内涵,领悟作者对故都文化的热爱,这无疑是一个难以完成的阅读任务。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立体鲜活的生活情境,还原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生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老北京文化的独特魅力。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文本研读中进行文化内容的补充,不能简单地处理成文化知识的灌输,而是应当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文本中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

2.具有任务情境的读,让文化内化于心。

具备了任务情境的“读”,对传承中华文化有着积极意义。在反复地诵读中,那些渗透在经典作品中的文化意蕴会自然而然地内化于心,演化为同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文化情怀。经典的散文作品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情感真挚,也更适合诵读。所以本专题就将诵读作为主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诵读活动的形式比较自由,可以穿插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化整为零;也可以精心设计主题诵读会,集中开展。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诵读方法的指导,散文语言的句式长短、整散不一,以传达不同的感情,因此对语速的急缓、语调的抑扬、语气轻重等诵读方法有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示范指导;二是诵读情境的创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营造视听氛围,通过画面和声音的生动呈现来激发审美想象和加深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三是诵读计划的有序,诵读活动要注重整体性,教师应该有序地安排好诵读的计划和进度;四是诵读过程的评价,诵读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展现自我、热爱诵读,因此评价的手段应当多样化,评价的主体应当多元化,教师还可以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对学生诵读进行有效的过程性评价。

三、侧重输出,增进文化认同

2017年版课标“学习任务群5:文化阅读与写作”中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在散文专题教学中进行写作活动是对该学习任务群的探索实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实施本专题的写作活动,以此体现专题教学的特色。

1.运用信息化的写作平台。

本专题写作活动需要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一系列的主题写作,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面临与其他语文课程的冲突。如果彼此不能兼顾,那么该写作活动将难以持续推进。如何破解这一现实困境呢?以“网络学习空间”为代表的信息化平台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首先,在活动设计上,教师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写作指导,将搜集写作资料、分享写作成果、交流写作心得这些活动环节安排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借助信息化平台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写作空间,这就有效避免了写作活动的零散和无序,有利于提升写作活动的整体性。其次,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信息化的平台能够充分展现专题教学“对话展示”的内在特征。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应不仅仅停留于书本的阅读,更需要经历互动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和情感共鸣。因此,信息化平台所具有的交互功能可以有效实现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和多元评价,这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对文化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

2.设计个性化的写作任务。

所谓“个性化”,指的是在文化主题这个大框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散文写作的自由。这种自由来源于学生要将自己对文化的体验用散文写作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内驱力。“中国散文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它从中国文化最根基性的方面,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普通人的生活与感情,所以散文与现实生活关系最为密切。”[3]既然如此,学生进行散文写作应当走进现实生活,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体验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阅历。所以,本专题的写作任务应该体现由课内学习向课外迁移的导向。

教师可以将写作任务细分为几个阶段:先学习写作范例;再进行文化采风;最后完成散文写作。人教版选修教材中的文章《都江堰》是一篇典范的文化散文,适合作为写作范例。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走访自己所在地区的历史古迹或名人故居,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搜集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资料,发现其中的文化价值,然后借鉴《都江堰》的写作路径,完成文化散文的写作。

指向“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散文专题教学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来积极探索散文教学新路径的实践研究。通过阅读鉴赏、文化采风、散文读写等一系列的专题活动,学生积累了散文言语经验,提升了散文写作思维,培养了散文审美情趣。在这一过程中,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怀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人文精神也将内化为他们的价值取向,并最终促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猜你喜欢

选题散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纸上的故土难离——雍措散文论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