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适合的职业教育实践路径
2019-01-14李新红
在“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名学生”的要求下,如何贯彻落实国家宏观政策,真正从社会、企业、家庭及学生需求出发,培养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后备力量,是时代交给每一名职教工作者的考卷。作为答卷人我们理应主动从需求侧出发,在三个方面对适合的职业教育进行探索和实践。
首先,构建适合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各职业院校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并根据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校企协同课程体系,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推行育人模式改革。对在义务教育阶段未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430 分”学生,如果仍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必然会出现“教师难教、学生不愿意学”的现象,为此推进课堂革命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应博采众长,主动向基础教育取经、向高校取经、向同类学校取经、向企业取经,推进“活页式”“立体式”教学资源建设,拓展现有课堂教学边界,探索信息化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进而使课堂成为育人的主阵地。
再次,构建适合的评价体系。目前很多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双导师对学生学习开展过程性考核、技能考核、职业素养评价等,打破了原来只靠一张试卷的评价方式,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未能将学生学习过程可视化,“要我学”现象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动力尚未很好地激发。为此,我们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在校企导师、课程专家的指导下,采用“定量+定性”的评价方式,采集和挖掘学生校内外学习数据,建立个性化成长数据包,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自己的成长轨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真正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借鉴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我们在借鉴的同时更应该追寻适合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践行“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