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阈下高职“金课”运行机制研究*
2019-01-14赵惠莉
赵惠莉
高职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普通高等教育有着不同特质的教育类型,是具有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教育典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历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人力资源开发的蓄水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永动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催化剂。高职教育与改革开放相伴相随、同步发展、同频变革,从恢复发展、结构调整到大规模蓬勃发展,从政府推动到市场驱动,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断头路”到“立交桥”,从“请进来”到“走出去”,在不断创新与变革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和提升。
一、高职课程建设困境及高职“金课”的由来
虽然处于蓬勃发展之中,但教育教学效益不高仍是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最顽固的症结,也是制约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高职院校专业布局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之间的壁垒须进一步打破,专业跨界融合的机制尚未形成,教材、课程体系仍沿用本科院校压缩模式,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自有模式尚未形成,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过度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忽视工作过程和任务导向,与生产工作实际和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相脱节,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忽视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
过度注重知识的课堂传授,教师讲授照本宣科,忽视教学方式创新,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重点与难点不突出,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参与度不高。
过于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忽视对学生技术技能训练的考核,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过程性评价和实践性评价。
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尚未形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和定位不明确,对专业设置和课堂教学缺乏市场观念,市场需求调研不深入,课程内容、课程体系分析不系统,专业核心能力表述不清晰,知识和技能要求不明确;教师缺乏行业企业经验,缺乏有效更新职业和技术知识的途径和手段,教师教学方法、手段、内容难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和企业的需求。
2018 年6 月,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课”的概念;2018 年8 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提出淘汰“水课”,打造有难度、有深度、有挑战度的“金课”,一场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的课堂革命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展开。“金课”是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课程,通过探究性、互动性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1]
“金课”概念的提出实质上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和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金课”不仅是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概念、标准及要求,也同样适用于高职院校。高职“金课”建设旨在将教学改革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将是高职“金课”的精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注重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坚持教学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强化任务项目引导,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依据工作岗位设置学习任务,按照工作流程推进课程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金课”建设应将产业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标准、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工作岗位为载体,以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源泉,有效融入前沿的科学技术和工艺、先进的技术规范,将普适性工作过程和典型性工作过程相结合,实现策略性指导下的智慧性技能构建,创造有效供给,提升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二、产教融合对高职“金课”建设的影响
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后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2017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教育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家战略;2018 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有了顶层设计又有了实施路线。同时,产教融合也是高职院校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到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主线,是高职教育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规律跨界融合的时代产物,是高职院校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本质特征,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之举,是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更是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高职教育至少有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所,[2]跨越了经济与教育、生产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3]作为一种跨界教育,高职教育整合了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统一,教育教学过程应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金课”建设的有效手段。产教深度融合有助于教育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统筹融合;深入企业实践进行人才需求调研和预测,有助于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变革;有助于依据市场供求、产业需求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制定,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职业岗位发展需求纳入课程标准和教学过程,有助于发挥行业组织对人才培养过程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企业深度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学校教学设计、课程设置、专业规划、教材开发、学生实习实训和创业就业,从源头上解决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之间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有助于拓展教学课堂的空间,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养成的共同发展,将课堂教学从教室搬到生产车间、田间地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有助于校企共建企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将企业生产理念、先进技术、经营策略、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多元化办学体制机制,形成行业、企业、政府、社会多方协同育人的合力。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江苏高职“金课”运行机制的探索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主战场,是教育教学的根基,是人才培养的具体化,是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的“最后一公里”。如果课堂教学质量没有提升,那么高职教育高水平发展就是空中楼阁,“双高计划”建设就是海市蜃楼。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金课”建设,需要开发和建设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将技术技能学习与岗位素质要求相结合,专业学习领域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相结合,学习情境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相结合,教学情境一体化、课程实施行动化、课程学习行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人才培养职业化,突出学生自我知识的建构和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江苏省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性政策推进产教融合。《江苏省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江苏省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系列文件,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保驾护航。同时政府部门牵头开展教育界与产业界的对话,助推产教融合。江苏高职院校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省示范高职院校、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省卓越高职院校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体的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形成教、学、做、用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职“金课”建设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对教育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改革,对教学管理方式进行改进。
(一)聚焦协同育人,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期间,90%以上的获评院校都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所有重点建设专业都成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5]江苏省级示范高职院校与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江苏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联合行业、企业专家组成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面向行业、企业、毕业生、家长等多元利益相关主体深入开展调研,共同研讨、开发、论证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的衔接贯通。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了“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教集团”,政行企校四方组成校企合作理事会,致力打造专业性、行业性、国际性、泛区域型的合作办学平台。江苏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联盟理事会和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发挥了办学决策咨询和指导的作用,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和激励制度,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专业设置、编写教材,联合开展科研和技术攻关,将企业生产项目引入学校课堂,打造全真岗位实践“金课”。[6]
(二)对接产业链,打造专业集群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 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全国共推荐了230 所高水平高职学校、454 个高水平专业群参评,其中江苏推荐了21 所高职院校和42个高水平专业群。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农业技术和园林技术、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数控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通信技术和电子产品质量检测、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模具设计制造、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商务服务等专业集群,深化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的全方位融合。江苏高职院校依托专业集群,以岗位群所需专业技能为导向,注重专业的融通性,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叉融合,促进专业资源整合和结构优化,创新校企多方共建机制,完善多方协同育人机制,建立校企常态沟通机制,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三)聚力教学组织模式创新,推广现代学徒制
2015 年和2017 年,教育部分两批遴选了368 个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旨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共有17 所高职院校被列入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省50%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现代学徒制,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协同育人模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依托全国商贸职教集团,整合集团内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解决了单一企业接纳学徒数量有限的难题;推进集团内培养标准统一化,解决职业资格标准多样化的难题,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双证融通、情境教学、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开创了独具特色的“定向培养、分段教学、农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江苏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的有效对接,依据岗位任务和岗位能力需要,校企协作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考核体系,有效实现了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
(四)注重行动导向,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其课程应是依据行动导向的教育目标,按照工作过程进行组合和序化的教学内容体系。[7]行动导向的课程设计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工作现场知识技能和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8]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学生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和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需求,构建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项目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体系,重构了以学习项目为载体的教学内容,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全人格”教学模式,开发了专业能力与职业精神融合的“能力素养集”,并将“能力素养集”的所有要素全方位嵌入教学各环节,形成环环相扣的课堂教学链,变革课堂学习模式,开展立体化学习评价,形成了基于项目学习的高职“全人格”教学模式。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岗位胜任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为两条主线,实现学校与医院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的融合,重构课程体系。
(五)践行以生为本,创新教育教学方式
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学习变革是最根本的教育变革问题。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策略、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情境式学习、开放式学习、自主式学习、研讨式学习成为主导。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和高职人才培养规律,创立“四步走”教学模式。第一步,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学生查看学习任务单,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总结、梳理学习任务;第二步,借助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学生完成虚拟演练;第三步,依托园林建筑模型等实验室,学生开展模型搭建演练;第四步,学生开展实景造园实践。学校组建学生、教师、质控人员及企业“四方”考核团队,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进行评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瞄准机械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携手政行企校,开发专业教学资源库与实训项目资源,将新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成果转化成优质课程资源,以项目化教学模式为引领,对课程进行调研、分析、设计,论证专业能力和素质;以高职学情大数据分析与诊断为基础,探索项目式、情境式、实践式教学,实施阶段性、过程性、实践性评价,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以打造“金课堂”、培育“金种子”为抓手,切实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六)注重教学质量提升,推进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试点
2016 年以来,江苏省组织实施了两批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诊改试点工作,共遴选了25 所院校作为试点单位,其中3 所高职院校被列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试点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机制,健全自我约束、自我诊断、自我发展机制,形成常态化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诊改试点单位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立质量标准体系,“五纵五横一平台”“双引擎”“8 字形”,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全要素、网络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成为全国样板。江苏还建立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制度,逐步完善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高了企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七)聚焦现代信息技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
江苏省聚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创新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教学新生态。江苏高职院校获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29 项,2017 年获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立项14 项、2018年为21 项;立项建设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133门,58 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开放课程,持续推进智慧教学,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教育模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优化升级资源库平台,通过“骨干引领、全员参与、分课制作”,大力推进全课程信息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艺术设计类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共建共享共用优质课程资源。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自主开发智能化信息平台服务教学与管理工作。江苏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引入企业生产项目进行课程教学,借助智慧职教、云课堂、资源库、精品课程等网络教学平台,将生产现场与实训现场同步对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校企共同建设课程资源,开发了在线教学平台、学习平台、实训平台、双师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