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区域我管理 幸福成长我自在
——七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19-01-14
【设计理念】
学会对自己的身体进行管理,学会自我保护,是青春期学生的一个重要话题。进入青春期后,由于身心的巨大变化,学生会对自己和同伴的身体异常敏感且好奇,有时会采取一些不太恰当的方式进行探索,比如偷窥别人的身体、拿生殖器开玩笑,甚至因为不明晰身体的禁忌区,而让自己的身体受到侵犯,造成身心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人际交往是有距离的,身体区域是有所划分的,对于让自己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的身体接触,无论对方是谁,都可以拒绝触碰或靠近,懂得自我保护,同时学会尊重他人。
一、导入活动:我们一起问个好
教师:请全体同学起立,与至少5位异性同学握手并微笑问好。
学生们非常踊跃,纷纷离开座位与异性同学握手并微笑问好。
教师:你完成任务了吗?若完成了,你是怎么做到的?若没有完成,是受什么原因影响?
学生1:完成了,主动出击,觉得握手很正常,属于正常的社交礼仪。
学生2:没完成,不太好意思,不习惯。
教师:假如任务由“握手”改成“拥抱”,有多少同学可以完成?请说一下你的理由。
学生1:拥抱太亲密了,男女授受不亲,不舒服。
学生2:在国外,拥抱是一种礼仪,所以轻轻拥抱也没什么,可以接受。
教师:当“握手”改成“拥抱”时,很多同学不能完成任务,那是因为接触的身体部位不一样。我们在平时交往中是否也有这样的界限?这就是今天要探讨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活动体验导出课题,让学生更感兴趣、更主动地投入学习当中。
二、主题活动1:身体红绿灯
教师:假如把我们身体部位的敏感程度按交通信号灯来划分(绿灯行、黄灯停、红灯禁止通行),该如何划分?
学生思考:哪些身体部位是可以在社交场合,如班级集体活动、上体育课时被他人接触的(绿色区域)?哪些身体部位只能被亲密的人,如同性同学、朋友接触(黄色区域)?哪些身体部位只能被至亲至爱的人,如父母及以后的亲密爱人接触(红色区域)?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交通信号灯进行讲解,更加形象,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师分发印有人物图像的卡纸及彩色笔。学生结合前面的思考,在人物的相应部位涂上绿色、黄色或红色,并在事先分好的六人小组内交流分享。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前面汇总的内容。(要求:前面的小组分享过的,其他小组不需要重复,只要补充不同的内容。)
学生1:我们大多数同学认为绿色区域为手和脚,但也存在个体及性别差异,有好几个女生说脚很敏感,是不能乱碰的。
学生2:我们小组的大多数同学认为黄色区域为脸、头、脖子及大腿等,也存在个体及性别差异,有些女生认为大腿和小腿都是黄色区域。
学生3:我们小组大多数同学认为红色区域有腹部、胸部、背心裤衩覆盖的地方及唇部等,也存在个体差异,有些女生认为大腿也是红色区域。
教师:从同学们的分享中可以看出身体是有禁忌区的,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触碰的区域是不一样的,这与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提出的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不谋而合。
PPT展示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公众距离,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务中的人际距离;社交距离,一般公共或社交场所中交往的距离;个人距离,一般朋友之间交往的距离;亲密距离,亲人、夫妻之间的距离。
教师:根据刚刚介绍的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以及大家的分享,身体开放区域可以划分为三种:绿色区域,一般包括手、脚;黄色区域,一般包括脸、头、脖子;红色区域,一般包括腹部、背心及裤衩覆盖的地方。当然还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相互尊重的。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每个人的身体向别人开放的区域是不同的,为后面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教师在小结阶段介绍人际交往的四种距离,加深学生的理解,让学生了解这样的划分是有科学依据的,增强课堂的科学性。
三、主题活动2:我的身体我做主
教师分享情景故事:小琰是一名初二的男生,长得很可爱,个性温和,班上有些同学喜欢开他的玩笑,时不时会捏他的脸、摸他的胸,还会扯他的裤子。他为此非常苦恼,甚至萌生不想上学的想法。家长发现这个情况与班主任及时沟通,通过各方面努力协调,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PPT展示问题:
我们的身边存在类似的情景吗?请举例说明。
当我们身体的禁忌区域被侵犯时,我们可能会有怎样的心理反应?
平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侵犯别人身体的禁忌区域?
平时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尽量避免自己身体的禁忌区域被侵犯?
教师: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每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学生1:如男生摸女生头发、男生间开玩笑袭生殖器、女生间开玩笑袭胸等。
学生2:生气、愤怒、屈辱、恶心。
学生3:尊重每个人的身体禁忌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生4:清楚人际距离,注意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距离与尺度,当别人有意无意触碰时立即明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
教师:看来,大家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避免自己的身体禁忌区受到侵犯,也知道不能侵犯别人身体的禁忌区域。下面小结如下:清楚人际距离,尊重每个人身体的禁忌区;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规范自己的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意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距离;当别人有意无意或触碰时,立即明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不随意跟别人开有关身体方面的玩笑;个人穿着避免过于暴露;远离歌舞厅等地方;不独自去人少的地方,特别是晚上;不独自在夜间乘坐出租车;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跟不熟悉的人到偏僻的地方;不将不熟悉的异性带进家中,不与陌生人约会,更不能去他人的住处。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事例,进一步学会相互尊重每个人的身体禁忌区,学会自我保护。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技能,学会相互尊重、自我保护,达到幸福成长的目的。
四、结束活动:我心我汇
教师:请同学们用1~2句话描述上完这堂课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1:我意识到了人际距离的重要性。
学生2:我了解了每个人的身体都是有禁忌区的,要相互尊重。
学生3:我了解了当有不适感时要及时表达。
教师: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一定会相互尊重,学会自我保护,幸福成长!
五、课后拓展
阅读绘本《不要随便摸我》。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本课学习的内容,同时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选取的内容和活动方式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针对性较强;活动设计巧妙,设问有层次,紧贴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层层推进,不断内化;用卡纸对课堂主要脉络进行呈现,使本课的重点更突出,更易于学生理解。囿于时间限制,学生不能进行更充分和深入的探讨,这是本课的不足。
【课堂点评】
本课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关内容,采取切合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课堂把控力强,有教学智慧,热身导入活动趣味性极强,巧妙地切入主题;课堂指令明确清晰,语言精练。本课案例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重在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惑,课堂生成丰富深刻,师生、生生互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