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特点是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抓手
2019-01-14郑金花
陈 丽 郑金花
绘本通过一系列图文来传递信息或讲述故事。阅读时,读者常被图画和文字共同“邀请”着想象或猜测其中暗示的故事,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为儿童提供了很多乐趣和情味。儿童阅读绘本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图画和文字解码的过程。每一本绘本都有其不同的叙事风格与特点,抓住“这一本”的特点进行解读,明晰绘本的意义到底是如何被传达的,并结合其叙事特点进行阅读引导,是绘本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关注细节,助力人物理解
绘本作为一种叙事方式,用图画补充文字信息;作为一种叙事性文本,“环境”中“人物”的塑造在故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纯文字书在塑造人物时常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来刻画角色,绘本则通过图画来塑造角色、描绘细节,让读者在图文交互的阅读中理解人物特点。观察图画是图像认知的重要一环,它影响着儿童读者对图文关系的理解。因此,引导学生聚焦图画细节,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有利于学生与文本开展深层次对话。
《驿马》讲的是一代又一代驿马追寻楼兰的故事,书中有几处驿马表情的特写,图画中的驿马表情凝重,眼神专注,似憧憬,似思索,似期待……图画就这样吐露着故事的内容与基调。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地关注神态特写,细心品图,用心读文,理解人物情感。在“青杨回眸凝望”环节,书中写道:眼看就要到达楼兰了,下一站就是……可半夜里突然接到命令,要向长安进发,并且是立即动身!那是他最接近楼兰的一次。在黎明前的薄雾中,青杨扭转头,远远地望了一眼梦想中的天堂……图画是青杨回首凝望的瞬间。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你还记得是怎样的天堂吗?回读描写楼兰的句子,再聚焦画面:凝视着青杨的眼睛,你能读懂他的内心吗?学生在生活中总有美好愿望不能实现的情况,这里,他们自然会利用生活经验理解青杨的内心世界,体会青杨的遗憾、期待、憧憬、向往、决心……书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你一定要到楼兰去看看!”他们说。“嗯!”绿梨的眼睛,像水晶一样闪着光。画面是青杨一家三口的眼神特写,他们憧憬着遥望远方。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细读:读书,就要慢慢走,边读边欣赏,边走边发现,看看这幅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能够读懂青杨一家的幸福、憧憬、齐心。再引导学生进一步聚焦并结合下文观察图画:哪个是绿梨?为什么?引导学生感受绿梨水晶般清澈的眼神中射出的坚定之光、憧憬之光。
《菊花娃娃》中从“做娃娃”到“送娃娃”,多次描绘女主人公“她”的神态与动作;《团圆》中从“初见爸爸”到“离开爸爸”,“我”的表情、眼神在不断变化;《躲猫猫大王》中“我”和小勇的各种笑,这些都是引导阅读的抓手。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画面,或联系前后文,或联系生活,凝聚他们关于文中人物的体验与认知,让他们的原初经验在教学情境中被激活。如此,文字和图画符号背后的丰富信息就会被还原出来,学生则在思考与交流中建构对人物的理解。
二、关注色彩,助力情节感知
通过色彩变化来叙事也是绘本的一个特点。色彩会带给儿童读者直接的阅读体验,他们的情绪和心境也会在图画色彩构建的氛围中不断变化和起伏。
《桃花源的故事》取材于《桃花源记》,文质兼美,色彩的变化富有张力。如令人欢愉的画面就是以温暖的粉色辅之以安静的翠绿,开篇战乱下的生活、探寻的过程则是以棕色与黑色为主体。内容不同,格调不同,用色也不同,读者的阅读体验也会随着色调的变化而起伏。如“一片片粉红的花瓣随风飘舞,落在河里,落在草地上”这段文字的配图是:河两岸全部是盛开的桃花,绿草如茵,落英缤纷。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翻开这一页,你有怎样的感受?为后面阅读渔夫探寻桃花源做情感上的铺垫,暗含着阅读与生活的关联:人总是追求美好的事物,美丽的画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相通的。在渔人探索路径的时候,画风突变,大块的黑色占据了图画的主体,只留有一点点微光,吸引着渔人,也吸引着读者。之后的画面又豁然明亮起来,有序的稻田、清澈的水塘、翠绿的桑竹呈现在读者眼前。这样的色彩变化,其实是绘者有意通过对比刺激读者的阅读期待,暗示内容。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发现:作者运用这样变化的色彩,你觉得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说:是为了对比,因为桃花源外的生活是贫穷的,桃花源内的生活是富足的。有的学生说:是在吸引渔夫不断前进,说明渔夫对这里很好奇。有的学生说:这样更有神秘感。
《大脚丫跳芭蕾》中也有类似的色彩变化,贝琳达出场的色彩是鲜粉配蓝色,悦目的颜色让学生感受到的是贝琳达的自信;贝琳达被评审判定不适合跳芭蕾之后,独自躺在浴缸里,画面是灰色的墙,灰色的花洒,滴下灰色的一滴水。《犟龟》中小乌龟陶陶在一路爬行的过程中,背景多是或浓或淡的蓝色,而陶陶终于到达盛典现场的时候,画风突变为饱和度很高的黄色,营造了欢乐的氛围,在暗示场面盛大与隆重的同时,也喻示着令人振奋的结局。绘本色彩的独特之处,在于作者与绘者常常独具匠心地让图画巧妙地传递文字没有交代的情节,这种建构意义的手法,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和“诱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在于抓住这些色彩的变化和细节的关联,引导学生通过预测、推想、想象等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与感受。
三、关注声音,助力情味体悟
绘本通过图文互动的方式叙述故事,让读者觉得这是一种无声的艺术,而绘本的声音其实也常常存在于叙事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如拟声词、音符等,配合图画讲述着故事。这些声音对于故事意义的表达、人物情感的传递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可让学生伴随着声音读故事,引导其在此过程中体会节奏和音韵,体会绘本独特的情味之美。
《喀哒喀哒喀哒》讲述了一段藏在缝纫机声音里的亲情记忆,“喀哒”一词在故事中接连不断地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书的线索和画外音。教学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结合书名《喀哒喀哒喀哒》和封面提出质疑,激发其阅读兴趣。然后用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再现声音情境,自然地把学生带回到“我”的童年。文中写缝纫机坏掉时,整个页面写满了“喀哒”,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结合情节读出节奏、情感和味道。从这些重复的、看似没有章法的文字声音中,学生体会到的是缝纫机已坏掉,同时也感受到小女孩对于自己的演出服能否按时完成的担心。关注拟声词的运用,并配以互动的阅读方式,学生觉得有趣而新鲜。故事结尾,爸爸把阿嬷最宝贝的缝纫机变成一张特别的新桌子。阿嬷开心地坐在新桌子旁喝茶,闻着她最爱的桂花香。她把脚踏到踏板上,轻轻地踩了踩——声音不一样了!但“我”好像又听到了“喀哒喀哒喀哒”……教师引导学生边欣赏这温暖的画面边思考:从这样“喀哒喀哒喀哒”的声音中,你读到了什么?学生收获的是沉甸甸的感动,感动于家人间浓浓的亲情。最后,在创意表达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并用画笔勾勒出自己童年生活中有趣且难忘的事物。学生仿照《喀哒喀哒喀哒》的语言形式,写出了自己记忆深刻的生活画面和声音——打羽毛球的“啪啪”声、打乒乓球的“乒乒乓乓”声、小动物的“喵喵”“汪汪”声、爸爸深夜加班点鼠标的“喀哒喀哒”声、妈妈厨房切菜的“嚓嚓”声……教师通过一本绘本唤醒了学生记忆深处的声音,也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柔软的爱。这里,教师抓住拟声词,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想边说,在读中发现快乐、品味快乐,让“阅读”变成了“悦读”。
很多绘本都有通过声音来补充画外之音的特点。如《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全文一直贯穿使用“嗯嗯”来代替“便便”的声音;《为什么蚊子老在人们耳边嗡嗡叫》中出现了“唰啦、唰啦、唰啦”“刺溜、刺溜、刺溜”“啪嗒、啪嗒、啪嗒”“吱呀、吱呀”“嗖嗖、嗖嗖”“哒哒咚、哒哒咚”等大量拟声词、叠词的运用。对于这类绘本,教师可以从声音入手,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和交流,欣赏图画,品味语言,感受这类绘本的文字美、画面美、声律美,在有趣的发现与体验中理解主旨、体会情感。
总之,绘本中的细节、色彩、声音互相关联,多种元素和符号共同塑造角色、讲述故事、建构意义、传递情感。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清晰地把握“这一本”绘本的叙事特点,并以此为抓手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将有助于学生有效感悟、理解主旨,从而实现与绘本多元而深入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