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教科研的一路风景中拾贝

2019-01-14孟晓东

江苏教育 2019年62期
关键词:课题儿童学校

孟晓东

读书时就很相信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多获得乐趣,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尽管在科研的一路奔跑中不全是美好的风景,有时甚至还有痛苦与无奈,但幸福感还是会时时袭来。

一、从“七五”走来

20 世纪80 年代初,我在江苏省洛社师范附属小学任教。可能是做出了一点成绩,25 岁那年就被提拔为副校长,同年还被无锡市教科所聘为“七五”课题的兼职研究员。不久又被调往江南古镇梅村,任无锡唯一的实验小学的副校长,分管教学和科研。当时,梅村实小正在进行一项“七五”立项课题《农村小学教育整体优化实验》,指导者是华东师范大学比较研究所的杜殿坤教授,他是我国著名的苏俄教育研究家、翻译家、教学论专家,也是中国高校最早走到基层做研究的少数著名学者之一。杜教授带领我们心无旁骛地、纯粹地做着学问……就在那时,我知道了“Z 检验”“T 检验”“卡方检验”“显著性差异”等研究术语,也接触到了“课程”这个词。

课题后来被评为江苏省首届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是江苏省小学领域唯一的集体一等奖,当时获个人奖的有李吉林老师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研究”和邱学华老师的“小学数学尝试教学研究”。《农村小学教育整体优化实验》结题后,如何深化研究,如何运用成果,接下来方向何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更是我这个年轻的分管校长必须要直面的现实。几番思辨、争执、比较,又请教了杜教授以及当时北京师范大学的桑新民教授等几位学者,我们确定了要做“课程”!

20 世纪90 年代初,我们所能见到的关于“课程”方面的著作只有一本——陈侠先生的《课程论》,1989 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此书当时购买不到。幸好时任无锡市教科所所长唐迅先生(后调任广州大学教科所所长)手中有一本,我们如获至宝,借来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那本24 开简装、淡黄色封面的《课程论》激起我们多少年轻人的求知欲望!为了能更迅速读到此书,当时我和教科室几位同事采取了抄录、翻印、传阅、分章阅读等方式,真有点“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后来才知道,陈侠先生的《课程论》是我国第一部《课程论》专著,填补了我国教育科学的空白,对我国课程论的重建具有先驱性、奠基性的贡献。

几乎同时,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编著的《现代课程论》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从而形成课程史上“北陈南钟”的说法。该书贴近国际课程研究前沿,勾画了课程理论发展轮廓,着重介绍当代最有影响的课程学说及其基本特点,并对学校课程的传统与变革进行回顾与展望,论述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化和内化,我们正式申报了“八五”科研课题《开设微型课程,优化课程内容和形态》,先期启动了“综合课程”和“短期课程”的改革尝试。我们提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改革,要切实改变以往小学课程设置中分科课程和学期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丰富课程门类,使课程形式灵活多样。小学教育具有普及性、基础性、全面性的地位,开设综合课程和短期课程,既符合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又契合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还统整考虑了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学生认知的规律性、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等因素。我和学校教科室负责人顾万春合作撰写的《应加强小学综合课的建设》刊发在《现代中小学教育》1993 年第3 期,《对小学设置短期课程的认识与思考》刊发在《普教研究》1993 年第6 期。两篇文章发表后产生了良好反响,也引起了时任江苏省教育厅初教处副处长成尚荣先生的关注,他邀请我在全省“深化素质教育会议”上做了专题发言,并接受《中国教育报》的独家采访。与此同时,梅村实小一系列的课程行动也随之展开,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数学Ⅰ、Ⅱ、Ⅲ类课程(Ⅰ为学期课程,Ⅱ、Ⅲ类为短期课程),学科性短期课程(高深型、拓展型),活动性短期课程(趣味型、职业型)……一时如火如荼,次第纷呈,涌现出了一批物化成果。

1994 年,我有幸参加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课程学习,有缘求教于叶澜、袁振国、施良方、陈桂生、单中惠、杜成宪、熊川武、胡慧闵、王晓玲等一大批著名教授。尤其是施良方先生教授的《课程理论》和《学习论》,给了我“课程”的丰富营养。施老师通过对课程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的探讨,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对课程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的思索,对课程的历史、现状的剖析以及对未来课程的展望,从而确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课程理论框架。

欧阳修说,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因为陈侠先生《课程论》、钟启泉先生《现代课程论》的启蒙,让我较早接触了“课程”概念;因为华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两度硕士课程的学习,让我步入了“课程”领域;因为从“七五”到“九五”的学校课题实践,让我真正地走上了科研之路。

2001 年,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了序幕。很荣幸,我所在的锡山区成为国家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同年,我任职锡山区教育局分管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的副局长。从那时起,每次进行五年规划时,我们都以重点规划课题引领锡山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十五”课题《新课程在国家级实验区的推广与实施研究》;“十一五”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建设研究》;“十二五”课题《区域推进现代学校品牌建设的研究》;“十三五”课题《现代学校课程规划发展的区域实践研究》。

二、难为的即兴点评

多年来,我参加课题会议,点评课题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了,每次在提问和对话环节,看着课题主持人及核心成员忐忑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知道,他们最希望听到的一是表扬和鼓励,二是醍醐灌顶的方向指引,三是具体而又可操作的方法指导。

“对课题研究的表扬和鼓励”倒是不难。从课题提出到结题,往往经过三到五年,这中间有领题后的激动、研究中的倦怠、结题时的惶恐等,课题已经成为他们“领养的孩子”,他们渴望得到专家的认可。我们总能看到课题的可取之处:或是选题针对性强,有一定前瞻性;或是内容丰富具体,能分解落实研究目标;或是研究方法选择恰当,研究活动指向明确;或是研究成果丰富多样、特色鲜明;或是研究过程管理具体、扎实,带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等等,对整个课题组成员的付出给予肯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研究信心。

“醍醐灌顶的方向指引”就很难了。现在很多课题都注重在一个领域进行可持续的研究,比如江苏省天一中学的资优教育课题已经进行了30 年的持续研究,历经资优儿童的测试与选拔、小班化培养模式、资优教育课程体系、教师专业成长、健康人格培养方式以及丰富教学模式等研究,在这一领域已经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在课题研究中,学校总有“看不见的”“视而不见的”因素。在课题论证时,我总会敏锐地抓住课题组忽略、回避、“视而不见的”因素,在课题提问环节向课题组提出质疑,引起他们的思考和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如,“儿童生长课堂的实践建构研究”是无锡市隆亭实验小学承担的“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在开题论证时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阻碍儿童生长的因素,尤其是校本层面的障碍有哪些?”这个问题旨在提醒学校不囿于面上的泛泛而谈,而要直面校本的具体问题,指向对儿童个体的关注。在最后的点评时,我对“儿童生长课堂”指出了基本的走向:一要研究儿童,二要让儿童研究。在丰富理念构建的同时,关键是有实践理念的行动。要正确认识儿童的幼稚和不正确,激励儿童参与,及时捕捉儿童的灵动和潜能。站在教的层面上,鼓励教师顺着儿童的问题来建构课堂;而研究学生的时候,要顺应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建构从“原点”到“远点”的行动策略。最后提醒课题组成员注意:一要研究儿童生长,必须先要研究教师生长,让教师行动起来,让教师的思想生长、专业生长,还要研究学校赋予教师生长的环境与体制的变革,给教师一个自由的环境,促进教师生长,从而促进儿童生长;二要研究生长的内核,要更多地遵循儿童的生长方式,为儿童设计课程,让儿童参与研究,激活儿童的创造力,重视孩子的灵性表达,真正让儿童的生长照亮我们的课堂。

“具体而又可操作”的方法指导更不容易了。课题开题论证、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会议,对于课题组而言是一种自我归纳、反思,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课题研究水平的差异往往体现在研究方法上,如果中小学科研不在方法上提高,很难提升研究水平。课题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要有自己独到的“视野、视线、视角”。研究视野的拓展需要学习,学习最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站在领域的最前沿,这是课题研究的“着眼之处”;研究视线的清晰需要明确自己的路径,精心规划,让研究系统化、结构化,这是课题研究的“着手之处”;研究视角的准确,需要找到研究的切入点,通过它撬动整个课题研究的开展,这是研究的“着力之处”。

如我区八士实验小学开展的“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研究”,听了课题组汇报,我发现这个课题还是很有价值的:它改变以往阅读教学的思维定式和惯用方式,建构模块实施教学,从而使文本间组合,课内外结合,点与面糅合;节约了教学成本,拓宽了学生阅读面,增加了读写训练机会,提高了教师集约式、板块式备课与教学的水平,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尤其是“聊读”子课题的设立挺有想法,令人眼前一亮。但是,该课题也存在明显不足,如理论依据欠缺、核心概念界定不准、内容设计尚不科学、实践策略不明确等。听完汇报,要在短时间内优化还是挺“难为”的,但明知难为也要迎“难”而“为”。当时我就提出了一些操作建议:聊读,应该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等理论源头,进而思考班级授课制实施之后“对话教学”的局限,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操作策略。我建议“聊读”可以“聊中建模、寻找聊点、聊读对话、形成组块”为研究思路,并帮助课题组提炼了模块设计的一般方法,如基于学习内容、学习主题、学习方式等组建模块;帮助他们梳理了模块教学四大课型:整体感知、组合研读、立体拓展、特色分享。

课题点评难为,又不得不为。课题组成员需要的是对课题的点醒、纠偏和提升,所以,如何克服乏善可陈、蜻蜓点水式的点评,对专家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既需要批判性思维,也需要建构性逻辑,它迫使你搜肠刮肚,甚至“脑子缺氧”,但广大学校还是希望我们这些“局外人”“旁观者”些许的观点和指导能对课题有点滴的帮助,于是,我们只能永远在路上。

三、“把温水烧开”

在长期教科研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做课题,一开始风生水起,但缺少持续深入的热情,课题研究如温水一杯;有的学校“浅尝辄止”,或者“换汤不换药”,长期原地徘徊,温而不开。“把温水烧开”,便成了我对全区教科研开展的一种倡导和要求。把温水烧开的过程即厚积薄发,即持之以恒。“把温水烧开”,添柴加火有三个关键之处:一是明确沸点在哪里?二是怎样到达沸点?三是如何表达?

(一)沸点在哪里?——“自上而下的输入学理”对接“自下而上的提出问题”。

学校研究课题产生的途径大多是“自下而上”的,这样的课题研究其优点是扎根本乡本土、基于学科专业,而“基于”学科专业常会变成“囿于”学科专业,视角单一、通道狭窄,跳不出、展不开、走不远。“自下而上的提出问题”需要“自上而下的输入学理”予以呼应。

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从1998 年开始尝试“小学数学新授课开放式模式教学研究”,这一课题在当时提出“数学预习”,具有一定的改革意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如何持续深化、聚焦拓展,如何进一步设计课题?笔者提出课题设计的四个要点:培护儿童是原点,培养教师是基点,培植特色是亮点,培育文化是远点。如今,该课题历经三轮省教研室立项,两轮市规划立项,在坚守中不断提升立意,丰富策略,推陈出新。

(二)怎样到达沸点?——“全面融通的理性思辨”护航“脚踏实地的草根研究”

课题研究是一个严谨的追寻过程,是有理有据的坚持,是在理性思辨中坚定文化自信,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始”与“终”。课题研究之始,即为提出问题;之终,即为解决问题。要理清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之间的逻辑链条。

“知”与“行”。行是知之始,课题研究之行始于课堂。问题研究,要找到真问题;草根研究,要有学术追求;行动研究,要有反思精神。教研是事理,科研为学理。

“做”与“写”。改革课堂,改变教育生态,改变教师行走方式。要注重过程性活动的成果化,零碎思考的系统化,隐性收获的显性化。

无锡市东亭实验小学“十一五”研究的是课堂教学文化,虽然形成了一些物化研究成果,但“教学文化”这一概念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仍显得模糊不清。进入“十二五”,学校继续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引入了积极心理学理念,成功申报课题《回归儿童学习本性的积极课堂实践研究》,成为省教育科学重点自筹课题。随着对积极心理学的不断认识,他们深切地关注到积极心理学对“优秀”的重视和促成,提出“优秀吸引”的校本概念。在“十三五”期间,学校又将积极课堂和积极心育的研究整合为“儿童积极学习生活”,课题《优秀吸引:儿童积极学习生活的实践研究》顺利成为省教育科学重点资助课题。从“课堂教学文化”到“积极课堂”再到“优秀吸引的积极学习生活”,课题研究在沿袭之路越走越深入,积极教育也成为学校核心的文化语码。

(三)如何表达?——“找寻自己的句子”继续“他人的言说”

一个课题,要经历扎实、创新的实践,也要提炼“好题目、好文本”,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无锡市安镇实验小学在“数字化校园”的研究之路上一走就是16 年,我见证并参与了这个课题不断加温的过程。“十五”期间,以构建“数字化教育教学信息空间”为目标,开展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十一五”期间,成功参与研究了国家级子课题《在数字化校园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研究》与省级课题《在数字化校园中构建小学教育信息空间的实践与研究》。10 年探索实践,学校构筑起安小教育一站式信息空间,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应用平台获国家知识产权证书,近200 个地区和学校在使用这一平台,学校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获得长足发展。

进入“十二五”,这一课题一度遇到发展瓶颈。从“网络环境”到“数字化校园”,课题推进如何再表达?是“另起炉灶”还是“一以贯之”?经过反复学习和论证,我们认识到真正有意义的科研是问题与实践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于是确定开启“智慧云教育”,建设指向促进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发展的“智慧校园”,定位“人”与技术的关系,有效利用技术服务于个性学习、深度学习与合作学习。将课题研究主题从学校管理聚焦到学生发展上,“十二五”课题《云计算模型下学校变革行动研究》、“十三五”课题《未来课堂中的智慧学习案例研究》相继落地。随着新一轮基于实践创新的智慧教学变革行动研究,《“云”中漫步——建一所智慧学校》一书正式出版,课题研究进入新境界。

温水烧开了就是高潮,科研的效力就凸现在沸腾的时刻。

古人云:“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做课题研究亦是如此,要沉心静气,像温火慢炖,徐徐地加热;又像微波震荡,精神分子的结构从内到外改变了,功到自然成。

猜你喜欢

课题儿童学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不忘的初心 永恒的课题
擦亮初心: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
留守儿童
学校推介
六一儿童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