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教师认识真理、追求真理的必由之路
2019-01-14祁建新
祁建新
1981 年我参加工作,1999 年被推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5 年被评为首届江苏省十佳青年教师……从一个20 岁的青年逐步成长为一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人民教师,成长为广大教师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上比较信任的指导老师,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科研”给我的力量是全面的、强大的和长远的。
一、笔名“祁平”的由来与论文研究
1.教育科研从数学问题研究开始。
刚参加工作时,“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数学教师最核心的能力是什么”等问题经常会引发我的思考。1977~1978 年参加高考备考的学习过程,让我有一定的体会:解题能力是一个优秀数学教师的根本体现(今天看来,解题能力是一个数学教师最核心的能力之一)。为此,从1981 年起,我选择一些数学问题进行研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今天回望这段历史,倍感亲切,倍感欣慰。因为,在那个年代能自我研究,并能选择正确的研究方向,而且从数学问题研究走向数学问题专题研究以及与此相关的论文写作,这在研究上是一种跨越,对促进我专业素养提升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1981 ~1983年,我写了几篇论文投省级刊物,均未成功,但我珍惜自己的研究:发表不是目的,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才是目的(近十年我经常向年轻教师介绍这一理念)。论文写作是为了研究,不是为了宣传,所以我当时投稿用了笔名——祁平。论文能否发表,不是最重要的,我把论文研究看成是我的研究成果,并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这是我当时科研的价值观)。
2.教育科研让我在平凡的岗位上成长。
我的高考志愿中并没有选择教师这一职业。1978 年我参加高考,不清楚高考录取是以总考分为录取标准的,以为数理化成绩好就可以上大学,所以复习方式和应考态度都存在问题,语文得了25 分……做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事业中做出不平凡成绩,这是师范毕业时我的人生态度,也是我用“祁平”为笔名的又一个原因。“祁平”是我长达40 年科研的代名词。
平面几何对我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我的第一篇发表的论文是关于平面几何的研究,这也是我取“祁平”为笔名的另一个原因。还有我的初中校长陈平在那个不需要考试的年代,依然关心教学(听课等),关心我的成长,并在我读初二时换了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汪铁浩)教我们平面几何,由此影响了我的一生(高考复习时,我是用“平面几何”养成的素养自学完上海自学丛书《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我应该永远记住关心我成长的校长和教师。
1983 年,我在北京师范学院《中学生数学》发表第一篇论文。1984~1987 年,代表性的论文有《有关解析几何中的“定点、定线、定值”问题的证明方法》(《国内外中学数学》1985 年11期)、《赋值法在解题中的应用》(《数学教学通讯》1986 年2 期)、《建立齐次线性方程组解题初探》(《数学通讯》1987 年6 期)等。30 年前的论文研究提高了我的教学实践水平,让我行走在认识真理、追求真理的教学改革的大道上,并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这些论文对我今天的教学研究依然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十多年前,北京的一位教授曾问我为何取笔名?他说,理科研究的论文都是署作者的原姓名,否则会影响作者的传播力;文科研究的论文及艺术人士才用笔名或艺名。他说我在论文署名上开了一个大“玩笑”。我的主要体会是:论文署名不是重要的,对年轻教师来讲,论文重在研究过程,它是教师成长的阶梯。因为论文研究是基于专业的研究,能有效培养教师的成长型思维,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效提炼教师的课程与教学思想,并在其研究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理论思考能力。恩格斯曾指出:锻炼人的理论思考能力,至今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向过去的哲学学习。基于教学实践的论文研究,就是向过去的哲学学习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教师理论思考能力的提升,有益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认识真理,并在实践中发现和证明自己思维的客观的真理性,从而增强教师科学探索教育教学的意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
二、“数学与哲学”课题的确立与研究
1987~2017 年,持续30 年的“数学与哲学”课题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在答辩会上,领导和专家们很关心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在1987 年提出“数学与哲学”的课题并进行研究?
1.从数学问题研究走向数学课题研究。
1981~1987 年期间,我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近10 篇,主要研究数学问题的解题方法。1987 年8 月调入江苏省南菁中学,这所百年名校的学术文化影响着我的成长。受《几何重观》《数学教育哲学》《古今中外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论》等著作的影响,从1987 年起,我开始了“数学教学与哲学”这一领域的研究。准确地说应该是1987 年,我选择了“数学教学与哲学”的研究方向,因为那个年代没有“课题”一说(也就没有“开题”“结题”的概念)。有趣的是,1987 年发生的三件事也是引发我进行“数学教学与哲学”研究的原因。——1987 年,江苏省南菁中学邹石溪校长在全校大会上提出了课堂教学“实、活、新”的理念,引起了我持续的教学探索,引领了我以后的教学研究;1987 年我改进了“费恩斯列尔—哈德维格尔”不等式的证明,有关论文发表在苏联《数学教育》上,由此也鼓舞我坚持研究,不断形成研究风格;1987 年数学家克斯特在《几何重观》中的一段话“从历史上讲,应该记住欧几里得是为成年人研究哲学做准备并写他的著作(《欧几里得几何》)的”,引发我以文化的角度思考数学教育(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并产生了以“数学与哲学”为我一生的研究课题。
2.实践成果从课题研究中走来。
“数学教学与哲学”从五个维度进行了持续30 余年的研究,力求构建实践研究体系。其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与当今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及“核心素养”课程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因此,“数学教学与哲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专题一,基于教育哲学的中学数学教育目标的研究(数学教育论)。
专题二,基于教育哲学的中学数学教学过程的研究(数学教学论)。
专题三,基于教育哲学的中学数学学习过程的研究(数学方法论)。
专题四,基于教育哲学的教师研究文化的研究(数学研究论)。
专题五,基于教育哲学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代表性的实践成果有:一是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广义的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探究缺失”的原因。基于自己20 年探究性教学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广义的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方法和三种课型,对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变革,提升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方面的能力有极高的价值。二是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广义的再创造”理论和方法,创新了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的“再创造”理论,并结合课堂进行多课型、多专题亲身示范。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1986 ~2003 年),也培养了一批优秀教师(1996~2016 年)。省内外许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应用此成果。三是在国内较早提出课堂教学研究新方式——“课例评析”,引发我国数学教学课堂观察、课堂分析等研究方法的变革。“变式教学”的研究成果引领无锡、苏州和省内外诸多教师的教学改革,对转变教学方式起到极高的引领作用。
从历史、今天及未来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数学教学,从继承与创新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数学教学,从哲学辩证法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数学教学,从科学与艺术的视角来研究我们的数学教学,这些是我持续研究30 年的课题“数学教学与哲学”的主要特点。我的主要体会是:做课题研究,研究方向要正确,研究内容要联系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科本质的研究和学科教学本质的研究。课题研究要重视继承下的创新,要体现时代性、发展性和科学性。“真”是课题研究的灵魂,教师的课题研究只要是真实的,其研究的方式和过程都是“可爱的”,它是提高教师自己理论思考能力和课程实施能力的最好方法。因此,只要研究的方向正确,研究的内容科学,课题研究必将改进我们的教学,并迎来理想的教学成果。
三、教学风格的形成与研究
优秀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与一些客观原因也有很大关系。
1.校长课程思想的影响。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邹石溪校长1987 年在教师大会上阐述了“实、活、新”的教学思想,影响了我的课题研究,同时也影响着我教学风格的形成。校长课程思想引领着教师的发展,南菁中学虞德范校长重视物理实验的教学风格以及夏锡良校长重视物理与数学的课程融合的教学风格,同样影响着我。因此,年轻教师要注意学习和理解校长的课程思想。我始终认为,校长的课程思想、教学实践,与教师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应形成学校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的生态圈。
2.同伴之间思想的影响。
2005 年世界经合组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强调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由此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20 世纪90 年代初,英语教学名师、时任南菁中学政教主任的张曾乾老师对我教学风格的形成也起到积极的作用。有一次,我在上“指数函数”概念课,下课铃声响起,突然看见张老师在教室的后排站起来,当时我在想:他教英语的,为何来听我的数学课?交流时才知道,他每周都阅读每个班级的“周记”,从中了解各个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从周记中发现,我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周记中时常出现“祁老师与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学生们对“批判性思维”很感兴趣。为此,他深入课堂进行观察和研究。“批判性思维”是从爱因斯坦、牛顿等科学家的相关著作的学习中引起我注意的,并在学习与思考中认识到“批判性思维”是人类思维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由此引发了我在教学中不断注重培养学生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品质这一理念与方法,也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特色。
张老师的课堂调研,引起我对自己教学理论的深入思考,并坚定了我在课程开发中、在教学实践中更加重视“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品质培养”的研究。由此,“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品质培养”的研究和“基于批判性思维的变式教学”的研究使我的教学特色更加鲜明,并形成突出的教学风格。因此,同伴之间的教学交流应成为学校内部教育科研的一种重要方式,这种交流有益于教师产生思想的火花,并在认识上不断接近真理。
3.教研学术思想的影响。
教学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高质量的教研活动的引领,教研员主持和设计的教研活动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形成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与促进的作用。
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实践指导,而且还体现在学术引领上。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等发表多篇高水准论文的著名特级教师周建勋叙述了他的教学调研回忆:“时任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教务主任的祁建新的《三角函数的最值》教学可谓是变式教学的经典课例……我们从变式训练中可以看到,祁建新当时在教学中,不仅仅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解题技能,而且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整个教学中我们能深深地感受到其中蕴涵的哲学思想。这种做法,一步步体现着浓郁的数学精神,散发着数学思想方法智慧的芳香。……起点低,坡度小,变化多,落点高,思维容量大,对问题的本质看得清,教学的效果当然就好。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最为高效的教学模式。”
在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中,无锡教研中心的谈国大先生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引发我对数学价值与考试价值一体化的研究。1995 年谈先生在南菁中学督导时随堂听了我上的高一“三角函数”概念课,课毕,他对一起听课的教师们点评了我的教学过程,高度肯定了我的基于哲学视野的教学设计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并说三年后祁老师这个班的高考成绩会在130 分以上(后来的高考成绩证明了他的猜想)。谈先生虽然第一次和我见面,第一次听我的课,但他的评析让我看清了教学研究的方向:要坚持什么?改革什么?并鼓舞我不断研究,不断追求理想的数学教学。优秀的教研员引领教师的发展,拓宽教师的研究视野,构建教师更大的研究空间。1996年,谈先生推荐我参加无锡市中考数学命题,并让我完成试卷最后4 大题的命制,最后由谈老师审核和修改。中考命题工作使我对考试与命题的功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开始较为系统地进行中考、高考和奥赛试题的价值研究(学科价值与育人价值),从全新的视角系统研究“教什么?考什么?为什么?”的教育价值。这样的研究增强了我对数学教学的深刻认识,对教学风格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
著名数学家徐利治先生、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徐沥泉先生主持的数学方法论课题的研究成果丰富了我的数学教学的思想,促进了我对“求实、求活、求新、求美”的教学风格的研究。
教育教学科研对教师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形成还体现在真研究中。1998 年4 月初,谈国大先生带领无锡市高考研究小组的专家们来南菁中学调研,我开了一堂高三复习课,课后专家们从不同角度肯定了我的教学。会上,著名特级教师周祥昌先生提出了后续的研究活动建议——对我执教的这个班级进行测试,周先生负责命题,赵一中老师等负责监考,专家们集体阅卷。会上,谈老师认为测试活动不在计划中,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测试使后面的研讨更有价值?我当时发表了意见,这是一次难得的研究机会,是一种最真实的科学研究。当天下午第二课进行了测试,阅卷结果表明,上午的公开课效果很好,本次测试成绩十分优秀,也为后面的研讨提供了数据支持。这种真研究无疑促进了我对教学思想、教学风格的研究。简单是真的标志,美是真理的光辉,用这两句诗来形容我教学风格形成的经历,也许是比较恰当的。更深刻的体会是:教育科研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教师在教学实践的研究上,要积极参与教研员主持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要重视“再认识”的真实研究。持续的“再认识”的真实研究,应体现在对学科本质的深刻认识上,体现在对自己教学特点的深刻反思上,还应体现在对自己教学观念提炼的过程中,由此形成的教学风格才会具有思想性和实践性。
从数学问题研究到数学问题专题研究经历了近40 年,从数学教学的一般性研究到数学与哲学课题的研究经历了30 余年,持续的研究不断引领着我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着我的教育教学研究的品质,不断丰富着我的现代课程观、现代教学观和教师发展观。2004 年9 月,我调入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后,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经历,提出了基于哲学视野的数学教师研究文化的观点和方法。例如,从实践层面提出了数学教师研究文化——“三体现、三研究、三重点”。对年轻教师创设了“把握学科能力竞赛”活动;对骨干教师的培养提出了“基于课题研究、论文研究的课堂教学研究”系统性研讨的观念和方法;在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提出了课程品质研究的重要性……没有高质量的教育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课程改革。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取决于教师队伍的质量,教师队伍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发展的质量,教师发展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科研态度以及学校科研的土壤、环境和文化。
谁能看到多远的过去,谁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教育科研叙事不仅是对教育科研经历的一种回望,而且是对教育科研经历的生命意义的追寻,这种追寻也让我清晰地看到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金光大道。因此,“论文研究”“课题研究”和“教学风格研究”的回忆,不仅仅是叙述研究的起因,而且试图能再现我教育科研道路上最真实的现象,并能透过这些现象给年轻的教师们最本质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