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歪嘴和尚念歪了好经
2019-01-14文
文
为了推广一项好的政策,却采用不好的甚至违法的手段,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加深公众对政策的误解和抵触,会磨损公众对企业诚信度、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法治的信任。
几句闲言絮语,随风遍满东南;
不算文思所及,见笑各位看官。
数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
一盏香消茶冷,半生身老心闲。
最近一段时间,随便浏览各大媒体,就能看到不少关于ETC的负面消息,除了设备无法激活、押金退还困难、OBU发货延迟、售后不够给力等“老毛病”,还添了一些奇葩的“新罪状”,例如非法使用车主信息。如果说公众对之前的“老毛病”还只是抱怨、吐槽而已,那么对这些“新罪状”简直切齿痛恨、忍无可忍,甚至要追究法律责任了。
无须赘述,ETC是一项着眼于智慧交通建设的好技术,推广ETC也是一项便民利民的好政策,为什么好技术、好政策却换不来“好口碑”呢?正应了那句老话:“经是好经,都被歪嘴和尚念歪了!”
谁是歪嘴和尚?各大商业银行中某些同志“当仁不让”。随着年底临近,撤站ETC发行进入“下半场”,如果说此前各大银行持续了数月的“跑马圈地”和“抢人大战”还只是拉锯战,那么如今,他们已经开始玩起了“三十六计”。从最近的新闻来看,他们至少犯下过“三宗罪”!
第一宗,“绑架式安装”。今年7月,湖北汉蔡高速刚爆出有银行员工穿稽查反光背心在收费站拦车办理ETC,引起轩然大波。当时就有评论员文章尖锐指出:“当社会舆论平息后,难保银行不会再以这种方式完成任务。”言犹在耳,怕啥来啥。10月,在二广高速永州市蓝山县南风坳收费站,工商银行蓝山支行员工故技重施,穿着带交通标志的反光背心,既不佩戴工作证,也不表明身份,就强行拦下路过车辆,收走车主的行驶证和身份证,带到临时办公室强行办理ETC——罔顾车主意愿,生拉硬拽,不是绑架又是什么?
第二宗,“欺骗式安装”。为完成任务,不少银行员工将许多显然没有跑高速需求的车辆当作“新市场”重点开发,如驾校训练车、老年代步新能源车——违背政策初衷,滥竽充数,不是欺骗又是什么?
第三种,“偷盗式安装”。近日,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了《谁抢注了我的ETC?河北邯郸,单凭号牌即可办理ETC?》让客户信息安全性、办理规范性等问题成为焦点。经核实,工商银行邯郸临漳支行相关员工营销办理ETC业务时,在没有与车主沟通的情况下录入车主车辆信息。无独有偶,类似事件在江苏淮安、山东济南、淄博等地相继上演,暴露出买卖车主信息的“灰色产业链”。有银行工作人员直言:“如果没人追究就拉倒,如果有人找来立马注销。”漠视车主权益,不告而取,不是偷盗又是什么?
从情感上,我理解银行员工们的苦衷,目标立着,任务背着,ETC一把火烧了好几个月,能办理的都办理了,找新客户实在太难了!但推广ETC再难,也不应该成为罔顾法纪,侵害他人权益的借口。依法保护个人信息不被侵犯,是一个社会的基础与共识,它折射出企业和个人的道德与品行、底线与良知。靠弄虚作假取得的ETC数字,再好看也是泡沫,而且要面临道德和法律的双重风险。为了推广一项好的政策,却采用不好的甚至违法的手段,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会加深公众对政策的误解和抵触,会磨损公众对企业诚信度、政府公信力和社会法治的信任。
ETC爆发式增长,对各大商业银行而言,既是压力,也是机遇。有困难不怕,冲就是了;有错误不怕,改就是了。怕就怕鬼迷了心窍,走了歪路,到头来输了官司,也砸了招牌。奉劝某些同志,与其挖空心思搞这些“小骗局”,真的不如好好查缺补漏,针对公众真正关心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持续完善和提升服务,形成自身独特优势,靠实力赢得市场,也赢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