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创新

2019-01-14顾朝晖

魅力中国 2019年14期
关键词:动手教学内容教材

顾朝晖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一八四团第二中学,新疆 塔城 83440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提出许多具体目标,其中在课程的内容和课程的实施上要求"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目标提出的宗旨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作为一间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其教学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一个良好载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极好途径。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教材内容的滞后、教师"过分"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陈旧等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了信息技术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功能。

为此,笔者认为要让信息技术教学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创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有效的教学内容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前提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时,许多教师在教学准备时,都十分《崇拜"、"敬畏"教材,总以为教学不能离开教材上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时始终不敢偏离教材一步。在备课时对教材内容的研究也十分重视,"照顾"得面面俱到。

而新课程强调"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的意思是要求我们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框框之内,而因根据学生的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市教研室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活动中安排了三位教师上研讨课,课题是"大空探索",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太空方面的知识,来培养学习网上信息的搜索技能。前二位教师在教这节课时,都把大空搜索方面的内容准备得十分充分,课听下来似乎大同小异,没什么新意,而且学生对这方面知识似乎也不是十分感兴趣,课堂的教学气氛比较沉闷。惟独第三位教师的课,让我们所有听课的教师都感觉到眼前一亮,有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位教师与前二位教师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他把课题换成了《网上过年"(那时正好新年即将来临)。整堂课,学生始终在一种兴奋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学生不仅自然地学到了网上搜索的技能,而且还学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许多知识,提前体验到新年的喜悦。

这堂课给我的启示就是:我们在教学中绝不能因循守旧,抓住教材不赦,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要敢于大胆创意,大胆设计,让教学内容更生动,更及时,更能吸引学生。只有抓住真正有效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学习得更加有效。

二、合理的教学组织是实施创新教学的关键

学生的创新想法、创新活动,往往来自于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信息技术课就是一门能较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学科。对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同时面对新课程,教师也要及时地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这点上,教师教学组织的创新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想创新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本来是充满好奇心的,但在传统教学的组织中,教师往往忽视对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常常用枯燥的示范演示开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激情从一开始就处于低谷中,甚至带来厌烦的情绪。因此,要想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教师在教学组织上,就要为学生设置新奇、困惑、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因"疑"生趣,用"疑"生奇,产生创新动机。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创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解放思想,焕发自尊、自强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敢于创新。教师要尊重学生,改变“惟我独尊”、"“师道尊严”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诚心诚意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陈旧教法,实行教学民主,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从讲台走下来,从“中心位置”到“退居二线”。

如在上面提到的市教学研讨活动中,学生面对的都是外校的教师,学生自然的地感到陌生和拘束,课堂气氛容易变得沉闷。但有一位教师在还没有正式上课之前,组织学生一起做游戏,绘一些物品找类别,老师也走到学生的中间和学生们一起参与,气氛立刻变得融洽,学生也活跃起来了。到开始上课时,这个游戏的内容又正好为学生在利用分类进行网络搜索打下了基础,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当然,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关系也不是靠一两节课就能建立的,而是要牢固树立起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观念,在长期的教学中与学生逐步形成的。

(三)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创新

几乎所有的学校电脑室教师机上都安装"电子教室”软件,我们在平常的听课当中经常发现教师喜欢用教学广播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程控制,甚至时常中断学生的学习,"好心"的为全体学生示范如何操作。而其实过多的教师讲解和示范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课本身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凡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绝不代替;凡学生能动阐述的,教师绝不替代。通过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会创新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因此,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要注意练习的层次性,特别要设计好发展练习,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口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绘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用几何图形设计一个机器人。这道练习题既让学生练习了几何图形的绘画,又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出了各种新颖独特的机器人形象。

猜你喜欢

动手教学内容教材
我也来动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